方一 加減鯉魚湯
組成 白術(shù)30克,枳殼9克,生姜、陳皮各4.5克,鯉魚1條(約500克)。
用法 上藥加水適量煎取汁,另將鯉魚去鱗及內(nèi)臟,洗凈,加水煮熟,制取魚汁約500毫升,分2次沖上藥汁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健脾理氣,利水安胎。
主治 羊水過多(胎水、子滿)。
方二 羚羊琥珀散
組成 羚羊角、琥珀、天竹黃、天麻、蟬蛻、地龍各等份。
用法 上藥共研細(xì)末。每次服1.5~3克,日服1~4次,或發(fā)作時(shí)急用。
功用 平肝定痙、熄風(fēng)寧心。
主治 子癇,證屬心肝風(fēng)熱者。妊娠盾期或分娩期間,猝然劇烈頭痛,耳鳴眩暈,吊睛抽搐,牙關(guān)緊閉,遂致昏迷。少頃平復(fù),繼后復(fù)作??捎糜谳p度或中度妊娠中毒癥。
方三 平肝散
組成 黃芩、夏枯草、炒牛膝、白薇、當(dāng)歸、菊花各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蚬矠榧?xì)末,每服6~9克,日服3次。
功用 平肝瀉火。
主治 先兆子癇,或輕型子癇、屬肝陽上亢者。可用于妊娠中毒癥。
手足皸裂
鄧 超
方一 皸裂湯
組成 豬皮(鮮)60克,百合30克,黃芪15克,淮山藥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荊,日服2次。另用原方1劑,先將后3味共研細(xì)末,與豬皮共搗爛如泥成膏,每取適量,涂擦患處,日涂3次。
功用 益氣潤肺,生肌養(yǎng)皮。
主治 手足皸裂。
方二 手足龜裂湯
組成 威靈仙15克,豬牙皂10克,白鮮皮15克,浮萍、僵蠶、蟬衣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百部各15克,生地20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制川烏、制草烏、川桂皮、防風(fēng)、當(dāng)歸各10克。
用法 上藥用白醋2000毫升浸泡,煎沸,待溫后,將患肢放入藥醋中浸泡15~20分鐘,日泡3次。第二次用再將醋藥煎沸等溫?zé)釙r(shí)浸泡15~20分鐘。
功用 祛風(fēng)涼血活血,殺蟲止癢。
主治 手足心龜裂癥。
小兒疝氣
王中安
方一 參楝荔枝湯
組成 黨參、川楝子各9克,陳皮、炙甘草、柴胡、木瓜各5克,升麻7克,茯苓6克,桔梗、荔枝核各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本方劑量為1~2歲小兒用量。隨年齡大小增減)?;蚣佑猛夥蠓?吳茱萸6克,木瓜10克,小茴香12克,川楝子,橘核各20克,共研細(xì)末,分為2包),每用1包,放鐵勺中加熱,布包敷患側(cè),兩包交替使用,每日敷1次,每次1小時(shí)。
功用 補(bǔ)中升陷、散寒利濕、理氣止痛。
主治 小兒疝氣病。
方二 消疝湯
組成 小茴香、茯苓、青皮、白術(shù)、當(dāng)歸、白芍各5克,荔枝核、山楂核、川楝子各9克,甘草3克,沉香粉1.5克(沖服)。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 疏肝解郁、利濕散寒。
主治 鞘膜積液(水疝)。證見陰囊水腫,狀如水晶,外無紅熱,內(nèi)蓄黃水,下控睪丸,上引少腹,苔薄自而膩,脈沉弦。
方三 完疝湯
組成 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實(shí)12克,甘草6克,黃芪12克,北五味子6克,荔枝核12克,黃芩、萱草根各10克。
用法 每日1劑,諸藥納陶罐內(nèi),清水浸泡1小時(shí),煮沸10分鐘,取汁150毫升,煎3次取汁混勻分4次溫服。
功用 升陷降氣。
主治 小兒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