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應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與自信,學生才能寫出個性化作文。
關鍵詞:個性化;興趣;自信
中國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0)4-031 -01
“個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寫作主體鮮明個性特征的學生習作,它強調求異,盡量避免趨同,達到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結構不同,語言風格不同的作文目標。初中生的活躍多變以及對語言的敏感,加上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迅速,學生的語言應該是鮮活生動,富有個性的。而現(xiàn)在我們學生的作文:作文模式化;內容“假、大、空”;語言大人腔,缺乏青少年特有的生動活潑的氣息等,這就給我們初中語文老師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培養(yǎng)學生寫出個性化作文。
首先、教師應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在作文教學中追求個性化
1.要有自己的思想。
我們老師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這有利于形成自己獨到見解,更有利于形成自己健康、鮮明的個性。同樣的內容可以以我們獨到的教學風格去實施,如復習詩詞,學生編教材,以寫促記,其樂融融。我們需要把思考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讓它成為我們快樂的源泉。
2.在教學中要有包容的境界。
我們對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各種思想觀點,各種風格特點采取包容的態(tài)度,特別是對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觀點、風格更要寬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得到教師的充分尊重。教師不以自己的是非標準衡量所有學生,當然,尊重學生個性也不是提倡怪異,要求學生文如其人,寫真文,做真人。
其次、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信是作文重要的內驅力。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寫作、自主寫作的習慣,具有興趣和自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試想,如果一個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毫無自信心,他怎么還會自主寫作?他只會討厭寫作,視寫作為畏途,避之惟恐不及。因此,我們得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需要,是每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鼓勵學生大膽寫,破除畏難情緒,敢于表現(xiàn)自己,勇于與人交流;提供和創(chuàng)造寫作機會,激發(fā)寫作的熱情和興趣,多組織展示和交流,讓學生自然養(yǎng)成寫作習慣。
再次、訓練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寫作風格
1.開闊寫作空間,鼓勵自由表達。
在活動中作文。提倡多寫觀察筆記、生活練筆、讀書筆記,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寫自己喜歡寫的內容。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識水平,使學生有發(fā)揮的余地,不妨多出幾個題,讓學生從中選一個;不妨只劃定一個范圍,讓學生自擬標題、自由立意、自由選材。出一些能激發(fā)想象力的題目(與火星人的一次親密接觸)、一些富有詩情畫意的題目(心中的那一墻綠)、一些新奇的題目(假如給我一雙翅膀)、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一天市長)就可以對學生的視覺、神經(jīng)產(chǎn)生沖擊力,引發(fā)學生個性創(chuàng)作的欲望。只要學生把寫作看成一種“自我放縱”不受什么條條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實地寫什么,熟練掌握寫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難事了。當然在實際運用語言表達前,要求學生首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不去觸及內心世界就不會寫出獨創(chuàng)性的文章。應該把表達內心世界的欲望作為最根本的寫作欲望加以保護和鼓勵。
王國維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那么怎樣才能算有內容,學生有了“發(fā)之于心,動之于情”的生活體驗,那就是“境界”,就是“氣”。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利用作文課開展許多大型活動,利用作文課或周末帶學生徒步爬南山,去東山公園春游,去旭山烈士陵園掃墓,暑假和學生一起在農(nóng)田里干農(nóng)活……活動后都會涌現(xiàn)一批感人的佳作。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個性化寫作需求。
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我們可以吸取前人思想的精華,讓它成為我們自己東西,需要時信手拈來,為我所用?!澳薄昂取倍嗔?,思路也就打開了,正確思維也就沒有問題了。除讀書之外,辯論也是一個提高思維能力的好辦法。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不可能十分全面,交流思想便顯得尤為重要。在交流辯論中,大家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經(jīng)過大家的辯駁、補充、使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根據(jù)班級發(fā)展情況,學生心理特點舉辦“男生、女生”“自尊、自卑”“批評與自我批評”“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等討論、辯論活動,把做人與作文緊緊聯(lián)系,讓學生寫生活、寫自己。在作文中審視自己的做人,在做人中悟出怎樣作文,真正達到文者氣之所形。這些活動討論的轟轟烈烈,甚至觸動他們對人生觀的思考,可謂“有哽在喉,不吐不快”。學生寫作欲望極為強烈,在文章中抒發(fā)自己感情,文章自然“言之有物”。在教學中不僅要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更要善于捕捉寫作契機,把同學關心的事,大到國家、社會,小到班級、同學,作為寫作題目的源泉。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有自己的特殊經(jīng)歷,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因此,我親自批閱所教學生的每一篇日記和作文,充分關注學生的習作情況,并盡量及時作出評價,以激勵為主,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能樂于接受,潛移默化地學到習作的方法,寫出屬于自己個性的高質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