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tài)度的體驗,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鍵詞:情感;師生關系;學科情感
中國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0)4-010 -01
一、情感是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調查了參加第一到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的學生對九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情況,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數(shù)學、化學、外語,參加全國物理決賽的學生對物理感興趣的人數(shù)最多,這一結果反映出情感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還有人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進行了較廣泛的調查分析,統(tǒng)計結果表明:學生的物理成績與對本學科的興趣呈高度正相關,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部分,它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全神貫注地學習,不以學習為負擔。
二、消極學科情感的成因
1.教師的消極情感的影響
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是樂意還是厭倦,這體現(xiàn)了物理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情感。由于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情感對學生具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學的研究認為:當人們通過面部表情以及聲音的變化等把情感傳達到接受對象時,主體的情感便對客體產生感染作用,對客體產生影響,產生與主體相類似的感覺。而在當前的物理課堂教學中為數(shù)不少的老師或因缺乏足夠的專業(yè)思想和教學熱情,或因片面認為物理教師講授的是科學知識,只要用符合邏輯和科學的語言去說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課堂教學中表情麻木冷漠,講授平淡無奇,以致造成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學生則易不專心聽講,不愿回答老師的問題,對老師布置的任務馬虎敷衍,久而久之則形成對物理學科的消極情感。
2.缺乏成功的情感體驗
物理是一間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概念嚴謹、推理周密,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學生的已有知識和能力還比較欠缺,這樣物理學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與他們的已有知識和能力之間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學生在不能將老師所講知識掌握、作業(yè)頻繁出錯、提問回答不對、測驗得不到好成績時,又常會被老師一味地責備為不努力、不認學,從而使他們感到自己比別人差,產生自卑感,特別是物理學習中接連出現(xiàn)失敗時,便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物理的情感,加之部分老師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望生成龍心切,教學中一味提高教學要求,更增加了學生的失敗的情感體驗,其后果是使學生對物理學產生害怕、厭惡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學生產生反正學不會,干脆不學了的想法。
3.師生關系的影響
教師和學生構成了中學物理教學。兩個重要的方面,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tài)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tài)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皭畚菁盀酢?,由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期望。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的政治業(yè)務素質不滿意,或受到教師的漠不關心、過多的指責等,都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變壞,從而對教師產生討厭、對抗的不良情感,繼而老師一上課心里就煩,對教師所講知識也煩,甚至跟教師產生對抗,你讓這樣做我偏那樣做,學生的這種不良情感必然導致知識的傳授過程滯沮,宛如向板結成一塊的花盆中灌水,雖然上面滿溢,可是實際滲透滋潤不多。
三、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科情感
1.熱愛本職工作,提高自身修養(yǎng)
言為心聲,情動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沒有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哪會有講課時津津樂道的熱情和笑容可擲的神情呢?又哪會獲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呢?教師應敬業(yè)為先,滿腔熱情地投人到物理教學工作中去,不斷自我完善,以飽滿的、積極向上的熱情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這樣就會對學生學習情感產生巨大的影響。正如贊可夫所說:“如果教師本身就燃燒著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就會迷戀于知識的獲取?!?/p>
2.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和期望。師生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但由于中學生心理發(fā)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師處在主導的地位上,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的不同,群體和個體的差異,主動采用相應的感情交流途徑與方法,要正確理解“師道尊嚴”的內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獨尊”的心理,主動積極地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3.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中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施教。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chuàng)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在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的高一年級教學中,教學要求更應壓得低一點,考試題目要易一點,教學內容要嚴格控制在必修本以內,千萬不能根據(jù)高考要求,過早補充內容企圖一步到位,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曾在《力》一章后加物體的受力分析內容,并配以比較復雜的彈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結果不僅多數(shù)學生沒掌握,而且嚴重影響了后續(xù)學習的積極性。后改為在《牛頓運動定律》之后進行受力分析訓練,學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識宜隨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關于考試更應基于對雙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