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教師應該借助閱讀區(qū)的這個平臺,豐富閱讀區(qū)內容,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組織開展多形式閱讀活動,讓幼兒在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閱讀經驗,幫助孩子學會科學、快樂的閱讀,使幼兒從依賴教師父母閱讀走向自主閱讀,為其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 幼兒 大班閱讀區(qū) 閱讀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的簡單標記和文學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而現(xiàn)在幼兒園圖書區(qū)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比較單一,缺乏有效的教師指導,這種閱讀形式很難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因此,充實、豐富閱讀區(qū)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教給幼兒閱讀的技巧,是勢在必行的。
一、豐富閱讀區(qū)內容,為幼兒營造愉快的閱讀氛圍
1.為幼兒閱讀提供豐富的書籍,適時調整書籍內容,保證每名幼兒的需要
書籍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所以,選擇適合幼兒的書籍是幼兒閱讀的前提,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篩選:(1)圖畫色彩鮮明,主要感知對象突出,減少無關刺激物對幼兒注意的干擾。(2)文字正確優(yōu)美,語言淺顯生動,瑯瑯上口,句型短而重復,幼兒易掌握。
將圖書區(qū)的圖書根據(jù)內容分為簡單、較簡單、難三種層次,以保證不同水平的幼兒閱讀的需要。圖書每月更換一次,每天保證一定的時間讓幼兒自己閱讀,在圖書的擺放方面,根據(jù)難易程度有秩序的陳列。比如,為幼兒提供的三個層次的圖書依難易程度從左至右依次擺在圖書架上,每個層次的圖書按照書的不同依次擺放在圖書架上,另外,圖書架設一些標志:如、等,與此書架相對應的圖書也有此標志,這樣,幼兒歸放圖書時能根據(jù)標志找到相應的位置,大大減少了教師整理圖書的時間,同時,又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2.鼓勵幼兒自制圖書,豐富圖書區(qū)材料,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自制圖書,就是幼兒個人或集體制作的小書,幼兒口述后,請教師或者父母幫忙配上文字,加上頁碼,再設計封面、封底,然后訂成一本圖書。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可以體驗圖書創(chuàng)造的由來與過程,嘗試使用適宜的畫面和語言表達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從而逐漸懂得畫面與文字的表達作用和對應關系。這些自制圖書極大豐富了圖書區(qū)的內容,閱讀自己制作的圖書,既增強了對圖書的興趣,也獲得了成就感,并激發(fā)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
3.利用情景劇、故事大王等表演活動,提升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促進幼兒閱讀活動的開展
《綱要》明確要求:“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交流的樂趣”。在圖書區(qū)投放動物服飾、手偶、頭飾等材料,每月進行一次情景劇或者故事大王交流活動,幼兒通過選擇服飾或者自己制作一些頭飾等表演道具,加上手勢、動作、表情等,將本月在圖書區(qū)閱讀的圖書內容通過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不但展現(xiàn)了圖書的原有內容,而且擴展了許多情節(jié),從而能激勵幼兒更多的閱讀圖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二、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會幼兒閱讀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兒閱讀活動的前提。
1.知道書的基本結構,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如讓幼兒知道每本書都有封面、封底和目錄,閱讀時要按頁碼順序翻書,學習按從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看書,在看書過程中,幼兒親自感受到圖書是一頁一頁組成,故事是一幅畫一幅畫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理解畫面與文字的對應關系,幫助幼兒試著獨立看書和講述
通過觀察畫面與畫面之間的區(qū)別,使幼兒更好地感受人物情感的變化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理解前后畫面的聯(lián)系。會用口語來描述畫面內容,能將聽到的字、詞、句與圖書上的印刷符號對上號,鼓勵幼兒聯(lián)系講述圖書上的文字,引導幼兒大膽使用多種詞匯進行講述。
3.制作閱讀卡和書簽,幼兒可以自我調控閱讀進度
采用閱讀卡的方式進行閱讀活動,閱讀卡由幼兒自己填寫,我們分為三個層次,不會閱讀的圖書為,閱讀不熟練的圖書為,能熟練閱讀的圖書為,幼兒可以有目的地選擇圖書,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及時調整圖書,這樣,幼兒和教師非常清楚地了解對書籍的理解程度。幼兒自己設計書簽,這樣,當他們遇到沒有閱讀完的圖書這種狀況時,就會主動使用書簽,不同的書簽也為閱讀活動增添了無限樂趣。
三、組織開展多種方式的閱讀活動
在閱讀中采用單獨閱讀、小組交流閱讀、操作閱讀、借閱閱讀等方式,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1.單獨閱讀
每名幼兒都有自己不同的閱讀能力,我在圖書區(qū)提供不同層次、主題的書籍,這樣幼兒的選擇性比較大。對于閱讀能力較差的幼兒,可以引導他從簡單的或已講述過內容的書看起;閱讀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挑戰(zhàn)一下自己,選擇難度大一些的圖書。
2.小組交流閱讀
交流閱讀分為兩種類型的交流:一種是能力相當?shù)挠變褐g的交流,幼兒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畫面上的文字內容,從而能互相啟發(fā)將文字內容閱讀出來;另一種是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弱的幼兒交流,通過參與討論,能力弱的幼兒聆聽能力強的幼兒閱讀,從而讀懂故事內容。
3.操作閱讀
通過自制圖書、圖片排圖講述等一系列操作活動,鼓勵幼兒感知理解畫面,模仿運用語詞,想象遷移經驗,連貫進行語言講述,讓幼兒在操作中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組織運用語言的能力。
4.借閱閱讀
幼兒喜歡的圖書,可以通過借閱的形式帶回家閱讀,并填寫借閱表,及時登記,看完后主動歸還,借閱式閱讀一是豐富了幼兒的閱讀經驗,幼兒在幼兒園沒有閱讀過的圖書可以帶回家閱讀,增大了閱讀量,二是影響并帶動家長更重視閱讀活動,從而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這樣,家長能夠在家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幼兒閱讀能力增強了,識字量增大了,能自主閱讀的圖書逐漸增多,培養(yǎng)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
四、引導幼兒自覺遵守閱讀規(guī)則
1.強化了“三輕”原則:即走路輕、說話輕、拿書輕,給幼兒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教育幼兒看書時不大聲喧嘩,不隨便打擾別人,對于遵守紀律、保持安靜、認真看書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
2.書歸原處,愛惜圖書。引導幼兒看完書后要懂得放回原處,看書時不折書、不搶書、不在書上亂圖亂畫等,對有破損的圖書及時組織幼兒修補。
3.開展了“小小圖書管理員”活動。由幼兒將圖書分類并合理擺放,再附上與書架相同的標志,小小圖書管理員負責檢查圖書的分類擺放是否正確,并負責借閱與登記。
閱讀區(qū)開展以來,幼兒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閱讀的興趣與日俱增,閱讀區(qū)內圖書豐富,陳列整齊,幼兒或自己安靜的閱讀圖書,或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討閱讀,而且,幼兒能夠用表情、手勢、動作等以情景劇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圖書的理解,并能有所創(chuàng)新。小小的閱讀區(qū)使幼兒學會了學習,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這種習慣將使幼兒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