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龍葵為試驗材料,利用RT-PCR技術分離到2個長度不同的編碼Ⅱ類MT(金屬硫蛋白)的CDNA克隆SorMT2a(EU760481)和SorMT2c(EU760483),成功構建植物表達載體pROKⅡ-SorMT2a和pROKⅡ-SorMT2c,通過農桿菌介導法轉化煙草并通過PCR驗證了基因的表達情況。與野生植株相比,轉SorMT2a和SorMT2c基因煙草對鎘的耐受性不同,有的轉SorMT2a基因植株在MS培養(yǎng)基中的CdCl2濃度達到200μmol/L時仍然生長良好,生物量和株高均大于野生型植株;而轉SorMT2c基因植株對鎘的耐受性沒有提高。這說明SorMT2a基因在植物對鎘的耐受性中起作用,而SorMT2c基因則不起作用,從而也說明了同一類基因不同家族可能具有不同功能。
關鍵詞:龍葵;金屬硫蛋白;重金屬;RT-PCR;SorMT2a;SorMT2c
中圖分類號:Q785;Q949.777.7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12-0001-05
金屬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類富含半胱氨酸、不含組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無二硫鍵的小分子細胞內金屬結合蛋白,在重金屬解毒和重金屬穩(wěn)態(tài)維持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首次從馬的腎臟中分離出來并命名的。植物金屬硫蛋白的發(fā)現(xiàn)相對較晚,目前已分離純化的植物金屬硫蛋白只有小麥Ec蛋白和擬南芥的MT1、MT2和MT3。很多研究表明,MT mRNA的累積量與某些金屬離子的誘導呈正相關。迄今為止,在擬南芥、水稻、小麥、大豆、棉花、玉米、番茄、辣椒、馬鈴薯等植物中均克隆到了MT基因cDNA或基因組序列。轉小鼠MT的煙草中,接近20%的植株可以在200μmol/L鎘下正常生長,而對照野生煙草在10μmol/L鎘下生長便受到嚴重抑制。將麥瓶草的MThis轉到煙草中,提高了其根和葉對鎘的積累量。
龍葵(Solanum nigrum L)屬茄科茄屬龍葵亞屬植物,是我國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一種重金屬鎘超積累植物。近年來,人們對龍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鎘耐受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而對與龍葵鎘耐受有關的基因——金屬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研究,目前尚未見報道。本研究經(jīng)同源克隆獲得了龍葵2個長度不同的Ⅱ類金屬硫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SorMT2a和SorMT2c,并將其轉到煙草中,分析了其對植物鎘耐受性的作用,為研究龍葵M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礎,并為運用植物修復技術清除土壤中的鎘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植物和菌株:龍葵和煙草種子由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提供。克隆載體pMD18-T Vector購自TAKARA公司。大腸桿菌DH5a、農桿菌LBA4404及植物表達載體pROKⅡ由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中心保存。
主要工具酶及試劑盒:總RNA抽提試劑盒(北京GenStar)、反轉錄試劑盒(TransGen Bio-tech)、DNA凝膠回收試劑盒(北京百泰克)、質粒提取試劑盒(北京百泰克)、限制性內切酶Xba I和kpn I及連接酶T4 DNA Ligase(TAKARA)、Taq DNA Polymerase(Fermentas)等。
1.2 方法
1.2.1 龍葵MT cDNA的克隆登錄GenBank數(shù)據(jù)庫,根據(jù)公布的番茄等Ⅱ類MT氨基酸和基因保守序列,設計了兩對簡并引物:(1)P1-F:5′-ATGTCKTGCTGTGGAARCTG-3′P1一R:5′-CTACTTAGARCAAGTGCAAGGGTF-3;(2)P2-F:5′-ATGTCKTGCTGTGGAARCTG-3′,P2-R:5′-CTARCARKTGCAAGGGTCRCAYKT-3′。以龍葵總RNA為模板,用反轉錄試劑盒合成CD-NA。以合成的單鏈eDNA為模板,通過RT-PCR方法擴增龍葵MT基因,反應程序為:94℃,5min;94℃,1min.52℃,1min,72℃,1min,34個循環(huán);72℃,5min。擴增結束后,PCR產物經(jīng)1%瓊脂糖凝膠電泳后,切下目的基因片段,DNA凝膠提取試劑盒進行回收。調制連接反應液(10μl體系),16℃連接3h,連接到pMD18-T Vector上。將連接產物轉化大腸桿菌DH5a感受態(tài)細胞,用藍白斑法篩選轉化子,對白色菌落進行菌液PCR驗證。將可擴增出目的條帶的陽性菌液送上海生物工程技術公司測序。
1.2.2 轉龍葵MT2煙草及鎘耐受性分析 根據(jù)SorMT2和pROKⅡ(圖1)的多克隆位點(MultipleCloning Site,MCS)核苷酸序列,設計了如下2對引物,分別擴增SorMT2a和SorMT2c的ORF:P3-F:5′-GCtcgaATGTCTTGCTGTGG-3′和P3-R:5′-GgggtaccCTACTFAGAGCAAG′,P4-F:5′-GCtctagaATGTCq'TGCTGTGG′和P4-R:5′-GgggtaccCTAACAATTGCAAG′,其中的小寫字母分別表示Xba I和Kpn I的酶切位點。
根據(jù)載體序列,設計了一對引物(位于載體MCS兩側):pROKⅡ-C657:5′-GTAACGC-CAGGGTITFCCCAG-3′,pROKⅡ-C834:5′-GACCCTrCCTCTATATAAGG-3′(35S promoter)。分別以測序正確的質粒pMD18-SorMT2a、pMD18-SorMT2c為模板,P3-F、P3-R及P4-F、P4-R為引物進行PCR,特異性擴增目的基因SorMT2a和SorMT2c。將擴出的目的基因連到T載體上,并進行測序,然后將測序正確的質粒用Xba I和Kpn I進行雙酶切,回收酶切產物,將其與同樣雙酶切的植物表達載體pROKⅡ連接,然后通過卡那霉素抗性篩選出陽性克隆,提取質粒,進行PCR驗證,將驗證正確的質粒轉到農桿菌LBA4404感受態(tài)細胞中。
用農桿菌侵染轉化煙草,參照Homh等的方法并有所修改:取無菌培養(yǎng)瓶中煙草葉片,剪成邊長約為0.5cm的小方塊,用含有SorMT2a和SorMT2c表達載體的農桿菌菌液浸泡1.5min,期間不時輕輕晃動;取出侵染的葉片,用無菌濾紙吸干,然后將其放入MS分化培養(yǎng)基(MS+1mg/L6-BA+0.1 mg/LNAA)上28℃暗培養(yǎng)2d;經(jīng)共培養(yǎng)的葉片再轉入選擇培養(yǎng)基(MS+150mg/L卡那霉素+300mg/L頭孢霉素)上進行選擇培養(yǎng),每兩周繼代一次;待抗性芽長到1cm以上時,切下小芽并切除芽基部的愈傷組織,轉移到MS生長培養(yǎng)基上;待植株長到2~3cm時,轉到1/2MS生根培養(yǎng)基中進行生根培養(yǎng)。
CTAB法提取煙草葉片總DNA,以總DNA為模板進行PCR鑒定,其中,檢測轉空載體pROKⅡ和轉SorMT2a、SorMT2c基因植株的引物對分別為一對卡那抗性引物、pROKⅡ-C834和P3-R、P4-F和P4-R。按下列程序進行反應:94℃,5min;94℃,45s,55℃,45s,72℃,1min,34個循環(huán);72℃,5min。擴增結束后,1%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
各取15株轉基因煙草株系,切莖段,插入含有不同濃度(0、100、200、400μmol/L)CdCl的MS培養(yǎng)基中,生長30天后,觀察其生長情況并測定生物量和葉綠素含量,進行初步的鎘耐受性試驗。利用SAS(8.2)軟件,通過AVOVA統(tǒng)計分析檢測生理指標的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重組質粒的序列測定
將鑒定的陽性克隆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測序,并用DNAStar生物軟件去除載體序列,結果顯示獲得的基因長度分別為249bp(SorMT2a)和234 bp(SorMT2c),在GenBank上的登錄號分別為EU760481和EU760483。
2.2 PCR鑒定轉SorMT2a和SorMT2c煙草株系
以轉基因和野生型煙草植株的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PCR鑒定,結果顯示,質粒pROKⅡ、陽性質粒pROKⅡ-SorMT2a、陽性質粒pROKⅡ-SorMT2c和轉基因株系均出現(xiàn)與插入片段大小相符的條帶,而野生型植株和水對照則無目的條帶(圖2~4),初步證明質粒pROKⅡ和攜帶目的基因SorMT2a和SorMT-2c的質粒pROKⅡ-SorMT2a、pROKⅡ-SorMT2c均插入到煙草植株中。
2.3 轉基因煙草植株的鎘耐受性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隨著CdCl2濃度的升高,野生型和各轉基因煙草植株的生物量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轉基因煙草生物量下降得較緩慢。鎘濃度為100μmol/L時,轉基因煙草和野生型煙草生物量差異不明顯。在CdCl2濃度升高到200μmol/L時,野生型總生物量下降了75.05%,而轉SorMT2a基因植株總生物量下降41.40%,較野生型少33.65個百分點,差異極顯著,受Cd毒害最輕;轉SorMT2c基因總生物量下降63.26%,較野生型少11.79個百分點,差異也達到極顯著水平,受Cd2+毒害也較輕。
由圖6可以看出,隨著CdCl濃度的增加,煙草植株葉綠素含量逐漸減少,植物的光系統(tǒng)受到了破壞;在CdCl濃度為200μmol/L時,四種煙草株系葉綠素含量分別下降了54.06%、17.34%、54.56%和54.21%,轉SorMT2a基因植株光系統(tǒng)受到的破壞比較小。
3 討論
在對轉基因植株進行PCR鑒定時發(fā)現(xiàn),在含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上篩選得到的植株PCR鑒定基本都為陽性。說明本試驗設計比較合理,適合煙草轉化,但在轉基因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愈傷組織呈現(xiàn)黃色,與以往報道的愈傷組織呈現(xiàn)綠色的結果不同,這可能與載體有一定的關系。
試驗結果顯示,轉SorMT2a基因植株對Cd2+的耐性可達200μmol/L,可以初步推測SorMT2a基因在解除植物的Cd2+毒性中發(fā)揮一定作用;而SorMT2c基因可能在植物對鎘的耐受性中不起作用。這可能是該基因家族豐富性的一個原因,即不同的金屬硫蛋白基因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發(fā)揮不同的作用。Quan等從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中克隆到7個金屬硫蛋白基因,并把AhMt2a轉入擬南芥中,發(fā)現(xiàn)過量表達該基因的擬南芥對Cd2+的耐受性明顯增強,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龍葵MT基因轉入煙草后提高其對重金屬鎘的耐受性機理尚不清楚,MT基因的插入是否導致某些基因失活;MT除了與Cd2+形成結合態(tài)鎘外,是否還有其他解毒方式和功能;MT與Cd2+的確切關系如何等,都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另外,深入研究龍葵MT基因的基因組結構及順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通過轉基因技術調控龍葵MT基因的表達、分離篩選突變體等工作,都是未來鎘超積累植物龍葵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