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和司機小劉一起開車到省城出差,一路上都很順利,按照原定計劃,下午三點即可到達目的地。
正走著,我突然覺得車子一晃,身子不由得往前一傾,車停下來。怎么啦怎么啦?我睜開眼睛,很緊張地問。
沒什么,前面修路,我下去看看,打聽打聽。
糟糕,偏偏遇著修路,這條繞行路沒走過,不巧車上的衛(wèi)星導航儀又壞了,沒個引路的不知道要走多少冤枉路。小劉邊說邊焦急地東張西望,希望找一個人問問。
從這里到省城走國道還有300里。繞道走鄉(xiāng)村路不知道得有多遠,可問誰呢?偏偏路上人很少。小劉勉強問了幾個,都不愛搭理。是啊,現(xiàn)在這人也不知怎么啦,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攬別人的閑事。
哎,要是有個活雷鋒給帶帶路就好了。
正焦急中,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走過來。他穿著一身半新的西服,臉色黝黑,小眼睛瞇縫著。他徑直走到車前,問道:同志,問一下,需要帶路不?
我一聽很高興,說曹操曹操到,真是天上掉下個活雷鋒。同志——我剛一開口,小劉立即示意我,那意思是要我不要說話。
你對這一帶的路熟悉?怎么個帶法?小劉將信將疑地說。
從這里到國道有三條鄉(xiāng)村路。我?guī)銈儚淖罱哪菞l路轉到國道,三十里地,收費三十塊錢。中年男子看著小劉懇切地說。
原來不是學雷鋒的,現(xiàn)在這人都掉到錢眼里去了!我心里隱隱有些失落。
小劉略作考慮,一揮手說道:好吧,只要別讓我們走冤枉路就行了,花個三十塊二十塊的沒什么。來,上車。
中年男子很高興,邊上車邊連聲說謝謝老板照顧,謝謝。
在車里,中年男子一邊很沉穩(wěn)地指揮走這兒走那兒,一邊跟我們攀談。他是個很健談的人。從談話中得知他叫趙大鵬,原來在某企業(yè)蹲辦公室,一年前單位裁員,他主動提出下崗。一次偶然的機會,當了專職帶路人,哪里有修路截斷的他就到哪里去。
我第一次聽說這世上還有職業(yè)帶路人,多年養(yǎng)成的新聞敏感激活了我的腦細胞。新鮮,這里面有文章。我當即決定對他進行現(xiàn)場采訪。
你是怎么當上職業(yè)帶路人的?帶路人辛苦不?能天天有活干嗎?一天下來能收入多少?面對我的連珠炮似的發(fā)問,趙大鵬一一作答。
末了,他忽然說,老板,您是干什么的?我怎么覺得您像記者?
記者?啊,哈哈,何以見得?我故意避而不答。
只有記者才這么問,我前幾天碰到過一個記者,他采訪過我,和你的口吻一模一樣。
是嗎?我可不是記者,記者是無冕之王,我哪有那本事。
不,您要是當記者肯定能行。
哈哈,我跟你開玩笑呢,我是記者,業(yè)余的。
他很高興,我說呢,我這人不會看走眼的。
說話間,轉眼半個小時過去了。
老板,前面右拐就可以上國道了,我在前面下車。他說。
到了拐彎處,他下了車。小劉掏出三十塊錢給他,卻被他拒絕了。他說,城郊職業(yè)帶路人是一種新職業(yè),很多人不熟悉,也有認為我們騙人,這都是誤解。您是記者,您可要在報紙上好好宣傳宣傳我們,讓大家都知道我們憑自己的勞動吃飯,我們也有我們的行規(guī),帶路錢算我請您喝茶了……
說著,趙大鵬扯了扯西服的衣領,轉身走了。望著他走遠的身影,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這世上之大無奇不有,過去有360行之說,現(xiàn)在社會上的職業(yè)何止有360行,3600行也有:手模特、育嬰師、禮品包裝師,老人陪護員、送菜員、換零族……
這么想著,我心里笑了,因為我沒有告訴這個趙大鵬,其實我業(yè)余從事的第二職業(yè)也是城市新行業(yè)——業(yè)余新聞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