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傳黃道周來平和時,下榻于九峰三關(guān)堂“王文成公祠”,半夜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只鸚鵡沖著他叫道:“頭毛頂著天,問我是何石,小水日日過,大水淹三尺”。次日一覺醒來,黃道周在庵內(nèi)果然看到一只鸚鵡,便問廟祝:“你喂養(yǎng)的這只鸚鵡平時會說些什么話?”,“這只鸚鵡平日里看到穿短袖的人來,就說‘人客請坐’,若是穿長袖的人來就會說‘先生吃茶’。”廟祝答道。于是,黃道周轉(zhuǎn)身問鸚鵡:“此石在何處?”鸚鵡叫:“此石在溪中”。黃道周向廟祝詢問九峰溪中可有奇怪之石,廟祝答道:“這溪中奇形怪狀之石多著呢。”
吃過飯,黃道周便帶著他的三個學(xué)生來到九峰溪。當(dāng)他們一行走到東山庵腳時,只見四周山清水秀,草木繁茂,空氣新鮮,在小溪流之中有一塊巨石和鸚鵡叫的情形非常吻合,石頭上還真的長著幾撮象頭毛(指頭發(fā))一樣的雜草。那么,此石叫什么名字好呢?黃道周順手從地上撿起一塊小石頭丟到水潭里,濺起幾朵水花,意在暗指“沉陳浮朱”,以此為意讓學(xué)生給這塊巨石命名。學(xué)生們心領(lǐng)神會,第一個說:叫皇帝石,第二個說:叫萬歲石,第三個接著說:叫洪武石。黃道周贊同第三個學(xué)生的說法,并對他們解釋道:“沉陳浮朱”,就是指陳友諒沉下去,就象剛才我丟的小石頭一樣沉下去;朱元璋浮上來,就像此石在寬敞的小溪中巍然屹立,朱元璋小時候臭頭,頭上沒長幾根毛,這石頭上的幾撮小草很象他的頭毛,這塊石頭就叫“洪武石”吧。
閩南人命名是根據(jù)對象、形態(tài)等綜合因素來考慮,所以也叫“稱重”,幾斤幾兩都很清楚,黃道周命名此巨石,人稱“稱大石”,成為一個故事一直流傳下來。后來,當(dāng)?shù)乩习傩杖粲行『⒉缓脦В紩健昂槲涫泵媲盁?,祈求“洪武石公”認(rèn)該小孩為“干兒子”,讓他健康成長,據(jù)說有求必應(yīng),非常靈驗。至于“洪武石公”的“公”字,是老百姓叫上去的,是一種尊稱,從此,“洪武石公”被康熙時代的地方政府所認(rèn)可,并寫進(jìn)地方志“縣志”而成為歷史?,F(xiàn)在,“洪武石公”已成為閩粵交界的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平和縣九峰鎮(zhèn)的一處歷史文化景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