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著名的慈善家特蕾莎修女,幾十年如一日奔走在世界各地募捐善款。歷經(jīng)艱辛,最終將所募得的巨額善款在世界范圍內(nèi)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慈善機構。通過這一慈善機構的無私救助,讓無數(shù)際遇悲慘的窮人或災民擺脫了困境,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而她自己卻終身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甚至當?shù)弥约荷砘冀^癥之時,斷然拒絕接受治療。她說:“既然是絕癥,那么所有的治療都是徒勞的。尤其拿著錢做無謂的犧牲,不如省下這筆錢去救助那些無錢看病的窮人們,因為這每一分錢對他們來說都可能是一線生機?!?/p>
有一次,特蕾莎修女搭乘飛機前往墨西哥籌建慈善基金分會。時至正午時分,空中小姐如往常一樣,按時為每位乘機旅客分發(fā)午餐。當分發(fā)至特蕾莎跟前時,空姐非常禮貌地說:“打擾您一下,這是您的午餐,請您用膳?!碧乩偕夼p手接過空姐遞過來的盒裝午餐,卻微笑著說:“請問這頓午餐值多少錢?”。這一問,可把空姐給愣住了,或許是先前從未有旅客問過她類似的問題。
驚訝過后,空姐還是聳聳肩微笑著跟她說:“不知道,這在美國應該值一美元吧!” 特蕾莎修女說:“如果我不吃這頓午餐,你們能否給我一美元?我想把錢捐給急需幫助的窮人們。”此話一出,空姐更是大吃一驚,她吱唔著答道:“非常抱歉,我們以前從未這樣做過,不過我可以去請示一下領導。”幾分鐘后,空姐回來告訴她說:“可以的,如果你不用膳的話,我們可以退回您一美元飯錢?!?/p>
隨后,特蕾莎修女把她的餐盒遞還給了空姐。看到這出人意料的一幕,坐在特蕾莎周圍的乘客也被她感動了,紛紛自發(fā)地交上自己的餐盒。更意外的是,當空姐推著餐車穿過走廊時,似乎沒有一個人再想吃午餐。于是空姐便拿起話筒對全體乘客說:“如果有人不想吃午餐的話,我們會按照每份午餐一美元的標準把錢支付給特蕾莎修女,她會把這筆錢當作善款來救濟窮人?!?/p>
經(jīng)空姐這么一說,居然所有的乘客,甚至包括全體機組人員共計129人沒有一人愿意吃午餐。十幾分鐘后,機長微笑著緩緩地朝她走來,握著特蕾莎修女的手深情地說:“特蕾莎女士,恭喜你!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為窮人籌集了129美元,我替他們向您表示感謝!”此時,機艙內(nèi)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沒想到,特蕾莎并未就此罷休。當飛機剛一著陸時,她便急匆匆地來到機組人員工作間,深深地向機組人員鞠了一躬,并微笑著說:“謝謝你們把乘客們的午餐錢都退給了我。不過,機長先生,最后我還想向您提出一個小小的請求?!睓C長先是一愣,隨后和藹地說:“什么事情,特蕾莎女士您說吧!”于是,特蕾莎修女滿懷歉意地說:“機長先生,不知這些午餐是否還能夠讓我?guī)ё?如果可以的話,我將把它們送給貧民區(qū)的孩子們,因為很多孩子現(xiàn)在仍餓著肚子在上課。”沒想到,機長非常爽快地答應了特蕾莎修女的請求。
下機后特蕾莎修女駕著一輛向航空公司借來的貨車,載著那些要來的午餐來到一個貧民區(qū),將那些盒飯全部分發(fā)給了那些圍擁上來的孩子們。拿到食物的孩子們并不知道這是誰的恩惠,但他們知道這個嬌小的女人會時常給他們帶來食物和御寒的棉衣,猶如他們另一個母親。
特蕾莎修女就是這樣,終身四處奔走,為窮苦民眾募來無數(shù)善款,無私地拯救他們于嚴寒、饑餓和疾病之中。而她自己雖身攜巨額善款,卻常餓著肚子,甚至在嚴寒中仍穿著單薄的衣服。她只是想節(jié)約每一分善款,盡力為窮人們帶去更多的希望。因此,待她死后,人們稱她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窮人。
2010年5月17日晚,在嘉德拍賣行舉辦的2010春拍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上,一幅名為《愛痕湖》的巨幅絹畫經(jīng)過近60輪激烈叫價,最終以人民幣一億零八十萬元的天價成交,這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并成為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市場價格新的里程碑。其作者便是我國享譽海內(nèi)外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
張大師一生作畫無數(shù),其每件遺作均堪稱國寶,可謂價值連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正值大師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這一時期,張大千常在全國各地舉辦畫展,批量拍賣自己的作品。憑借其在美術界獨占鰲頭的地位,其單幅作品售價在當時也堪稱天價,因此其收入自然相當可觀。
以其收入水平,即使舉家住豪宅、豐衣錦食、廣置田產(chǎn)也是綽綽有余。但據(jù)其女兒張心慶回憶,他們家其實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連家里的住房都全是租借朋友的。其父本人也常是囊中羞澀,甚至負債累累。通常是借了還,還了再借。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那么號稱天價畫家的張大千,巨額畫款何以如流水般付諸東流了呢?
張心慶女士談道:“父親的賣畫所得,主要用于收購散落民間的名家古畫以及接濟親友?!?她說只要父親發(fā)現(xiàn)了自己喜歡的名人真跡,不管多貴均會不惜重金地買下。而解放后,張大千卻將這些曾花重金買下的心愛之物均悉數(shù)捐給了國家文物局。讓這些流落民間的祖國文化遺產(chǎn),得以存留后世。
對于接濟親友,從一件小事上便可見一斑。1944年春節(jié)剛過,各大中小學便要開學了。那時張大千的兩個女兒張心慶和張心浴正上中學,倆孩子的學費大概要20個銀元??墒怯捎诖汗?jié)期間,迎來送往花銷很大,家里的錢已經(jīng)所剩無幾。無奈之下,張大千只好向錢莊的朋友緊急借了20塊大洋。第二天,張心慶帶著妹妹來到學校正要繳費報名時,便看見三哥急匆匆地趕過來,一把她們拉上一輛人力車往家里趕。當時張心慶人都給嚇懵了,還以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呢?;氐郊也胖溃赣H一位朋友的老婆得了急性闌尾炎急需做手術,卻沒錢。張大千在緊急情況下,只好先將女兒的學費追回來給朋友救命急用。事后他跟倆女兒解釋道:你們讀書是很重要,可是救人性命則更重要。這就是一代宗師張大千。
俗話說金錢乃身外之物。對待財富,每個人都持有不同的態(tài)度。有些人一旦擁有了大量的金錢,便嬌縱奢靡、紙醉金迷。而有的人雖家財萬貫,卻依然低調(diào)簡樸。其差異之處,便在于各自不同的金錢觀。
比爾蓋茨說過,我雖坐擁巨額家財,但我僅僅是這筆資產(chǎn)的暫時保管員。我活著的時候,最大的責任便是為我的每一分錢找到最好的歸屬。無論是慈善家特蕾莎修女還是張大千大師,憑借他們的實力原本都可以過得非常奢華。但是他們均身懷巨資,卻終生過著樸素平淡甚至貧寒的生活。他們不是吝嗇,而是他們找到了一種比揮霍更有意義的活法,那就是為自己的財富尋找最好的歸屬: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的確,他們是人們眼中的富翁,卻又過著窮人般的生活。只是這樣的“窮人”,總是讓人們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