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四年級的那個暑假,電視里正熱播《三國演義》,同伴間掀起了“三國演義”熱,一見面總是聊曹操、劉備。嗜書如命的我急忙找同學(xué)借了書,沒日沒夜地看了起來,這可惹惱了媽媽。(交代原因,為下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鋪墊。)
“不可能啊,剛才明明放這兒的,怎么不翼而飛了呢?”我自言自語道。我想:該不會是媽媽趁我吃飯時給藏起來了吧?嘿,沒關(guān)系,她會藏,我就會找!我直奔書柜,一本一本地找。奇怪,怎么沒有呀。唉,看來媽媽這次跟我斗心眼兒,換地方了。沒關(guān)系,我就不信我找不到。我開始了“地毯式”的搜索,箱子、柜子都翻了個遍,可還是沒找著!(找書的過程具體、生動,表達(dá)了“我”急切看書的心情,突出了“我”對書的喜愛。)
我沮喪地回到臥室,往床上一躺,想睡個午覺。咦,腦袋底下怎么硬邦邦的?哼!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我生氣地掀起枕頭。啊!《三國演義》!我的好朋友正靜靜地躺在這兒。原來媽媽也懂得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她竟把書藏在了枕頭底下。可她沒料到從不午睡的我今天破例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迫不及待地捧起書,靠著床,翻開第七十一回,津津有味地讀起來。當(dāng)讀到黃忠領(lǐng)兵戰(zhàn)夏侯淵這個片段時,我漸漸地走進(jìn)了古戰(zhàn)場,忘記了外面的喧囂……(文中對“我”找到書時的欣喜刻畫得很具體,并穿插了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讓人感受到小作者讀書的入迷,突出了“我”愛書的情結(jié)。)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把我從那戰(zhàn)馬嘶鳴、刀光劍影的戰(zhàn)場中拉了回來,我這才想起要收拾房間,但為時已晚,媽媽進(jìn)來后,看見地板亂七八糟,狠狠地訓(xùn)斥了我一頓,并罰我洗碗3天。雖然被罰了,但我沒有埋怨,因為書帶給了我歡樂,而且從這件事中,我得到一個深刻的道理:人做事如果粗心大意、忘乎所以,就會重蹈關(guān)羽的覆轍。(用書中人物的命運結(jié)尾,并從中得到啟示,突出“我”讀書的認(rèn)真,感受真實!)
總評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每一個愛讀書的人都有自己與書的故事。小作者選取生活中一個真實的事例娓娓道來,向我們講述了“我”借書、找書、看書的經(jīng)過,字里行間流露出“我”對書的喜愛之情。文章語言流暢,足見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這一定是讀書帶來的好處。
【指導(dǎo)并置評:劉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