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正交試驗設計研究高蛋白大豆品種菏豆15號在砂壤土上的優(yōu)質高產栽培施肥方案。對蛋白質含量影響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磷酸二銨;對脂肪含量影響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大豆復合肥;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是磷酸二銨,其次是尿素。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45 k∥hm2、磷酸二銨225 kg/km2、硫酸鉀75 kg/hm2和大豆復合肥90 kg/hm2。
關鍵詞:大豆;菏豆15號;施肥
中圖分類號:S565.106.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8—0065—02
氮磷鉀肥料的正確施用是大豆高產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實現(xiàn)大豆優(yōu)質高效栽培,必須了解施肥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尤其是氮磷鉀化肥的綜合效應。本試驗采取正交試驗設計,研究了氮、磷、鉀及復合肥對高蛋白大豆蛋白質、油分含量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為優(yōu)質大豆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菏澤市農業(yè)科學院試驗農場進行。土壤為砂壤土。供試品種為高蛋白大豆菏豆15號。6月10日播種,人工開溝,保苗22.5萬彬hm2,栽培管理同當?shù)卮筇铩2捎谜籐9(34)試驗設計,四因素三水平,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試驗小區(qū)為9行區(qū),小區(qū)長3.5 m,寬4.5 m,小區(qū)面積15.75 m2。因素與水平如表1。 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作種肥一次施入,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復合肥。成熟后按小區(qū)處理混收、測產。采用Peten8620近紅外品質分析儀測定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試驗數(shù)據采用sAs軟件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施肥組合的效果分析
各處理試驗結果平均數(shù)見表2。對各小區(qū)平均數(shù)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尿素和磷酸二銨對菏豆15號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和產量都產生極顯著影響;硫酸鉀只對脂肪含量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大豆復合肥對脂肪含量和產量的影響均達顯著水平。
從均方(Ms)來看,對蛋白質含量影響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磷酸二銨;對脂肪含量影響最大的也是尿素,其次是大豆復合肥;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是磷酸二銨,其次是尿素。
3 討論與結論
大豆生產追求產量和品質,但產量和品質指標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負相關,通過栽培措施同步提高產量和品質存在一定難度。本研究通過正交試驗設計,研究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和大豆復合肥綜合使用情況下,各肥料對產量和品質’的作用,結果支持上述結論,如尿素施用量為45 k/hm2時,蛋白質含量最高,但脂肪含量卻最低。因此,在制定栽培技術時很難制定出使所有產量和品質指標都達到最佳的技術方案,應該根據具體生產目標,確定最佳的技術標準。本研究目標是高蛋白大豆專用品種菏豆15號的施肥技術,該技術應使蛋白質含量提高,同時兼顧產量,而對于白質含量最高,施用量為75 kg/hm2時,脂肪含量達到最高。磷酸二銨施用量為150 kg/hm2時,脂肪含量達到最高;施用量為225 kg/hm2時,蛋白質含量和產量都達到最高。硫酸鉀對蛋白質含量和產量沒有顯著影響(表3),只對脂肪含量產生顯著影響,在施用量為105 kg/hm2時,脂肪含量和產量均達到最高。大豆復合肥在施用量為90kg/hm2時,產量和蛋白質含量達到最高;在施用量為135 kg/hm2時,脂肪含量達到最高,但產量和蛋白質含量卻降低。脂肪含量不宜考慮太多,可適當降低硫酸鉀用量。因此,施肥方案是:尿素45 kg/hm2、磷酸二銨225kg/hm2、硫酸鉀75 kg/hm2和大豆復合肥9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