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作陽生植物(變葉木、香樟、鴛鴦茉莉)和陰生植物(巴西鐵、富貴竹、竹芋)的上下表皮臨時切片,采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并進行方差分析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同種陰生植物或陽生植物下表皮氣孔數(shù)量極顯著多于上表皮;陽生植物上表皮氣孔極少或無,而陰生植物上表皮有較多氣孔。
關鍵詞:陽生植物;陰生植物;氣孔;方差分析
中圖分類號:S944.56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8—0041—03
在自然界千姿百態(tài)的植物中,由于產地環(huán)境和長期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造成了植物對光照、溫度、水分、空氣和土壤等生態(tài)因子的不同需求。為應用方便,人們將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同的植物分為陽性植物、陰性植物和中性植物。所謂陽性植物是指在較強光照下生長良好,而在陰地生長不良者。陰性植物是指在郁閉度較高的弱光下能正常生長,而在強光下生長不良者。葉表皮特征特別是氣孔器的研究一向為植物學家所重視,在分類學、栽培學上及系統(tǒng)學上具有潛在價值,但有關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氣孔數(shù)量比較方面的研究卻很少。
變葉木、香樟、鴛鴦茉莉這三種陽生植物為兩廣地區(qū)普遍栽培的園林植物。香樟樹在行道樹、孤植風景樹方面應用非常廣泛,變葉木因其葉色有金、黃、紅等豐富色彩而在花壇、綠籬造景中運用廣泛,鴛鴦茉莉因其花色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現(xiàn)代園林設計中作為新型風景植物運用。陰生植物巴西鐵、富貴竹、竹芋這三種植物為室內盆栽花卉,廣泛應用于賓館、酒店、銀行、商場等大型公共場合,為室內增添生命氣息而受到人們的歡迎。
本試驗通過比較具有代表性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上下表皮的氣孔數(shù)量,為區(qū)分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提供依據(jù),更為園林設計中觀賞植物的栽培運用提供科學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陽生植物材料:變葉木、香樟、鴛鴦茉莉。
陰生植物材料:巴西鐵、富貴竹、竹芋。
以上材料均采自揭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園內。
1.2方法
刮片法,可以參考文獻[1]的芒果葉片氣孔觀察方法進行。分別取供試材料的一片葉片,先用刀片割下一條狀,然后再用刀片在條狀葉片上表皮輕劃一下,將要去除的上表皮和葉肉區(qū)域確定下來,再用刀片輕輕地把上表皮和葉肉刮掉,只剩一層透明膜狀下表皮。用同樣方法去除下表皮和葉肉,只剩上表皮。然后取一載玻片,中間滴一滴碘液,再將取得的上表皮或下表皮置于碘液中,展平,加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種類陰生植物上下表皮中氣孔數(shù)量差異分析 3種植物的上下表皮都有氣孔分布,但下表皮的氣孔數(shù)目遠多于上表皮。圖1~6是在10×40倍顯微鏡下巴西鐵、富貴竹、竹芋的上、下表皮視野圖。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同一材料的上、下表皮氣孔數(shù)量有較明顯差異。為此,計算每個材料5個視野中每平方毫米上、下表皮細胞中的氣孑L器數(shù)量,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1)表明,陰生植物種類間的氣孔數(shù)量差異不明顯(P>O.05),而上下表皮細胞中氣孔數(shù)量差異非常顯著(P 2.2不同種類陽生植物上下表皮中氣孔數(shù)量差異分析 變葉木、香樟、鴛鴦茉莉這3種陽生植物的上表皮基本上沒有氣孔分布,而下表皮的氣孔很多。結果見表2及圖7~12(10x40倍上、下表皮視野)。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對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葉片上下表皮的氣孔數(shù)量和分布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陽生植物的氣孔數(shù)量比陰生植物的多。陽生植物的氣孔都分布在下表皮,而陰生植物的上下表皮都有氣孔分布,只是上表皮的氣孔較少,這一結果與前人的結論一致。這個結論為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的栽培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