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取春季黑樹莓的嫩枝條,以莖尖為外植體,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植物激素6-BA、NAA、GA3篩選培養(yǎng)基,進行莖尖組織培養(yǎng)研究。試驗結果表明,誘導莖尖萌發(fā)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0.5 mg/L 6-BA+O.05 me,/L NAA,萌發(fā)率高達90%;繼代培養(yǎng)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1.0 me,/L 6一BA+0.02 mg/L NAA+6.0mg/LGA;,繁殖系數達6.0-7.O;生根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0.5mg/L6一BA+0.1mg/LNAA,生根率為96%。
關鍵詞:黑樹莓;莖尖;組織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663.204.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8-0008-03
樹莓(Rubus/daeus L)又名木莓,屬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漿果類小灌木植物。樹莓是近年來國內外興起的第三代水果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果實柔軟多汁,色澤宜人,營養(yǎng)豐富且齊全,果實內含20多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尤其含有較高的超氧化物酶(sOD)和硒(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市場價值較高。樹莓適應性和抗寒性較強,易栽培,目前國內的種植面積約2667hm2,專家預測種植樹莓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近幾年,出現很多關于樹莓組培方面的報道。本試驗借鑒其它報道,對黑樹莓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進一步改良和完善。
1 材料與方法
1.1供試品種 采用“美國黑樹莓l號”,取春季新萌發(fā)的嫩枝條,剪取上端莖尖作為外植體。
1.2試驗方法 莖尖用洗潔精簡單漂洗一下,去除污泥,再在流水下沖洗1-2 h,沖洗后的莖尖進行消毒處理:在無菌工作臺上,先用70%的酒精對莖尖進行30 s的初步消毒,再用1‰的氯化汞進行再次消毒,消毒時間為5-8 min(視材料的老嫩程度而定),無菌水沖洗5-6遍,剝去2-3層外圍葉片,接入啟動培養(yǎng)基中進行誘導培養(yǎng)。
1.3培養(yǎng)條件
培養(yǎng)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70%。使用日光燈(2000lx) 作光源,每天的光照時間為16h,黑暗培養(yǎng)8h。
1.4培養(yǎng)基
以MS作基本培養(yǎng)基,瓊脂濃度為6%。蔗糖含量30%0,在不同的培養(yǎng)階段添加不同濃度的植物激素6-BA、NAA、GAs,進行激素配比選擇。
2 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消毒方法對消毒效果的影響
使用次氯酸鈉和氯化汞兩種消毒劑進行消毒比較。兩種消毒處理之前,先用70%的酒精初步消毒,再用l:4(次氯酸鈉:水)比例的次氯酸鈉分別消毒10、15、20、25、30 min,以及用1%的氯化汞分別消毒3、5、8、lO、15 rain。試驗結果表明,使用次氯酸鈉消毒25 rain、氯化汞消毒5-8 min效果較好。兩種消毒劑之間比較,使用次氯酸鈉消毒不徹底,在后繼培養(yǎng)中出現較多污染;氯化汞在消毒5-8 min后,進行5-6遍無菌水沖洗,效果最好,污染率僅為5%。因此選用1%氯化汞消毒5-8 min作為最佳消毒方法使用。
2.2不同激素配比對莖尖誘導的影響
由表1看出,以MS為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不同濃度的6-BA和NAA,每個處理接種50個莖尖,比較莖尖在不同激素濃度下的萌發(fā)率。莖尖在MS+0.5 mg/L 6-BA+0.05 mg/LNAA培養(yǎng)基上萌發(fā)出小苗的數量多,并且長勢良好,萌發(fā)率高達90%,所以該培養(yǎng)基為最佳莖尖誘導培養(yǎng)基。
2.3繼代培養(yǎng)基的篩選
莖尖誘導出小苗后接種到繼代培養(yǎng)基上進行繁殖。在MS培養(yǎng)基上添加不同濃度的6-BA、NAA、GA3進行篩選。試驗結果(表2)顯示,6-BA濃度為O.5 mg/L時,小苗生長緩慢,呈黃綠色,植株矮小,基部基本未分化出小芽;濃度為1.5 mg/L時,小苗底部出現大量半透明愈傷組織,并且小苗長勢弱,顏色成淡綠色,節(jié)間長;只有在濃度為1.O mg/L時,小苗生長健壯,顏色濃綠,底部誘導出大量叢生芽。在6-BA濃度適宜的情況下,NAA和GA3濃度過高或過低均對小苗誘導不利,阻礙其生長。在設計的3個濃度中,0.02mg/LNAA為適宜濃度。培養(yǎng)基中添加GA3與6-BA配合使用,不僅對腋芽的生長和增殖有利,而且可以防止小苗出現玻璃化現象。經過篩選,MS+1.0 mg/L 6-BA+O.02 mg/L NAA+6.O mg/L GA3培養(yǎng)基組合最適宜小苗進行繼代繁殖,可誘導出大量叢生芽,增殖系數達到7.O,并且小苗生長健壯,為最佳繼代培養(yǎng)基。
2.4不同濃度6-BA和NAA對根誘導的影響 試驗發(fā)現,在6-BA濃度適宜的情況下,NAA濃度低時,誘導出根的數量少,根系短;濃度高時,根部出現愈傷組織,根多,但細而脆,成活率不高。由表3可以看出,培養(yǎng)基MS+O.5 mg/L 6-BA+0.1 mg/L NAA最適宜黑樹莓組培苗生根。
3 移栽及馴化
挑選生根好的瓶苗,打開瓶口放置l天,進行移栽前的馴化。移栽時,先取出瓶中的組培苗,在清水中把根部的培養(yǎng)基輕輕洗掉,然后移栽到含有營養(yǎng)土的蛭石中,蛭石和營養(yǎng)土的配比為3:2。移栽后,在育苗盤上方罩一層塑料薄膜,保溫保濕,相對濕度控制在75%左右,溫度控制在25'E,1周后,育苗盤中的小苗緩苗后即可揭掉薄膜。
4 小結
4.1 要想獲得質量好的組培苗,選材很重要,選取春季4—5月份的嫩枝條,取莖尖作外植體,莖尖的潔凈度高,易消毒,優(yōu)于莖段芽作外植體。
4.2生根是最終獲得優(yōu)質組培苗的關鍵一步,合適的激素是誘導生根的重點,生長素NAA和IBA相比較,兩者的有效成分相似,但[BA高溫滅菌后容易降解,降低了有效成分,容易導致試驗不準確,NAA可以隨培養(yǎng)基一起高溫滅菌,使用比較方便。
4.3本試驗結果表明,誘導黑樹莓莖尖萌發(fā)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O.5 mg/L 6一BA+O.05 mg/LNAA;繼代培養(yǎng)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1.O mg/L6-BA+O.02mg/LNAA+6.Om/LGA3;生根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0.5 mg/L 6一BA+O.1 mg/LN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