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考
因為要與人和詩,我便再讀唐詩,古今人皆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孰料人頭中的年輪漸多,再讀少時讀過的書,總愛翻動一雙挑剔的老眼。忘了是魯迅還是胡適,當年在北京大學,戲稱錢玄同為疑古老爹,或褒或貶,狀他對過去的一切皆不信任。我便也在想著,迄今一千一百年的唐詩經典,其中的每一首詩都是最好的嗎?而不幸未入此書的詩作,它就一定是在三百之下嗎?心中的困惑,頗有些像錢玄同。
試說李賀,“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如此奇詭的好詩,僅只四句,毛澤東同志一人就借鑒了其二,而在初版《唐詩三百首》中,不僅沒有此首,而且他的每一首都沒掛號。這個二十七歲的小河南人,籍貫不好,長得也不洋氣,聽人稱其詩鬼,初版三百首的選編者,那個筆名叫做蘅塘退士的清人,就認他做鐘馗,寫得再好也不選他。
選誰呢?美女作家!蘅塘退士選的最后一首,作者名叫杜秋娘,“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只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倍嗌倌陙?,無數(shù)專家,論起此詩一詠三嘆,如飲醇醪,怎奈我是一個生于大山中的野人,反復地讀,也沒讀出它不得了在什么地方。若是翻譯成時下流行的歌詞,派一個露臍女郎邊唱邊舞,意思大抵是這樣的:“妹妹勸哥要會穿著,趁著年輕要多玩樂,路邊的野花你只管采,不然老了要后悔喲。”也有研究人員要往好處研究,偏說是勸少年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是瞎蒙人的,別信。
網(wǎng)上有人說杜秋娘是杜甫的女兒,這肯定是胡扯,據(jù)長詩《茅屋被秋風所破歌》中透露,杜詩圣膝下似乎是一個兒子,“布裘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榻里裂”,在那個難忘的風雨之夜,兒子不會睡覺,把一床冰涼的舊被子都蹬破了。而且即便杜甫有女,從他誠實嚴謹?shù)脑婏L來看,他對后人是否進入文壇的態(tài)度應如魯迅:若是沒有真才實學,不要做空頭的美術家和文學家。
又有人說杜秋娘是妓女,還有人說唐朝的著名女詩人中,薛濤與魚玄機是真,杜秋娘是假,金縷曲乃同時代的風流墨客托名偽作。此說我仍懷疑,終于便從杜牧的文字中找到了她的出處,杜牧居然有一篇寫杜秋娘的詩,序曰:“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锜妾?!焙笠蛘煞騾⑴c謀反被處死,她被擄進宮里,得景帝寵,繼而又做了穆宗皇子的傅姆,也就是皇帝兒子的保姆兼老師。
能做皇子的傅母,證明這位叛臣家的二奶還是有一點子文化的,但她十五芳齡脫口而出的四句歌詞,便在歌手大獎賽中淘汰了李賀,這就有些不公平了。何以令初版《唐詩三百首》的評委和主編如此垂青,我想可能與當今文壇是一個征候,老頭子們年紀大了,心眼俱花,見了青春期的異性寫作者,統(tǒng)統(tǒng)認作美女作家,爭相暈菜。果不其然,杜牧不惜長詩八百言,死夸他的同姓小美眉:“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不過你要會聽,小杜只是夸她人長得好看,并沒提她詩寫得如何。
我很想重編一本《唐詩三百首》,把僥幸如杜秋娘者全部扒拉出來,把埋沒如李賀者多補一些進去,然而鼓掌稀少,朋輩勸我,尊重經典。
“且”字的研究
島上狂人李敖,遲讀了巴金的《真話集》,語驚四座,放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若是他在大陸,既不會像郭沫若一樣失節(jié),也不會像老舍一樣失命,依然瀟灑如今日。這話經我一番斟酌,覺得如果事情真的像他所說,他的絕技很可能是偽印一本李氏家譜,抱進紅墻去哄原本姓李的江青姑姑過目,以期活上十年以后,再破口大罵她是個賊婆娘。除此之外,別無良策,就他那一小碗水兒,在島上還能咯咚兩下,運到此岸,經不起偉大領袖輕輕一撥拉。
海峽兩岸,此公是以罵人著稱,小說家柏楊,詩人余光中,雜文家龍應臺,沒人能夠比得上他,便是死去七十年的魯迅,一支金不換也換不來他的派克筆。然而聽他所罵,哪里及得巾幗阿臺的膽識與勇氣,更別說魯氏的準確和犀利。雖說是見人都敢咬,其實暗中掌握著很好的分寸,對方若是無意或無力斃其性命,就不由分說,朝著褲襠下死口,心里知道,捉進去無非是又住一年,反正也死不了,出來正好豎子成名。若是遇上惡主則有不然,眼角瞥見一柄帶刀的手杖,眾人面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便仍做出兇態(tài),依然叫得震天動地,瞅個空子瞄準對手的褲腳,干哐一口就縮回來。面前明明站著張三,嘴里卻大罵李四不休,再要往下嘮叨,也往往是小D王胡之流,斷然不敢提趙老太爺。
最有意思的是罵二布長得像小偷,此話就砸自己的腳了,小布什沒有潘安之貌,這是事實,布萊爾是人類正常目光公認的美男子,翩翩風度,并未曾失西國首相之儀。倒是假如兩人一道去逛超市,貨架上少了一只面包,保安只會先向李敖的口袋斜視。全世界的首腦人物當中,有一個人是真正的獐頭鼠目,賊眉賊眼,見人就罵的李敖先生恰恰不說他是小偷,這事簡直是一個謎,那個首腦我一說大家都得笑了,他就是歷次參拜靖國神社,誓與中國人民為敵的日本小田純一郎。
《國風·褰裳》里有一個字,李敖一口咬定,自鄭箋始,古往今來,所有的詩經專家都搞錯了,惟有他這“當代漢語第一人”才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詩曰:“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譯成通俗歌詞是:“要是你心中有個我,趕快卷起褲子渡過河,要是你心中沒有我,想我的男人有很多,你不要自高自大把到手的機會來錯過!”末尾還要加個“啊”,這就是原詩中的“且”。李敖說不對,那個字的意思不是“啊”,而是個諱詞,因為“且”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一塊牌子,詩中的女子罵河對岸的小伙兒:“你還不要我?你狂個雞巴!”
按這么說,《國風·溱洧》里還有一首詩:“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同樣是一個女子,約她相好的男人去河邊玩耍,男人也說了一個“且”,若是參照李敖的新考,倒成男人憤怒地拒絕她了:“看個雞巴!”如此不知好歹的話,恐怕只有李敖的嘴巴才說得出來。
中藥與智齒
入秋以后,牙齒突然地疼起來,俗話說的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去看牙科專家,專家叫趕緊拔了,成語叫做除惡務盡。我想起一位春城的朋友,馬上要坐飛機來京與我面晤,牙齒拔了十天才能安裝新的,在這新舊不能交替的日子里,吃飯說話都會失去往日的瀟灑,我便一手捂嘴,一手撥電話征求朋友意見。這位朋友復姓歐陽,名叫常貴,貴在友情如春城之花常在,他一聽就在電話那頭厲聲大叫,千萬別拔!我說不拔就讓它要命地疼我嗎?他說你去拿支筆,拿張紙,聽我說一味,你記一味,記完了,去藥鋪里抓三服藥,吃了就好。我說右上方最里邊有一顆牙,已經高出其它牙齒一厘米多,都搖搖欲墜了,你幾味藥要能吃好才是怪事!他說別管,那是智齒,吃了它還會縮回去。
常貴有異人相,正值耳順之年,會八段錦,精養(yǎng)生術,每日睡前以五指張開如豬悟能先生的釘耙,倒推發(fā)根數(shù)遍,一頭黑發(fā)美如少女。我一邊不相信世上還有這等奇跡,一邊卻又矛盾地寄希望于他,遂半信半疑地取了紙筆,登記他從遙遠處報來的藥名。如下:當歸10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細辛3克,白芷10克,荊芥10克,防風8克,生石膏16克,青皮10克,大黃6克,枳實6克。常貴叮囑,其中有一味具毒性,不可單吃,亦不可過量。
我用紅色的圓珠筆,記在白色的復印紙上,懷疑沒有坐堂醫(yī)生的處方箋,藥鋪會不會抓給我。居然不用懷疑,女司藥一把奪過我的藥方,伸手就開抓藥,我問哪一味具毒性?她說細辛,我問三服藥中的三個3克加在一起能毒死人嗎?她說也毒不死,我問若是有人作案,陸續(xù)抓夠十服,十個3克加在一起能毒死人嗎?她說這當然能毒死了,但是他要抓去毒人,我們也防不住。
回家我用煲湯的砂鍋,在煤氣灶上熬了藥喝,其味辛苦澀麻,難咽之極。連喝三服,喝完之后,奇跡發(fā)生,牙齒果然就不疼了,那顆高出一厘米多的智齒也果然縮了回去。為了檢驗它的堅固,當即我咬了一個核桃,咔嚓一響,核殼破了,牙齒沒掉。
我想起魯迅,老先生無論思想,還是文學,都偉大得沒有話說,可惜他仇視京劇和中醫(yī),使之失人并且誤己。蓋因為紹興著名的中醫(yī),用“經霜三年的甘蔗、原配蟋蟀一對、敗鼓皮丸之類稀奇古怪的中藥”,治死了他的患水腫病的父親,他便認定,“中醫(y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雖然有人說是玄妙無窮,內科尤為獨步,我可總是不相信。”于是,他的一生也未曾吞服過中國的那碗黑藥湯。
對于到了肝癌晚期,寧死也不喝中藥的孫中山,他簡直是引以為知己:“那時新聞上有一條瑣載,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業(yè)地感動過我,據(jù)說當西醫(yī)已經束手的時候,有人主張服中國藥了;但中山先生不贊成,以為中國的藥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診斷的知識卻缺如。不能診斷,如何用藥?毋須服。人當瀕危之際,大抵是什么也肯嘗試的,而他對于自己的生命,也仍有這樣分明的理智和堅定的意志?!薄爸嗅t(yī),雖然有人說是玄妙無窮,內科尤為獨步,我可總是不相信?!?/p>
無書記載,先生那一嘴焦黃的牙齒,是否因煙草和憤怒和戰(zhàn)斗而疼痛,而拔除,后世人只能確認,這位一個胞弟活了八十多歲,一個胞弟活了九十多歲,自己則只活了五十五歲的全人類最堅貞的戰(zhàn)士,最后他是死于西醫(yī),死于那位后來竟然莫名失蹤的德日派的須藤醫(yī)生。
當夜我蓄意翻開《辭海》,查到智齒一詞,目的要弄清這個可惡的東西智在何處。然而無此注釋,只說它是恒牙中最后萌生的牙,最晚長到二十二歲。我的耳邊冒出一首遙遠的兒歌,老頭今年八十八,先長胡子后長牙。本意是說玉米,卻也適于智齒,因為二十二歲的小青年,嘴唇上已開始萌生毛茸茸的小黑胡了。
我想不通,抑或叫氣不順,頗覺腳下這個世界的荒唐不公,中藥長得不好看,偏能治病,智齒名字取得美,卻有屁用。它不僅談不上智,而且也談不上勇,既不能像板牙一樣嚼飯,又不能像門牙一樣關風,只會躲在嘴洞最里邊的一個角落里,別個都出來了它還不出來。即便若干年后終于現(xiàn)身,也如一個混吃糧餉的機構,一個濫竽充數(shù)的人,有它不多,沒它不少,有它還不如沒它好。然而,恰恰是這個無智、無勇、無用、無恥的混賬東西,往往能把一個個有為的好人往死里折磨,你說怪也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