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月,通訊不便,識字的人更少。大傻老爹有病,拍電報要在東北謀生的二傻回來,直到老爹走了二傻也沒見個人影,大傻料理了老爹后事,就氣鼓鼓地找鄉(xiāng)村教師李文善修書聲討二傻。李文善聽明因由,就戴上眼鏡動筆,完了給大傻一念,整個把大傻的話串起來了。大傻大喜:中!中!可出了我一口惡氣!
過了幾日,二傻風(fēng)塵仆仆趕回,跪在爹的墳前就不起來。原來當(dāng)時二傻有病臥床,家里人怕他上火就把電報藏下了,收到大傻的“檄文”時還沒好利落。兄弟倆抱頭大哭,大傻說二弟呀,哥不是人,不該叫人寫信罵你!二傻驚訝:哪有這回事,這信我還帶在身上。掏出信叫同來的一個識字的親戚一念,里邊都是勸慰問候的話。原來,李文善把意思給改了。
大傻去感謝。李文善說,人在世上不易呀,除非萬不得已不要出手,一槍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了,就是傷好了,也一輩子留個疤。
李文善為人厚道,村人都愿意和他打交道。一些人借機讓他請吃請煙的揩他的油,他也不惱,總是笑呵呵的讓人沾便宜,家里人怪他,他說,這又不是原則問題。
一回村里犟頭孫、倔驢袁倆人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爭起來了,請他評理,李文善對犟頭孫說:“你對!”倔驢袁剛要變臉,李文善忙說:“你也對!”別人又笑,他還是那句話:“這又不是原則問題!”
那回和幾個同鄉(xiāng)一塊去縣城,在飯店吃飯時他去廚房找頭大蒜,被廚師訓(xùn)了一通,幾個同事看得一清二楚,剛落座,幾人幸災(zāi)樂禍故意問怎么回事,他回答:“那廚師問我對飯菜滿意不滿意!”
更有意思的是一回他去鄰村找朋友,一個弱智小孩見他騎個新摩托車,就用有仇富心理的農(nóng)村閑人編的小唱罵他。本想不理,但為人師表慣了又讓他不能坐視不管:“小朋友,以后可不興罵人!”不想小孩變本加厲,邊跑邊喊:“就罵你就罵你!”李文善大笑:“罵我行,可不興罵別人!”以致此事成了一個經(jīng)典笑話。
村里五爺被支書媳婦欺負了,家人咽不下這口氣,要將支書媳婦告上法庭,旁人不敢摻和,李文善簽字作了個證人。村支書連哄加騙把那證據(jù)要出來毀了,又去找李文善的茬,一天酒后找茬,直接罵上門來,李文善臨危不懼錄了音,表示要去法院告支書。
支書聽說李文善要去告他,心里有點打怵,心生一計,又約李文善出來喝酒賠不是,表示要讓媳婦給五爺賠罪,兩口子這輩子對老少爺們再出一個臟字就改姓王八,想方設(shè)法要釣出那支錄音筆??粗钦嬲\樣子,李文善很感動,果然憨憨地笑著把錄音筆交出來給了支書。
村支書接過錄音筆臉色大變,咬牙切齒地一腳跺碎:“擼了你狗日的狗牙看你用什么咬人?看我不慢慢弄瘋你!”
好個李文善,只見他一拍口袋:“這是原則問題!我還有一支,把今天的話也錄下了,咱們法庭見,紀(jì)委見!”
責(zé)任編輯 張即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