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很多,但專為農(nóng)村孩子寫的詩卻很少。從嚴格的意義上說,我們和我們的詩人都是農(nóng)民的孩子,至少我們的爺爺或爺爺?shù)臓敔斒窃卩l(xiāng)村里長大。不能說我們忘記了自己的根,可我們這些所謂的城里人,的確大多不大愿意提起在鄉(xiāng)下所過的日子。吉稀之年的詩人尹世霖卻不是這樣,他在北京二中教了一輩子書,雖著述等身,名滿京華,卻依然惦記著老家,可謂故土情深,并專為農(nóng)村的孩子們寫了一本朗誦詩《村邊的小河》。
詩人尹世霖用詩的語言,講述了他對農(nóng)村兒時生活的無比眷戀:“我是一個來自農(nóng)村的孩子,今天我生活在城市當中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兒時的我并沒有渴望過城市,就像村邊的小河沒有盼望過有朝一日要投入大海的懷抱。我常?;氐轿业拇迩f,小河依舊流淌……”像一股清流輕輕流淌的,是他的洗練、澄明的詩句,歲月的霜雪可以覆蓋老人的額頭,卻不能夠阻止他的內(nèi)心青蔥一片,似日照(市)故里的春天。
我們從這位老詩人的詩篇中所感受到的春之信息,溫暖著貧痔、落后、偏遠鄉(xiāng)村的孩子們。而每當優(yōu)秀文學作品哺育出一顆靈動的詩心,這個世界上便誕生了一位善良睿智的好公民。詩人尹世霖那春風化雨般的甘美之詩,就具有這種浸潤干涸土地的作用,催生人間的綠草紅花。那首《春天哲學家》將春天的景物融入哲人的思考,告訴孩子們“春天降臨的先知,竟是草木、笨鴨”;“生命力來自細草、萌芽”。
孩童如“細草、萌芽”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階段,營養(yǎng)的質(zhì)量事關成長的健康。為孩子們寫詩的人,在發(fā)達國家被全社會待為上賓,那是因為兒童詩人所從事的,是締造人類美好明天的心靈工程。而尹老師的詩,總是訴諸少年兒童的心靈品質(zhì),《風》可為憑:“風啊,你真奇怪:有人說你好,有人說你壞。如果我是風,春天,送風箏去找云彩;夏天,給人們送去涼快;秋天,把谷穗染得金黃;冬天,到山溝里藏起來。嘿!像我這樣的風呀,只有人說好,沒有人說壞。”
與其他體裁的兒童詩不同,兒童朗誦詩不是靜止的文字,它憑借自身的音韻鏗鏘、旋律悠揚,插上了一雙飛翔的翅膀,就像風一樣。讀尹老師的詩,總會有一種清風送爽、通透、舒暢的感覺,便于孩子們記憶,也便于吟誦。且看《我的小白羊》:“我家羊群里,有一只小羊,渾身雪一樣白,毛兒又柔,又軟,又長。一撮锃亮的黑毛,長在它腦門中央;就像一朵墨玉菊花,在雪地綻放……從此,若是有人問我最好的朋友,我頭一個要說的就是小白羊!”
在這本寫給農(nóng)村孩子的朗誦詩中,還有許多作品值得誦讀、玩味,如《城里來的老師》、《草原孩子一陣風》、《小院葡萄》、《大山成了仙》、《一條狗》、《別墅》、《和大山攀談》等等。尹老師的詩,是祖國農(nóng)村“希望工程”的延伸,是億萬農(nóng)村孩子的詩教“課本”,是對學齡兒童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嘗試,當然,首先是他到塞北江南農(nóng)村采風的札記,是他自己兒童歲月的回憶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紀念。如果多一些詩人走訪鄉(xiāng)村,多一些為村里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詩歌,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