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提出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同伴教育這一新的模式,可以作為一種新鮮血液補充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還能起到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關(guān)鍵詞】中職生 心理健康教育 同伴教育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最叛逆、最動蕩不安的時期,心理更為敏感、脆弱,更需要多方的關(guān)懷幫助解決其遭遇的心理問題。在中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也相繼開設了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專題講座,并在班里設立心理委員。但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許多困難,使得現(xiàn)行心理健康教育收效甚微,急需一種新的模式來補充、支援。
一、中職生心理特點及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中職生心理特點與普通初、高中生的是存在區(qū)別的。首先,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關(guān)鍵、敏感時期。中職生大多都是15—18歲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十分叛逆的青春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離開父母到異地求學,脫離了父母的管教、約束,家庭教育產(chǎn)生空缺,而且中職生大部分是學習上的后進生,文化基礎較薄弱,他們的耐受力比較強,往往對父母、老師的批評和責備不放在心上。其次,中職生需要更快的接觸社會,對人生、職業(yè)的規(guī)劃也早于普通同齡學生,因而心理年齡上的不成熟、對如何適應社會、如何正確選擇職業(yè)、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如何面對各種競爭等是承受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不是學校和家庭教育就完全能夠解決。內(nèi)心的自卑感也讓其很容易產(chǎn)生許多心理困惑,需要得到及時有效的開導。
職校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對于學生的管理較寬松,而教學主要以傳授技術(shù)為主,雖然近年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重視,相繼設立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報告,設立心理社團及心理委員等,但在管理與教學過程中,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也較為單一。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不足、專業(yè)水平也較低,故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效果并不明顯,這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個空缺,急需一種新的模式來支援、填補現(xiàn)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同伴教育及其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中運用的可行性
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運用同伴教育的新型模式。同伴教育原是指具有相近年齡、相同性別、相同背景、共同經(jīng)驗、相似生理狀況或由于某種原因使其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廣泛運用于預防艾滋病、戒毒、預防犯罪等方面。本文探討的是將同伴教育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領(lǐng)域中,即運用同伴關(guān)系去影響、感化、幫助學生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所謂同伴關(guān)系,(通常是指同齡人或同輩人)是由于共同的興趣、需要、態(tài)度等而自發(fā)形成的彼此在心理上的相互關(guān)系。進入初中階段的中學生生理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對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了影響,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對同伴關(guān)系的影響。因此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同伴教育有著其特有的優(yōu)勢。
研究表明,中職生發(fā)生心理問題時一般不愿選擇求助心理咨詢室的老師,而大多會選擇與同學、朋友、同伴傾訴。同伴教育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中應用顯然是最為合適的模式,同伴由于他們存在相似的背景、接近的年齡、有更多共同的語言、興趣愛好,容易相互信賴,可以減少抵觸心理、防備心理,更容易溝通、達成共識同時,同伴教育開展的形式也較為靈活,可以超越時間、地域等限制,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容易展開。
三、同伴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體運用
(一)班干部正是同伴教育實施的主體
班干部正是同伴教育實施的主體,要充分發(fā)揮班團干在班級心理健康中的主導作用。班團干部是班級的核心,在班級的管理及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班于是學生的榜樣,是在學生信任和支持下選舉出來的,他們代表著全體同學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身邊的同學,要充分利用班團干的核心作用,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讓他們時刻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同學,就會形成一個愛班、愛集體、愛他人、愛自己的一個團結(jié)拼搏、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班級,也會讓該班級的學生感受到生活和學習的樂趣,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的暗示,一種有效而又非常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班團干因為經(jīng)常進行活動組織工作,他們和同學之間的接觸、溝通最頻繁,這就讓他們掌握班級同學的心理變化有著極為優(yōu)越的條件。從這些班干部中選擇一些號召力、親和力、責任心強的學生,把他們培訓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者,讓他們先進行正規(guī)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把日常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起來。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經(jīng)常性地組織各班團干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集體心理健康輔導,讓他們掌握一些常規(guī)的心理輔導方法,讓他們學會通過集體活動把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傳授給學生,把他們培育成同伴教育實施的主體。再由他們把所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通過相互溝通、交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以更靈活、更適宜的方式將所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傳播給他們的同學。
(二)心理委員是學生心理健康同伴教育的橋梁
在班級里設置的心理委員便是進行同伴教育的橋梁,經(jīng)常對心理委員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讓他們主動承擔起班級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信息員、聯(lián)絡員、輔導員,這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班級心理委員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員。學校的心理咨詢室每學期要做大量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工作,以健全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在班上設置班級心理委員,負責該班級學生心理健康問卷調(diào)查的發(fā)放、收集及整理,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更真實。同時,心理健康委員的設置可以讓他們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第一時間了解到班級同學的心理變化,將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反饋給學校,為老師或班主任開展心理引導工作提供了依據(jù)和第一手資料。其次,班級心理委員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聯(lián)絡員。學校的一些心理健康活動、講座等可以通過他們進行傳達,讓他們能有最有效和最短的時間把學校的工作及時布置下去,充當重要的聯(lián)絡員角色。再次,班級心理委員是學校心理健康同伴教育的輔導員。讓班級心理委員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識,他們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一些常規(guī)的集體或個別心理輔導。他們可以用同伴易于接受的語言去進行開導,化解心理有困難的學生,這種方式比起班主任說教式的心理開導、教育方式有效得多。心理委員的同伴教育在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著以上方面的作用,大大減少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為心理咨詢室的工作開展及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心理委員的設置為心理老師與學生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由老師主導心理教育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同伴教育的新模式,彌補了學校心理老師不足的問題,也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初期就能得到篩查。
(三)開展團體活動是學生心理健康同伴教育的載體
同伴教育可以通過團隊、班集體活動、座談會、討論會、聯(lián)合活動等載體,將心理健康知識自然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心理學研究表明,團體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有重要影響,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團體。降低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概率的最好方法是以預防為主,而團體心理輔導正是預防性、發(fā)展性的工作。學校成立的心理健康社團和利用班會陣地、班級文體活動等進行團體與個別心理輔導,則可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發(fā)展性問題,從而節(jié)約一定的教育資源。同樣可以使每個班級成員產(chǎn)生歸屬感,從而提升班級的凝聚力。
據(jù)此,同伴教育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其特有可接受性、經(jīng)濟性等優(yōu)點,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將會發(fā)揮無法比擬的作用。將成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種新的有潛力的模式,將作為一股新鮮血液注入中職心理健康教育領(lǐng)域中,將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