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黃榮才,男,福建省平和縣人,平和林語堂文學館館長、平和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在《福建文學》、《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等報刊發(fā)表作品100多萬字,作品入選《福建文學六十年》、《當代名家精品小小說選》、《最受中學生喜愛的100篇微型小說》等多種選集。出版有小小說集《玩笑》、散文集《不言放棄》。
愛好
李強喜歡一種樁臼面的面條。其實就是面條,不過是在精白粉中摻有本地小麥磨的面粉,顏色就有點黑。和面是用樁臼樁的,比手工和面更“活”,切面的時候刀口還是故意留大點,面條粗?,F吃現煮,大開的水,熟透了,撈起來放海碗,澆上大骨頭熬的湯,湯鮮、面條韌、有本地面粉的特有香味,味道很好。
李強喜歡在面條里埋上幾個辣椒。本地的米椒,個小,辣味足。用醋浸泡在塑料瓶子,紅的辣椒,白的醋,辣椒在醋里沉浮,夾兩個放在面條里,開胃。李強喜歡把辣椒埋在面條里面,看不到,頗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味道,把面條大筷子夾了,哧溜送到嘴里,不知道什么時候吃到辣椒,沒提防地一口咬到,辣味嘩地麻了舌頭,喝一口湯,哇,爽!
李強很喜歡這樣的感覺,經常自個兒跑去吃。一發(fā)現李強喜歡吃樁臼面,就有許多人也喜歡吃了,李強一到,就有不少人跟著來了,甚至有人故意在小店周邊處逡巡,發(fā)現李強來了,他們也故意碰巧也來吃面條,就有機會聊天,說上幾句話。有這么多人喜歡和李強一起吃面條,只是因為李強是縣長。吃面條的時候,就有人說小店太小,衛(wèi)生不過關,確實,小店是個夫妻店,只有二十來平方,和面、打面和顧客吃面都在這一間,兩個煤爐放在室外的屋檐下,睡覺在閣樓里,一架竹梯擱在那里,就是上下的唯一通道。衛(wèi)生確實不怎么講究,洗碗的水池也在室外屋檐下,剛洗完還滴著生水,拿進來隨便在撈面條的開水里“一過”,筷子也是蜻蜓點水地“一點”,就見水三分凈。小方桌也油膩膩的,桌面上不時有可疑的污漬,說了,小店的老板娘就拿塊抹布一抹,好像立刻改進了,問題是那抹布也油膩膩的,也許一天才洗一次,不擦還可以對付,越擦就越臟了。建設局長是個胖子,秋天一吃東西都滿身大汗,更別說夏天,就說店里的風扇根本不管用,吹的都是熱風。
老板,把隔壁的房子也租下來,擴大規(guī)模。衛(wèi)生搞好一點。還有,裝上個空調。建設局長粗聲大嗓地邊擦汗邊和老板說。小本生意啊,裝空調連電費都賺不回來,擴大規(guī)模,那我這收入都付房租得了。老板很老實,屬于那種“三鍋水也煮不爛”的主,聽局長那么說,他邊收拾桌面邊溫吞吞地說。就是,凈出瞎主意,李強笑了笑,看不慣就別來了。沒辦法啊,就好這一口,這湯鮮啊,吃飽了肚皮口里還要。李強理解地點點頭。要不是好這一口,李強也不會經常到這里吃面條,以至班子成員里有人在嘀咕他農民的地瓜屁還沒放干凈。
李強外出半個月后回來時再到小店吃面條嘴巴就有點合不上了:隔壁的房子租下來了,打通成了一間,桌子換新的,門換成推拉門,門楣上“內有空調,隨手關門”的紅字特別醒目。坐在干凈的店里,享受空調,吃著面條感覺確實不一樣。怎么樣?建設局長很得意,我就和他算了一筆賬:如今喜歡特色小吃的人多,環(huán)境好了,吃的人就多。再弄個鹵豬蹄、本地雞、鴨、鵝。這店又處在縣里某個景區(qū)的必經之道,那些外地來的游客怕挨宰和圖新鮮,不喜歡到酒家吃飯,肯定選擇這些有特色的小店,吃完再買些本地雞鴨鵝熟食帶回去,到時候還怕生意不火。就是啊就是啊,多虧局長點撥,我這豬腦袋才開竅。老板很感激。
李強就更經常地到小店吃樁臼面,建設局長在小吃店重新裝修后不久就經縣長提名扶正了,之前他其實只是主持工作的副局長。這天李強剛上班,看到信訪局門前正在吵鬧的是樁臼面店老板急得脖子粗了,臉也紅了,正和信訪局長吵架??吹娇h長,就嚷嚷:建設局長出車禍死了沒我的事,可他答應我的事情總要有人接著管下去,否則我虧大了。縣長問什么事情,建設局長出車禍都死了三個月了。他還有什么賬沒理清,總不至于吃碗面條也簽單吧。老板不管信訪局長的眼神暗示,說當時我擴大規(guī)模裝空調是建設局長為了您吃面條有個好環(huán)境,他每個月私下貼補我兩千元。如今他死了,沒有這兩千元,我所有的收入就夠房租、電費等費用,我一家子吃什么花什么,我當然要上訪,要政府給我個說法。
同好
李強喜歡上了游泳。李強頸椎有點毛病,人家說游泳是最好的物理治療。李強就去游泳,效果真還不錯,就喜歡上了。李強游泳不在游泳池游,李強總感覺游泳池池水的味道很曖昧。李強就到河里的天然游泳池去游。小河里的水到這拐了個彎,有了一段平緩的水面,水深到胸部,河底大多是沙石,沒有淤泥,水清、流動。李強去了一次,游得很愜意,也就基本上天天來了。傍晚的時候人多,何況李強傍晚的時間也不好安排,一縣之長,時間不屬于自己。李強就天天早上六點半到河里游泳,游30分鐘,出水后回到食堂吃早飯,然后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早上水清,游泳人少,或者說開始的時候只有李強一個人。后來多了一個,也基本上天天早上騎摩托車來游泳。開始各游各的,后來見面就點點頭,不知道哪天開始也就聊幾句,慢慢地多說兩句。聊天中,李強知道這個人是水利局的副局長劉泰。李強對這名字有印象了,是去年剛剛提拔的業(yè)務骨干?!拔翌i椎有毛病,醫(yī)生讓我游泳,說這是最好的物理療法?!眲⑻┯悬c小心地說?!拔乙彩前?”李強找到知音一樣?!搬槍︻i椎最好的泳姿是蛙泳,頭一浮一沉,很有效果?!眱蓚€人逐漸熟絡起來。
天慢慢熱起來,又慢慢涼了。游泳的人從越來越多過渡到越來越少,最后又剩下李強和劉泰兩個人。劉泰長得瘦巴巴,給人全身沒有幾兩肉的感覺。李強以為劉泰堅持不下去了,那水實在太冷,一下水,李強覺得那冷意唰的一下從前胸穿透到后背了,整個皮膚驟然收縮一樣。出乎李強意料,劉泰還是天天準時來。每次到了河邊,劉泰做俯臥撐、壓腿,甚至繞圈慢跑,準備動作的時間很長,到了河里沒游多久,就趕快爬上岸,急急擦身子穿衣服,還是凍得嘴唇發(fā)青,瑟瑟發(fā)抖,從摩托車摸出個酒瓶子,仰脖灌了幾口。
劉泰折騰了半天,還不走。等李強出水后,遞毛巾拿衣服,很是積極。還從摩托車的后箱摸出另一個酒瓶子,說:“縣長,來一口本地酒,暖暖身子?!崩顝娊舆^去,喝了一口,醇香的酒順喉而下,縣長說:“劉泰,你搞什么鬼。這是什么本地酒?怎么有茅臺的味道?!眲⑻┖俸僖恍?,說:“就是本地酒嘛,這么土的酒瓶子只能裝本地酒。”李強看了幾眼劉泰,不說話,又仰脖灌了兩口,把酒瓶子遞還劉泰,上了自己的車,開車走人。以后,李強就天天出水后喝幾口劉泰的“本地酒”。
春天過去,夏天來的時候,李強和劉泰還是天天一起游泳,不過劉泰那副局長的副字去掉了,也不再騎摩托車,自己開一部帕沙特。李強也不自己開車了,天天早上劉泰到他宿舍樓下去接。河道里沙石淤積多了,變淺。有回李強被河道里哪塊石頭磕了膝蓋,疼得坐在岸邊揉了半天,剛好當天李強要去省里參加為期半個月的短期培訓,走路的姿勢有點僵硬,李強就有點火。
李強去省里培訓,河道熱鬧了好幾天。幾部挖掘機轟鳴著忙碌,岸邊豎了深水區(qū)水深1.8米、淺水區(qū)水深1.5米、兒童區(qū)水深1.2米的標志和各區(qū)域水深經常發(fā)生變化,敬請留意等警示標語,和公路接壤路段和下水處鋪設水泥,下水處還建了幾間小房子,方便游泳的人換衣服。李強回來后,發(fā)現天然泳池的巨大變化,跟劉泰說你這樣折騰至少要花幾十萬,你哪來的錢,你可別亂來,挪用工程項目款項。劉泰笑笑,說:“關注民生可是我們的執(zhí)政要義之一,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們就應該盡力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請縣長入水鑒定驗收工程質量?!?/p>
李強一個漂亮的入水動作,在深水區(qū)里游了兩個來回,踩水對跟在身邊的劉泰說:“舒服?!眲⑻┮苑浅?yōu)雅的姿勢轉身,撥開水面一樣滑了出去。他們兩個還是一起去游泳,至于某天縣長李強收到有關水利局長劉泰挪用水利工程項目款去修建天然泳池的舉報信,他只是笑笑,然后在碎紙機里絞得粉碎。李強提都沒有跟劉泰提。
雅好
李強對書畫的興趣是在參觀一次書畫展之后,當天的書畫展還舉辦了一場書畫拍賣會,李強感受到現場的熱烈氣氛,回來就找來當地的書畫家虛心請教。
李強先學書法,自然有不少人喜歡當縣長的老師,不過都不敢自稱為師,美其名切磋技藝,把自己和縣長拉扯成師兄弟。龔偉是本地書畫屆的老大,在和李強來往幾次之后,為李強出主意,還是畫國畫好,揮灑自如,發(fā)揮空間大,李強就開始學國畫。李強喜歡上書畫之后,就有人來找李強,想要幅書畫作品收藏或者為辦公室、客廳增輝,其中各色人等復雜,從官員到老板都有,李強一概拒絕,說我那叫什么作品?純粹業(yè)余愛好涂鴉而已。有單位求李強題寫匾額,李強哈哈大笑,說我這水平還題詞,純粹貽笑大方,糟蹋了你們單位也糟蹋我自己,你們還是趁早另請高明吧。文聯主席勸李強把作品裝裱了拿去參展,李強更是拒絕:我可不想丟人現眼。許多人就盛贊李強,說他對書畫的愛好純粹是個人追求,既不附屬風雅,也不以此作為斂財手段。李強的口碑很好。
龔偉去李強的書畫室很勤,去了就自己看作品,經常用探討的口氣提些意見。李強聽了很高興,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有次看了李強一幅墨蘭圖之后,龔偉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副自己的作品,說恰巧自己前陣子也畫了一幅墨蘭,斗膽與縣長切磋切磋。兩張圖放在一起,專業(yè)和業(yè)余的水平一覽無余,但龔偉很細致地從用筆到構圖和李強交流了很久。李強很感慨,到底是行家啊!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一比,這一說,確實頓悟不少。龔偉就很客氣惶恐,說如果您覺得有點參考價值,不妨留在這里讓你有興致的時候看幾眼?李強考慮了一會,說要不就放這里,過后你才拿回去,我知道,藝術家可都是有敝帚自珍的情結,何況你的作品在書畫市場已經很叫價了。龔偉忙不迭地說縣長能夠喜歡是我的榮幸,這作品是自己會畫的,劃拉幾筆就有了。李強就揮揮手:肉麻的話就別說,留給世俗說去,別影響了這份高雅。再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別瞧不起自己。
龔偉又拿過幾幅自己的作品到李強那開展“藝術交流”,不知道外面是怎么知道了,本縣的書畫家大多先后拿著自己的作品到李強那交流或者請李強指教?;旧鲜且粋€口徑,說縣長比較忙,放這您有時間再看,我另找時間前來探討或者聽您的高見。時間不長,縣里冒尖的書畫家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幾幅作品留在李強那兒。龔偉也去,不過看沒有別人,龔偉就說你現在到了這層面,可不能老是看本縣書畫家的作品,不會進步不說,很多時候還會受限制受影響,要放寬眼界,您說的高度決定深度,剛好我的同道送我一幅陳老的墨蘭,陳老可是國內畫墨蘭的頂尖高手,我們來鑒評鑒評,汲取些藝術營養(yǎng)。龔偉很小心地把陳老的墨蘭在畫桌上展開,兩個人指指點點說了半天,李強長嘆:高手就是高手啊。看李強喜歡,龔偉就說那就放您這,您有空可以好好揣摩揣摩。李強說我可不能奪人所愛。龔偉說那就算我借你的,你以后再還我。李強就沒有再說什么。
龔偉去李強那更勤了,別的書畫家也常去,不過不再帶自己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外地書畫家的作品,說是讓李強開闊眼界,每個人都把拿這些作品說得很輕松,說同行互通有無,易如反掌。龔偉有天還扛著個樟木做的箱子,說裝書畫作品最好,防蟲防蛀。李強表揚說你的心還很細,龔偉笑嘻嘻地回答,領導的表揚一句頂一萬句。
龔偉和李強走動得很頻繁,有時候李強還偶爾玩失蹤,到外地看書畫展,參觀書畫拍賣會。人事變動的時候,龔偉從文化局文化館館長提拔為文化局副局長,主持工作。李強要求龔偉一年至少組織三次以上的比較高級別的書畫家到縣里采風,為本縣經濟發(fā)展提供文化支撐條件,經費由財政下撥。
責任編輯練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