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雅士與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詠茶詩和吟茶聯(lián)。北京有一家“聽雨軒”茶室,門前有一聯(lián):“七度盧仝碗,三篇陸羽經(jīng)?!边@是一副對仗工整、用典貼切的對聯(lián)。盧仝,唐代人,善評茶,因曾寫過一首與飲茶有關(guān)的“七碗詩”,人稱“盧仝七碗”。陸羽亦是唐代人,精通茶道,世人尊為“茶圣”,所著《茶經(jīng)》乃天下第一部論茶專著。北京另一家“萬和茶樓”,隔壁為一書屋,來此飲茶的多為讀書人。有人為茶樓題寫一聯(lián):“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睂懙米匀粸⒚?,妙語天成。
杭州“藕香居”茶室有一副集句聯(lián):“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此聯(lián)借用蘇東坡的詩句,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南京“雨花臺”茶社的茶聯(lián)也是借蘇東坡的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此詩名為《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其中的“小團月”是根據(jù)古代名茶“小龍團”幻化而來,“二泉”蘇東坡詩中本指無錫惠山的二泉,但“雨花臺”茶社掛出此聯(lián)則另有所指。原來,南京雨花臺東崗的永寧寺中也有一眼清泉,原名“雨花泉”。泉凡二孔,泉水清冽甘美,色味俱絕,被宋代陸游品為“江南第二泉”。此聯(lián)名茶名泉相得益彰,讓人在品茗過程中,聯(lián)想到明月照清泉的詩情畫意。
福建泉州有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聯(lián)十分別致:“小天地,大場合,讓我一席;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此聯(lián)平仄工整,對仗嚴(yán)謹(jǐn),談古論今,上下縱橫,別致有趣。
廣東珠海南山上茶亭里懸掛著一副茶聯(lián):“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無煩惱;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幾杯各西東?!鄙矫浪?,茶香溫馨,品茗悅心,各奔前程。該聯(lián)言簡意賅,含義雋永,吟之有趣,品之有味。
相傳,昔日成都附近有一個姓張的老板,開了一家茶館,兼營酒食。因鋪子簡陋,生意一直有些蕭條。后來交給兒子經(jīng)營,年輕人腦子活,請一秀才寫了副對聯(lián)掛在鋪子門口,生意很快就興隆起來。聯(lián)曰:“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斟一碗酒;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請喝一杯茶。”聯(lián)語生動貼切,雅俗共賞,很多人慕名前去觀聯(lián),也免不了進去“作樂”、“偷閑”一番。這家鋪子很快起死回生,生意一下子火起來。
最妙的當(dāng)數(shù)這副回文聯(lián):“趣言能適意,茶品可清心”,倒讀則為“意適能言趣,心清可品茶”。前后對照,意境不同,別有情趣,很受茶客歡迎。(責(zé)編關(guān)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