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處帕米高原和天山支脈的崇山峻嶺之中,山區(qū)面積占州總面積的70%以上,大多山區(qū)高度在海拔3000米左右,屬高寒地區(qū)。境內(nèi)有“冰山之父”慕士塔克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雄偉壯觀,常年銀妝素裹,夏季冰雪消融,匯集成條條河流,滋養(yǎng)著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境內(nèi)有克孜勒蘇河、蓋孜河等,還形成了著名的布倫庫爾湖、蘇巴什喀拉庫勒等高山湖泊。在山澗河流、湖泊地區(qū)形成了許多天然牧場,有著名的阿克陶克孜爾草原、帕米爾布倫口草原、阿克奇的哈拉奇草原、烏恰的烏魯克恰提草原、昭蘇的夏特草原等。一望無垠的草原風(fēng)光在高聳云天的雪山映襯下,更顯雄姿多彩、風(fēng)光壯麗。這里主要放牧有馬、羊、牛、耗牛、駝等,馬兒奔馳,牛羊成群,牧歌悠揚……這就是牧人美麗的家。
目前,生活在我國的柯爾克孜族有17萬人,克州有13萬,另在和田、喀什、伊犁以及黑龍江的富??h均有散居。
柯爾克孜源于“40個姑娘”等傳說?!翱聽柨恕币鉃樗氖?,“克孜”意為姑娘,柯爾克孜有40個姑娘的含義。柯爾克孜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他們最早生活在葉尼塞河流域和阿爾泰山,歷經(jīng)磨難,逐漸遷徙到天山和帕米爾地區(qū)。在《漢書》中,作“隔昆”,即柯爾克孜族的先民。應(yīng)該說,柯爾克孜族的歷史是一部沉重的遷徙史,且歷經(jīng)艱辛、苦不堪言。直到1954年7月成立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他們才成為祖國大家庭的一員,過上了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