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老家在晉東南的一個小村莊,端午節(jié)放假回家,在村委會與村會計不期而遇。他剛從山上栽樹回來,滿面灰塵,一身疲憊,將屁股往一個石墩上一蹲,從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支“紅旗渠”便吧嗒吧嗒地抽了起來。“過端午節(jié)還放假?我們就怕過節(jié)。”會計說一過節(jié)就發(fā)愁送禮。
會計是從小隊隊長干起的,熬了10多個年頭才當上會計,對村里的大情小事了若指掌。村里沒有企業(yè),農(nóng)業(yè)稅費取消后,村委會每年的經(jīng)費來源主要靠轉(zhuǎn)移支付,“一年大概有4萬多塊錢,除掉村干部的工資、材料印刷費、報刊費,剩不了多少”。
“每年的材料印刷費不少呢!”會計說,要是個人復印一頁東西也就兩毛錢,但是村委會到鎮(zhèn)里辦事,鎮(zhèn)里領導會指定到大門口的一個復印店,一張就成了5毛錢?!安蝗ゲ恍?,鎮(zhèn)里讓復印的原件已經(jīng)提前放到了那里,到別的地方?jīng)]用。”
“上邊不讓搞報刊攤派發(fā)行,可是,我們村每年要花3000多塊錢的報刊費,《XX法制報》《XX青年報》《XX婦女報》……還有市報、縣報,這些錢都是鎮(zhèn)里直接從轉(zhuǎn)移支付款中扣除的,有的我們連報紙都看不到,訂這些有個球用?!睍嬚f到村里就是一筆糊涂賬。
會計說:“最頭疼的是過年過節(jié)”,因為每到這個時候,都得到縣里的領導家送禮?!皬R太多了,村里也沒什么錢,一百二百拿出去也不起眼,一般都是給每家送點米和面,有時候送兩條煙,八月十五送月餅、蘋果、梨”。最發(fā)愁的是送年貨,“得專門買好點的牛、羊肉,能買到野兔、野雞等野味最好”,即便對這些東西,“大領導”也不一定稀罕,他說,有一次到縣財政局一位領導家送野味,領導讓他把東西搬到一個倉庫里,“里邊的野味堆得滿滿的,有的已經(jīng)爛了,人家讓我從里邊拎出兩條兔子直接扔給了院子里的一條大狼狗”,“看了很心酸吶,都是好東西,我們過年都舍不得吃一口呢”。
10多年里,會計已經(jīng)記不清給多少領導送過東西?!敖?jīng)常是我們拿著東西去給人家送,人家還不愛搭理,門都叫不開。人家從樓上的窗戶就能看到外邊,就是不給開門,我們只能站在門口等著。有時候給人家打好幾個電話,人家才接起來,完了還得等很長時間才給開門。我們把東西放下就走,人家一般也不讓我們進屋,估計是怕我們給人家弄臟地板吧。”會計說每次送完東西心里都很難受。
送了不一定行,不送是肯定不行。每年的植樹造林費、轉(zhuǎn)移支付款、農(nóng)業(yè)補貼等,都得靠爭取,能多爭取一分是一分?!版?zhèn)里有些領導辦不了什么事,我們也不想送,人家就張口要,要不給人家,不知道什么時候人家就給你穿小鞋”。“有時候到縣里辦事,領導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根本沒時間搭理你,看到人家接完電話往廁所走了,我們趕快跟過去,把紅包塞到人家的口袋里,人家回頭才能抽出時間接見你”。
除了送禮,請吃也讓會計感到頭疼。“有一次,XX副鎮(zhèn)長到我家吃飯,我們平時也就吃些土豆、咸菜,那天還專門給人家買了兩張涼皮,我老婆不會做菜,拌涼皮時放的醬油多了,人家說你家的醬油是不是不花錢啊,完了問我有沒有黃瓜,說是涼皮里拌點黃瓜比較好吃。我心想,我們平時連這都舍不得吃呢,真是難伺候”。還有一次到縣里一位領導家辦事,領導一看他們到了,很高興,拿起電話來就給別人打:“XX村的來了,中午到XX酒店一起吃飯吧!”那天中午他們埋完單連回家的路費都不夠了。
對于伺候這些領導,會計表面不好反對,只得在暗地里想些小對策?!耙淮捂?zhèn)里XX領導路過村委會,非要讓我給沏一壺茶喝,我就把盒子里放了不知道多久的陳茶給他泡了一壺,茶杯也沒洗就給他倒了一杯,他端起來喝了一口,皺著眉頭問我有沒有好點的茶,我說我們平時就這么喝,完了他問我杯子洗過沒有,我說昨天有人用過的,今天就沒洗?!苯Y(jié)果,這位領導坐了一會兒,也沒再喝茶就走了?!熬褪遣荒芩藕蛩麄兪娣?,那樣他們就會經(jīng)常來。”會計說完憨厚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