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滲透了心靈,于是,我們學(xué)會了長大。
不經(jīng)意間回首,來時的路上只留下了一串腳印,或深或淺,或直或彎。成長的路上,留下了這串腳印;而在你我的心路上,也有一串或許觸摸不到痕跡的腳印。一路走來,這些腳印已被時光磨滅,最終消失了,但那滲透心靈的痛苦卻不曾消失。
有人說,蛹很喜歡作繭自縛,明知道化蝶要經(jīng)歷痛苦,為何不給自己留一道出口呢?是啊,破繭成蝶的痛苦如烈火燒身,但沒有那份刻骨銘心的痛楚滲透心靈,翅膀又如何能堅硬?心靈又怎么能堅強?飛翔的夢想又怎能實現(xiàn)?破繭成蝶的美麗是用這份痛楚編織而成的。
其實,世間蕓蕓眾生都只是凡人一個,但不同的是,有人經(jīng)受住了那份滲透心靈的痛,有人因痛而放棄了對生命的追求和熱情。于是,有人偉大,有人平庸。平庸與偉大的距離也許只是一粒沙子的大小吧。就如藏有沙子的蚌,經(jīng)受住了錐心的痛楚,終于孕育出一顆稀世明珠。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如此。生活,就是讓烈火焚燒心靈,讓苦痛錘打心靈,讓疼痛滲透心靈。
當(dāng)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湎銡?,不是風(fēng)不懂得挽留那抹香氣,也不是雨不知道憐惜那瓣花。只是花瓣在疼痛到來之前就已放棄一切,包括那份鮮艷、那抹香氣,甚至生命。沒有經(jīng)歷疼痛的花瓣,將何處安身?或許只能隨風(fēng)而去吧。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苦難和痛苦,有人勇敢面對,有人狼狽逃避。其實我們都明白,我們逃避的終究只是自己。就像孫悟空終究逃不過如來佛的掌心,我們也終究會無處可逃。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選擇面對,選擇接受?其實,生活賜予我們的,不只有痛,還有快樂,還有歡喜,還有許多許多幸福和絢麗。當(dāng)疼痛滲透了心靈,一切都會明了。幸福的權(quán)利在我們自己手上,而我們能否把握得住呢?
一片花瓣,滲透了苦痛,梅花招來了燕語和鶯啼。
一顆沙礫,滲透了苦痛,蚌孕育了圓潤與晶瑩的珍珠。
當(dāng)苦痛滲透了心靈,那心便不再彷徨,未來的路便不再迷茫。
點評
本文作者緊扣“滲透了苦痛,學(xué)會了長大”的觀點,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命的熱愛之情,體現(xiàn)了積極樂觀豁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全文靈活地運用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證有力。全文飽含哲理:風(fēng)雨過后是彩虹,苦痛過后是甜蜜。
【作者系江西省南康中學(xué)高三(3)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李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