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相”,可能有72種,但“本性”肯定只會有一種。對我而言,那就是用出世的心態(tài)做入世的事,用入世的心情追求出世的事。終有一天,我會回歸清寂的書齋,像我的師長們一樣,按一個很傳統的師門路數做一個“學者”該做的事。我,一直準備著。
——錢文忠
這個人研佛法、具佛心,職業(yè)卻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三尺講臺讓他很受用,與學生的交流讓他很愉悅。但與別人不同的是,他還有可讓他一生安心治學的財富,帶著專職司機去上課,渾身上下都是各種奢侈品牌。更多時候,他是曝光率極高的“學術明星”,出書、上《百家講壇》、講《三字經》、釋《弟子規(guī)》……他的書十分暢銷,喜歡他的人尊其為“大師”,厭惡他的人稱其書為“隨地吐痰”,過于低幼。
按佛學的說法,一個人有72相,但他卻說,他卻只有一個本性,那就是:青燈古佛,寂寞學問。在他的人生終極點中,他一直留著這樣一個自己:深藏書齋,研讀古籍,手抄心經,按照很傳統的師門路數做著寂寞的學問。
他就是“學者玩家”錢文忠。
一個備受寵愛的天之驕子
1966年,錢文忠出生在江蘇無錫錢氏家族?!盁o錫錢氏”曾走出過錢穆、錢鐘書、錢三強、錢偉長等眾多人物,是有名的名門望族。錢文忠的父親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其后從事對外貿易,是當時很少見的能經常出國的人之一。受家族傳統及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錢文忠自小就接觸了不少國內外的古籍畫冊。10歲那年,因為鸚鵡學舌地向父親賣弄了一句洋涇浜英語口號,錢文忠被父親責罵一通,怏怏地躲進一間昏暗的小房子里。也就是這么一躲,錢文忠找到了一本殘破的線裝書——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無人理睬、百無聊賴之下,10歲的錢文忠拿起書來就看。豎行、繁體,有太多不認識的字,讀不出來也點不斷句,困難不少,但這反而增加了錢文忠探險般的樂趣,他從下午一直讀到黃昏日落,這才戀戀不舍地放下。
從此,倔強的錢文忠和這本破舊的線裝書較上了勁,每天做完作業(yè)就一個字一個字往下看,一直看到父母下班回家,看到要上床睡覺。說也奇怪,翻來倒去看了一遍又一遍后,錢文忠無師自通,完成了他“獨特的啟蒙”。隨后,以前長期被他視若無睹的家藏線裝書,成了他打發(fā)閑暇的最愛,而他對國學的熱愛,也在這種打發(fā)中一日勝過一日。
真正的轉機是在7年后。那年,錢文忠上高二。在一次歷史課上,歷史老師郝陵生眉飛色舞地講起了季羨林先生關于梵文的成就,說到精彩處,更是感嘆連連。臺下的錢文忠聽了,分外感動,當即請教:“我可以和季老寫信嗎?又怎么和他聯系?”“當然可以,季老可是個愛才、平和的大家。你直接寫‘北京大學季羨林收’,應該就可以了?!焙吕蠋煷蠹庸膭?,錢文忠的心動了。
就這樣,在郝老師的鼓勵下,錢文忠開始寫信給季羨林先生,并得到了季羨林先生的鼓勵和贊許。1年后,只開過一次梵文班的季羨林先生受錢文忠好學精神的感動,再次開班授課。于是,以高分考入北大的錢文忠,終于成為季羨林先生的弟子。隨后,他被推舉赴德留學,拜諸多東方語言學家為師,并提前拿下博士學位。
錢文忠也曾遭難。當年,從德國讀完碩士課程后的錢文忠不得不離開北大,返回上海成了“待業(yè)青年”。這一“待業(yè)”就是6年。6年里錢文忠無學可上,也無課可授,只得投身經商大潮,成了一名商人。然而,在生意場上,錢文忠卻是一帆風順。他先是借用家族企業(yè)掘出第一桶金,接著,又用這筆錢投資其他企業(yè),當起了吃紅利的股東。錢文忠成了“中國富翁中最有學問的人、中國學者中最有錢的人”。
可是,在他心里,一直割舍不下那份對梵文的熱愛。每天迎來送往結束后,錢文忠都會坐在書房,安靜地讀上4個小時的文史著作,6年里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正當他為自己不能繼續(xù)鐘愛的東西而抑郁時,好運再次撲面而來:季羨林先生托其學生,時任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文藝理論家王元化先生找到錢文忠,幫他一把。不久,錢文忠進入復旦大學歷史系,成了一名授業(yè)解惑的老師。
人生處處皆機遇,這讓很多人都認為,錢文忠的人生,皆得益于他的聰明及在語言上的天分??烧嬲煜に娜?,卻極力為他辯白。2007年,錢文忠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講“玄奘”紅透半邊天后,這種說法甚囂塵上。面對這些言論,一位當年與他書信往來的《讀書》編輯站出來,極力反駁:“錢文忠學語言決不止于聰明、天分以及背單字、背書,他還勤于抄書。那年,他給我投了篇文章,那紙8行箋上的清麗楷書,一見便永遠刻在我的大腦。這樣的抄書習慣,他從10多歲便有了?!?/p>
“其實我不聰明,但我自認很勤奮。2008年我出了5本書,寫了69篇文章,每天忙得雞飛狗跳,但每天閱讀不少于4小時。以前有媒體報道我是凌晨3時前不睡,早上7時后不睡,前者有些夸張,但后者絕對沒錯?!边@是在“天分說” “機遇說”面前,錢文忠唯一為自己做的辯解。
一個渾身名牌的時尚玩家
與人們印象中樸素的文人形象不同,錢文忠的形象是:血色琥珀手珠、蒂凡尼銀手鏈、限量版歐米茄玫瑰金表、卡地亞戒指……請他簽名,他打開皮包,用于簽名的萬寶龍筆就有五六支……他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專門訂做,衣服的袖邊上,都用金絲線鑲著“錢文忠”3個字……出現在眾人面前的錢文忠,隨時隨地從頭到腳裹挾著時尚與貴氣,絲毫看不出印象中學者的樸素與“窮酸樣”。
2007年6月,錢文忠第一次以這身打扮出現在公眾面前,當他精彩講述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時,媒體和大眾的眼睛也不約而同地盯上了他的裝扮。很快,“就連去復旦上課,也有專門的司機接送”的奢侈生活在太陽底下曝光,各種質疑也蜂擁而至。錢文忠絲毫不以為意,反而理直氣壯:“我對于‘好東西’的喜歡,是受到家族一些老人的舊式做派影響。對我來說,買幾十萬元的表、幾萬元的筆和買幾百元一本的書沒有區(qū)別。我只不過都需要,也都喜歡,恰巧,我也都負擔得起。更何況,過去的讀書人其實對于生活是很講究的,收入也很高,‘作家中最沒錢’的趙樹理,也能花5000塊大洋在王府井買上一個四合院。而教授的收入更高,魯迅當年一個月有1000多塊大洋,胡適也有400多塊?!?/p>
除了喜歡名牌和時尚,錢文忠還愛玩文物,還玩出了看家本領。他能用一根筷子,敲出瓷器年代和真假。一次,錢文忠參加一個聚會,一個從事玉器生意已經20年的商人引發(fā)了錢文忠談玉器的興致,古往今來、中國外國、玉的歷史、目前的行情……錢文忠信手拈來,滔滔不絕,玉器商人聽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第二天,那人登門拿了幾塊價值上百萬元的玉請錢文忠鑒定……“學有余力,則以學‘玩’,我能學有余力,又愛好這些,為何不玩玩呢?”對于收藏古玩、名表、雪茄、藏書、奢侈品,錢文忠都深感興趣。
當然,支撐錢文忠的這種“奢侈”生活的當然并非教授的那份菲薄收入,進入復旦前的下海經歷讓他在經商賺錢方面得心應手,他是北大青鳥的獨立董事,還料理著幾個公司,所賺的錢足以供養(yǎng)他“玩”學術、玩品位。他的一位好友就曾調侃他:“你如果電話打到市中心‘錢公館’,他可能剛回到浦東的‘行宮’。再說,手頭總有幾個公司要他理,有幾個拍賣行要光顧,還得在復旦上幾門課,在北京主持幾個研究所?!?/p>
錢文忠從不否認自己對于“好東西”的熱愛及對錢的追求。但是,他幾乎不管他的企業(yè),日常事務皆交給專業(yè)人士打理。因為長期不露面,公司的很多人不認識他,甚至有的員工都不知道他是誰。一次,錢文忠心血來潮,要去自己的公司轉轉,結果剛走進大門,保安就將他轟了出來。他再三解釋,表明自己是公司的“董事”,可是,年輕的保安看看他,然后用力地揮揮拳頭:“你要是再不走,我可就要將你打出去了!”
在有了足夠的錢后,錢文忠對生意沒有了興趣。所以,他基本上過著傳統讀書人的生活。除了玩玩奢侈品,玩玩文物,更多的時候,他依然在印度古代佛教語言和西域古代語言研究這個極其冷僻的領域里堅持著?!拔以敢庥米笫謷甑腻X養(yǎng)護我右手的學術,而我的左手不會對我的右手提出任何回報的要求,我很滿足于這種生活?!?/p>
“一直到今天,無論是學術、古玩還是藏書等等,我都愛玩,也能玩得轉。我確實喜歡‘寓于樂’,我認為這是一種不錯的態(tài)度,也很符合‘游于藝’和‘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古訓,不是嗎?我想,人活在世上是非常短暫的,不能什么都要。沒有‘舍得’的心態(tài),會很累的?!币徽f到“玩”,錢文忠的眉眼中難免地流露出自豪來。
一個被卷入口水戰(zhàn)中的著名教授
如果說2007年7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講述“玄奘”給錢文忠?guī)砹嗣麣?,那么?009年春節(jié)的《三字經》節(jié)目則給他帶來了更多的爭議與質疑。這年的大年初二,錢文忠再次出現在《百家講壇》上,開講中國傳統的幼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節(jié)目播出后,一方面收視率大漲,另一方面,反對聲也像潮水般涌來:“《三字經》早已被列為啟蒙讀物,你這樣一位著名教授,對著一群成年人講這樣一本蒙學之作,不僅貶低了觀眾的智商,也降低了你教授的身份?!泵鎸@樣的質疑,錢文忠不僅沒有退縮,反而不留情面地辯駁:“《三字經》是啟蒙書,但我們不熟悉,我做過調查,80%的中國人只知道開篇兩句‘人之初,性本善’,而40%的人能背出四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再說到其他,就不甚了了了。就是我自己,在講《三字經》前也曾經以為很容易,講的當中也讓我學到很多。就是因為很多傳統文化離我們遙遠了,弘揚文化就更要以踏實的心態(tài),從基礎做起,我不怕別人說我在降低身份。”
2個月后,錢文忠堅持將《三字經》講述完了,隨后他又接下了給中央電視臺錄制講授《弟子規(guī)》的任務。為了錄好這20講,錢文忠推掉了不少講座,甚至還包括一位好友的授課邀請。被拒絕后,這位朋友有點抱怨。錢文忠接連道歉,解釋說:“我現在要講《弟子規(guī)》,實在走不開啊。它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樣都是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如果能把它們都講完,我會很安心,覺得做了件扎扎實實的事情?!?/p>
2010年暑假,錢文忠?guī)е摹兜茏右?guī)》第三次登上了《百家講壇》的舞臺。隨后,他同步推出了《錢文忠解讀〈弟子規(guī)〉》《傳統的再生:錢文忠演講集》《顫栗的道德底線》和《風化的傳統基石》4本書。錢文忠為了推廣傳統文化,下足了猛勁。
然而,新一輪的批判接踵而來。這幾本書的出版,又將這位名教授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先是兩本語錄遭到批評,并被網友逐條點評,接著又因大力踐行《弟子規(guī)》教育被懷疑是商業(yè)炒作,還有不少學者拋出一系列尖銳問題:“《弟子規(guī)》能解決當代中國的問題嗎?” “《弟子規(guī)》與公民社會精神相?!薄啊兜茏右?guī)》扼殺現代兒童及企業(yè)員工原創(chuàng)力”……一時間,由一本蒙學教材引起的國學爭論不斷蔓延。
可是,任外界口水漫天,在《錢文忠解讀〈弟子規(guī)〉》出版以后,錢文忠在全國許多地方展開了一系列巡回推廣活動,幾乎是不知疲倦地從一個城市趕到另一個城市,在礦區(qū)、監(jiān)獄、油田和邊遠地區(qū)穿行,不遺余力地深入基層,做《弟子規(guī)》的普及推廣工作。對于這樣“頂風而上”,朋友們表示不解,可錢文忠卻一個字的回答也沒有。
9月,主持人楊瀾采訪他時,錢文忠才誠懇地說出了想法:“一個教授培養(yǎng)出2個碩士生、2個博士生,他的貢獻是大的。一個教授的文化普及工作提高了數百萬人的文化素養(yǎng),這個貢獻同樣值得尊重。所以,有再多質疑,我也不會動搖?!币苍S在未來這個“學者玩家”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編輯/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