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前不久,我從報紙廣告上獲悉,某商場為慶祝開業(yè)5周年舉行讓利酬賓活動。廣告上標明了參與活動的產品名稱和價格(包括原價和優(yōu)惠價)。其中,某品牌型號的冰箱原價格6000元,現(xiàn)價5000元,因此我立即購置了一臺冰箱。事后,我從同事處得知,春節(jié)前剛買的同品牌型號的冰箱價格也為5000元,且購買地點也是在該商場。我覺得受騙了,想起訴要求商家賠償,不知道可不可以?
安徽 蔣容思
蔣容思讀者:
你好!“原價”在目前我國市場價格領域是有其特定的含義,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原價就是降價行為前的實際銷售價。因此,你所購買的這臺冰箱原價應為5000元。某商場為了吸引消費者,將這臺冰箱的原價標為6000元,使消費者對這臺冰箱的實際價格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其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構成價格欺詐。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蔽覈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睆哪惴从车那闆r看,某商場以存在價格欺詐的廣告進行宣傳,使你基于對其特殊的信賴而訂立了購買冰箱的合同,商場在締約過程中故意違反了先前的合同義務,故你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合同,并要求商場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的規(guī)定,雙倍賠償你的損失。
陶家平(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qū)人民法院法官)
欄目管理、編輯/李建華
E-mail: weixiao731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