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秒,呼吸養(yǎng)生的最佳節(jié)奏
傳統(tǒng)養(yǎng)生強調生命活動要張弛有度,最重要的就是慢呼吸養(yǎng)生?!饵S帝內經》指出,人體應根據“五十營”調節(jié)呼吸節(jié)奏,即經脈之氣在人體內一晝一夜循行全身五十周,經過換算相當于一呼一吸6.4秒,這是古人呼吸養(yǎng)生的最佳節(jié)奏。研究表明,現代人呼吸速度比古人快了1倍,每次只用3.33秒。
慢呼吸養(yǎng)生,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開始呼吸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加以練習,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自然,還可以增強呼吸功能,促進肺循環(huán)。同時,還能加強腹內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血液循環(huán),促進胃腸蠕動。但要注意用鼻呼吸,不要用嘴呼吸。
(摘自《新民晚報》文/楊力)
健腦三“趣”
“生命在于運動”是眾所周知的名言。近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稱:“生命在于腦運動?!比梭w衰老,實質上是大腦老化的表現,所以,保健,首先應健腦。
我健腦靠三“趣”。
一趣,猜謎語我喜歡猜創(chuàng)聯(lián)謎(謎面必須用楹聯(lián)的形式來表達),如:“新月一鉤云腳下,殘花兩片馬蹄前”(猜字一:熊)。我先是猜謎,后來學著編謎。如:家里吃火鍋了,就把“火鍋”編為:“頭裊輕煙懷抱火,胸藏美味腹盈香”;聽到“雙響”爆炸聲,就編為:“掛紅穿綠氣盛,上些火,高喊‘痛’;身圓體胖心高,吐口煙,笑登天”; 讀到“淵”字,就編為:“壩側潺潺渠漾爽,川中處處谷飄香”……
二趣,撰對聯(lián)我從欣賞嵌名聯(lián)到自編嵌名聯(lián)。如:恭賀劉倩華、段言的新婚聯(lián):“婷婷倩影,灼灼華歲,嫻法惠民樂;段段心香,句句忠言,篤文歌世昌。”又如:有報道說,乒乓王后王楠已獲20塊金牌:我編聯(lián)以賀:“碧血汗凝廿塊金,王佼,謙踏地;赤忱誠淬一身鐵,楠茂,笑摩天?!?/p>
三趣,寫日記我有寫日記的習慣,更愛用小令寫日記。如:“迎旭日,面花壇,邊聽半導邊揮拳。晨風撩發(fā)悄揩汗,清香縷縷偷怡安。”
只要得閑,我思緒的駿馬就不由自主地在這三種情趣里馳騁。無論見到什么事物,總好琢磨琢磨它能不能編成聯(lián)謎,讓腦子不停地運轉。勤用腦,多用腦,使我的腦子越來越靈活,增強了記憶力,反應能力也比以前強了許多。
(摘自《中國老年報》文/花樹范)
別讓諸葛亮的悲劇重演
諸葛亮早年在隆中躬耕隴畝,身體健康情況頗佳。自走出茅廬為劉備打江山后,繁忙而緊張的戰(zhàn)爭生活,使他常“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甚至“并日而食”,在這種情況下焉能不病?終于“三顧茅廬天下計”的諸葛亮因操勞過度而“出師未捷身先死”,享年僅50多歲。
他死于何因,已無從考證。但不管怎樣,不注意勞逸結合,飽一餐饑一餐,再好的身體也是吃不消的。不注意鍛煉身體,不進行自我保健的人,就不能做到無病防病,有病早治,待到疾病發(fā)展到嚴重時,治起來就困難了。一旦病入膏肓,再好的醫(yī)療條件也是無濟于事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謹向現代眾多廢寢忘食的英才們獻上以下計策:
(1)撥準生物鐘。中年人更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睡眠、工作、學習、活動、娛樂、進餐,以免造成人體生物鐘的混亂、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
(2)合理營養(yǎng)。每天應吃一定數量的能提供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如雞蛋、魚類、瘦肉等,在此基礎上再補足碳水化合物。防止中年“發(fā)?!?發(fā)胖),可常食冬瓜、黃瓜。但中年人不要過分節(jié)食,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
(3)經常鍛煉。其一是加強精神情操的陶冶,遇事要開朗、沉著。其二是體質鍛煉,開展適合中年人的體育活動,例如體操、太極拳、長跑、散步等,以增強體質。
(4)定期健康體檢。對于中年人,除需要有計劃的定期自我檢查外,還需要定期健康體檢,二者結合起來,效果更好,以求做到有病早治和無病防病的目的。
(5)多學點醫(yī)學常識。襲擊中年人健康的疾病大多是身心疾病和伴衰老而來的病,實際上這些疾病在早期就有蛛絲馬跡,如果患者能多學點醫(yī)學常識,及時發(fā)現、及時就醫(yī),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往往可以控制疾病發(fā)展乃至恢復健康。
(摘自《新民晚報》文/金慰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