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淤、止血定痛,是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也可作為預防心血腦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等)的保健藥品。三七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等地,其中,云南文山、廣西靖西產(chǎn)的三七量大質(zhì)好,為道地藥材。
目前市場上仿冒三七的花樣繁多,在介紹偽品之前,我們先看看正規(guī)三七的特征。
正品三七,一般是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厘米,直徑1~4厘米。表面呈灰黃色或者灰褐色,所以常分別被稱為“鐵皮”和“銅皮”。三七上面有斷斷續(xù)續(xù)的縱向皺紋,通體周圍有瘤子一樣的突起,這些瘤子叫“獅子頭”。如果拿刀切開的話,會看到里面呈灰綠色、黃綠色或者灰白色(與貯藏時間有關),中心有菊花形的紋路。嘗一嘗,味道先苦后甜,這也是鑒別真?zhèn)蔚囊粋€關鍵點。從外形看,三七一般以粗壯、個大而圓、沉重、質(zhì)堅、表面光滑、斷面色灰綠或黃綠、味苦回甜濃厚的為佳。斷面顏色淺、味淡者質(zhì)量為次。
三七辨識口訣:三七銅皮鐵骨身,皮色灰褐疙瘩形,切面木部紋理顯,氣微味苦又微甘。
目前市場上的假冒三七,主要有菊三七、藤三七和加工的莪術。
菊三七又叫“土三七”,表面是灰棕色或者淡黃色,新鮮的一般呈現(xiàn)紫紅色,全身也有瘤子和斷續(xù)狀溝紋,與三七類似,但是如果將它切開,會發(fā)現(xiàn)斷面是灰黃色或者白色,沒有綠色,嘗起來味道是先甜后苦。
藤三七一般是經(jīng)過蒸煮后冒充三七出售,其形狀類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的塊狀。斷面粉性,味微甜,嚼之有黏性。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的偽品以加工的莪術最為常見。它的形狀與三七類似,表面一般是灰綠色或者黃棕色,斷面也呈棕褐色或黃綠色。但它并沒有“獅子頭”(瘤狀突起),有的話也是人造的,如果帶放大鏡的話在瘤狀處可能看到有刀刮的痕跡。
另外要注意,市場上的三七粉多用三七的廢棄物加工,有的甚至攙雜其他雜質(zhì),苦味很淡,顏色由黃到灰;真正的三七粉顏色黃綠,口感苦而回甜。
編輯/張宇 zhangyu@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