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讀書》十月號劉弘逵先生《世間已無劉鐵云》文中,有兩處提到了劉鶚匯編的“抱殘守缺齋所藏三代文字”系列。劉弘逵說:“他以鐵云這個字印行了自己收藏的精品:《鐵云藏龜》、《鐵云藏陶》、《鐵云藏印》和《鐵云藏貨》。”(89頁)“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云藏龜》、《鐵云藏貨》、《鐵云藏印》和《鐵云藏陶》,更是其拓印、系統(tǒng)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92頁)劉弘逵的論述,顯然是指劉鶚自己印行了這四種“抱殘守缺齋所藏三代文字”。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作為“抱殘守缺齋所藏三代文字之一”的《鐵云藏龜》和“之二”的《鐵云藏陶》兩種,劉鶚先后于一九○三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四(清光緒三十年)將其石印出版。而《鐵云藏印》和《鐵云藏貨》兩種,在劉鶚生前并未印行。
“抱殘守缺齋所藏三代文字之三”《鐵云藏貨》是劉鶚所輯藏泉手稿。稿本曾藏于上海郭若愚教授處。郭若愚在《中國錢幣》一九八四年第三期發(fā)表《介紹劉鶚的未刊稿〈鐵云藏貨〉》一文,文中說道:“《鐵云藏貨》,共計116頁,版框高十九厘米,寬二十六厘米;版心上端有‘鐵云藏貨’楷書四字,版心下端有‘抱殘守缺齋所藏三代文字之三’兩行十三字,版框文字都是黑墨石印,其形式一如《藏龜》、《藏陶》?!薄惰F云藏貨》于一九八六年六月首次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印數(shù)為三千三百冊。
《鐵云藏印》是用所收原印直接鈐印于箋紙上,匯訂成冊,數(shù)量極少。徐敦德先生曾選編了一部分,以《鐵云藏印選》為名,于一九九○年八月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印數(shù)僅為兩千冊,今天很少見到了。而鈐印本的《鐵云藏印》,近年曾在中國嘉德、上海大眾等拍賣會上出現(xiàn)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