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清晨,天微亮時,曾任臺灣苗栗“縣長”和“立法委員”的何智輝,在睡夢中聽到樓下所養(yǎng)十只臺灣土狗的吠聲。他一個起身,穿著短褲,從三樓鐵皮屋翻窗,循逃生門至隔壁巷弄。鄰里監(jiān)視器中,他一路奔跑,匆促間,連手機都忘帶了。
前國民黨籍的何智輝是南臺灣“老黃派”掌門人,縱橫臺灣政壇24年,曾任一屆苗栗“縣長”、五屆“立委”,是臺灣地方派系的典型政治代表。
何智輝起落
不同于歐美國家以政黨理念為區(qū)分的地方派系運作模式,臺灣各縣市地方派系雖表面上依附于政黨,但實際上都由個人或家族勢力主導,并與商業(yè)利益結(jié)合,把持各地的水利會、農(nóng)會或信用合作社,甚至黑道、包娼、包賭等,選舉時則是政黨賄買選票的最大中介。
以苗栗為主的臺灣南部山線“黃派”及“劉派”,始祖是同期留日的律師黃運金和劉闊才,這兩位傳統(tǒng)士紳,利用國民黨遷臺后的地方自治選舉渠道,參政并培養(yǎng)后進,形成“劉”“黃”兩大派系。從1951年第一屆臺灣縣市長選舉開始,兩派不斷地輪流執(zhí)政。
何智輝成為“老黃派”掌門人,源于1993年縣長選舉一戰(zhàn)。當時,處于“黃派”外圍的他,雖未獲政黨提名,但憑借五屆“立委”的基層實力,一舉擊敗同為“黃派”的國民黨提名者,晉升為該派的實際領導者。
在何智輝操盤下,17年來,從“鄉(xiāng)里長”“鎮(zhèn)長”“議員”“議長”“縣長”到“立委”選舉,“黃派”無役不興。在地方政壇人士眼中,融合“聰敏、霸氣、細膩”的何智輝,黨羽豐厚,遲早會問鼎中央大位。
但七年前臺灣檢調(diào)單位查出,何智輝在擔任苗栗縣長期間,推動新竹科學園征收苗栗銅鑼一筆總價超過臺幣28億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的土地,并在此過程中向“國科會”和“竹科”管理局施壓,要求其發(fā)放3.2億元給特定農(nóng)林公司,再從中抽取1億元傭金。
這樁“銅鑼案”為何智輝的政治生涯驟然畫下休止符。2004年臺灣法院一審認定,何利用選民給他的權(quán)力,趁勢勒索他人財物,重判19年。何被開除國民黨黨籍,隨即在2007年競選連任“立委”失利,妻女避走國外。不過,何雖表面上淡出苗栗政壇,但其培植的“何系人馬”仍兵強馬壯。
這樁迫使何退居幕后的官司,纏訟7年后,在今年5月,臺灣“高等法院”法官認為,何雖以“立委”身份向他人施壓,但是沒有索取額外不當利益,查無“對價關(guān)系”,遂改判無罪。
何智輝在支持者簇擁下,在5月12日召開記者會,高調(diào)慶?!俺猎钡醚⑼嘎秾⒅匦聟⒓用髂昴甑椎摹傲⑽边x舉,并再戰(zhàn)下屆苗栗“縣長”。
然而,這一無罪判決不僅未成為何智輝東山再起的階梯,反而掀起臺灣史上最大的司法官員集體貪污舞弊案。
最晦暗一頁
臺灣特偵組歷經(jīng)三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法官、檢察官受賄,替何智輝脫罪護航,因而從7月13日清晨起,在涉嫌受賄的四名法官“高院”辦公室、板橋“地檢署”檢察官辦公室等34處據(jù)點,同步發(fā)起搜索、訊問行動。緊接著,連續(xù)36小時,檢調(diào)單位密集傳喚13名被告與證人,并向法院申請羈押六人。
卷入這起司法貪污案的疑犯,包括臺灣“高院”法官李春地、陳榮和、林明俊和蔡光治,以及檢察官邱茂榮。其中67歲高齡的蔡光治,是“高院”最資深的法官。此一舉,創(chuàng)下臺灣司法史上最多司法官遭收押的歷史紀錄。
這樁弊案,除了顯示何智輝政治實力深厚外,更讓臺灣人震撼的是,涉嫌受賄的不是個別法官,而是資深高院法官的“集體受賄”,賄款達臺幣800萬元(約合人民幣169萬元)。臺灣媒體紛紛以“臺灣司法史最晦暗一頁”“深重罪孽與奇恥大辱”“有錢判生、沒錢判死”來形容此案的震撼性的。
據(jù)特偵組掌握的資料,李春地與陳榮和是負責“銅鑼案”“更一審”的合議庭法官與審判長,邱茂榮曾任苗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F(xiàn)懷疑,何智輝利用在苗栗的人脈結(jié)識邱茂榮,通過邱茂榮等人牽線,結(jié)識合議庭成員,進而行賄以求擺脫官司。
檢調(diào)單位通過各種方式,調(diào)查近三年后發(fā)現(xiàn),何智輝通過中間人,至少向涉案法官行賄臺幣800萬元,而受賄的法官則互不聯(lián)絡。檢調(diào)單位在今年5月拍到關(guān)鍵場景:涉案法官在“高院”大樓前收受賄款。
檢調(diào)單位對人脈網(wǎng)絡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是,何智輝與蔡光治是多年好友,何的秘書謝燕貞和蔡的婚外情女友黃賴瑞珍,則是20多年前幼教工作的同事;板橋“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邱茂榮則因曾在苗栗“地檢署”做過主任檢察官,與當過苗栗“縣長”的何智輝早已熟識。
據(jù)調(diào)查,何智輝從案件被最高法院發(fā)回“高院”更審時,便通過秘書謝燕貞與其多年好友黃賴瑞珍緊密聯(lián)系,再利用司法官之間的同學、同事情誼,分頭行賄“高院”更審的合議庭法官。
檢調(diào)單位所調(diào)查出的臺幣800萬元,第一筆是何智輝在2008年8月將250萬元,經(jīng)蔡光治轉(zhuǎn)給“銅鑼案”二審受命法官林明俊。第二筆賄款350萬元,受賄者為“更一審”受命法官李春地。第三筆200萬元是由黃賴瑞珍轉(zhuǎn)交給蔡,蔡直接把現(xiàn)金提入“高院”,交給審判長陳榮和。
臺北地院7月14日開庭審理,裁定將陳榮和、李春地、負責穿針引線的蔡光治等三位法官,以及檢察官邱茂榮、何智輝助理謝燕貞、蔡光治女友黃賴瑞珍等六人戴上手銬,羈押禁見。
改革將至
這樁法官集體受賄丑聞爆發(fā)后,臺灣民間司法改革協(xié)會7月1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此案“雖然痛心,卻不意外”,甚至早就有跡可尋。
臺灣法官月薪約臺幣9.7萬至18萬元(約合人民幣2萬至3.8萬元),但根據(jù)財產(chǎn)申報記錄,涉案法官個個身家豐厚,排名第一的陳榮和,擁有的土地多達73處。排名第二的蔡光治,土地也有23處。存款部分,蔡光治和林明俊分別有新臺幣1200多萬元。蔡光治還擁有57只股票,市價千萬。
曾擔任臺灣平面媒體司法新聞主管20余年的高源流分析指出,臺灣司法圈都公認“高等法院”最“黑”,主因是“高院”法官不僅是二審案件的終結(jié)者,也是三審案件事實上的最后把關(guān)者,當事人只要能擺平“高院”法官,就能從地獄翻上天堂,法官間則彼此“禮尚往來”,結(jié)成收錢賣案的小圈子。
高源流表示,法官比較敢受賄的,多是經(jīng)濟類案件、大老板涉案案件、公務員貪瀆案件,以及被告怕坐牢、想爭取易科罰金機會的案件。當事人須由律師,或能通達法官的“可信賴渠道”,百般請托,法官才可能“賣人情”,而這人情價,往往不止幾十萬元新臺幣。
民間司法改革協(xié)會執(zhí)行長林正律師則分析制度面表示,在司法界抵制下,臺灣60年來缺乏法官評鑒機制,更缺乏公正的外部評鑒機制,司法官在無人監(jiān)督下,執(zhí)掌政商權(quán)貴的生死大權(quán),無異于面臨魔鬼的誘惑,致使“紅包文化”彌漫司法界。他指出,三位遭收押禁見的法官中,還有人擔任“高院”自律委員會委員,權(quán)責就是對同僚進行“人事審議”,可見其中的荒謬。
不僅民間團體抨擊,連日來,從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司法院長”、“檢察總長”到“立法院”,全面密集檢討如何改進法官評鑒制度。馬英九強調(diào):“司法官是正義最后防線,操守不容有一絲折扣?!薄八痉ㄔ骸薄靶姓d”副廳長黃麟倫也表示,推動建立外部評鑒機制的“法官法”,會盡快送入臺灣“立法院”審查。
“最高法院檢察署”則表示,五年來臺灣推動司法改革,已有18位法官遭到起訴。檢察官人事則在7月16日發(fā)生“大地震”,五都“檢察長”同步調(diào)換,接掌高雄“地檢署”的邢泰釗和臺北“地檢署”的楊治宇,均以“辦案剽悍、黑白兩道聞之喪膽”聞名,反映出臺灣“法務部”徹查貪官及受賄行為的決心。
在7月15日下午舉行的“司法院”法官評鑒記者會上,面對各方質(zhì)疑,“秘書長”謝文定脫稿透露,當初共提報11名司法官“行為違常”,現(xiàn)在只有一人在何智輝案中曝光。換言之,還有十位司法官,仍是“未爆彈”。
而在晨曦中消失的何智輝,已被限制出境及出海,至今下落不明。國民黨與現(xiàn)任“黃派”民意代表陸續(xù)出面,與何智輝撇清關(guān)系。檢方則在7月15日晚間對何發(fā)布通緝令,期限長達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