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孫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歲,這孩子是個性格開朗、天生愛笑的小妮兒。她自稱是“半個老外”,因為她媽媽是俄羅斯人。她看了電視航天節(jié)目之后,突然問我:“爺爺,考你一個問題:什么船永遠不下水,也不著地?”我想了半天說:“旱船!”她哈哈一笑說:“宇宙飛船!”她又問我:“世界上最不怕撞擊的女人是誰?”我還是答不上來,她說:“是嫦娥,你看她渾身被撞得大坑小坑一個挨一個?!?/p>
有一次,俄羅斯奶奶(他們將姥姥與奶奶混稱)到北京來探親,中國奶奶請俄羅斯奶奶下飯館,阿琳娜是唯一通雙語的人。中國奶奶說:“你問問俄國奶奶,咱們?nèi)ァ蓬^鳥’飯店吃飯行嗎?”阿琳娜說:“您知道我在兩個奶奶中間當翻譯多難嗎?如果我說去那家有一只長著9個腦袋的大鳥的飯店,那還不把俄國奶奶嚇跑了哇?人家國旗上的雄鷹才倆腦袋呢?!笔フQ節(jié)聚會,既有俄國人,又有中國人。她演奏電子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一段用中文唱,第二段用俄文唱,回來她拿出獎品讓我看:“我得到了兩個國家觀眾的掌聲?!彼龐寢尩闹形闹v得沒她好,把中國少年報念成了中國小鳥報,這成了她尋開心的材料?!皨寢?,我的小鳥報來了嗎?”
在小品演員中,她最喜愛趙麗蓉老奶奶,經(jīng)常用河北方言說: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特別是“WELCOME TO CHINA(中國歡迎你)”趙奶奶把“中國”說成“柴那”,她模仿冀東方言土得掉渣的味兒,特招人笑。夏天,放學時正熱,奶奶去學校接她,她想吃雪糕,向奶奶要錢,恰好那天老伴忘帶錢包,阿琳娜來了個即興賦詩:“渴得嗓子冒白煙,飛跑來到雪糕前,口水直下三千尺,一摸兜里沒有錢!”回他們家,只要樓道里響起《水滸傳》里的《好漢歌》,鄰居就會互相用表情暗示,意思是說:“阿琳娜回來了!”每逢機關(guān)放電影,到散場碰到認識她的阿姨就會說:“整個禮堂有笑聲的時候,我們就會說:今天阿琳娜來了!她笑聲的音量特別大?!?/p>
她時不時會提出一些離奇古怪的問題:“奶奶我問你,什么破了比不破好?”“什么破了都不好,不完整了!”“錯!警察叔叔破案!”這些都是她從課外讀物中搬來的。在班里,她除了擔任過少先隊中隊長之外,現(xiàn)在,還是班里的體育委員,全班圍繞大操場賽跑,只有一個最強壯的男孩和她兩個人跑完了12大圈,之后,她沖著那些只跑了一圈就停下來大喘氣的小胖墩兒們說:“快減肥吧!”
那么,這孩子是不是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有點像“野小子”那樣粗心的小妞呢?也不是,我問她長大了之后想干嗎?她立即回答說:“當老師!”“那太好了,你為什么想當老師呢?”“當老師專門給別人留好多好多作業(yè),自己不用做作業(yè)?!?/p>
在家中,我是最老的,她是最小的。除了三代人的血緣關(guān)系之外,是她那永遠快活喜愛歡笑的一顆童心,時常給我以啟示,感染著我布滿皺紋的心態(tài),所以全家人都管她叫“開心果”,她和我成了忘年交。宋若昭的《女論語》中說:“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方能立身。”在阿琳娜身上,我是找不到一丁點兒這種女圣賢的影子了!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