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報人趙超構(gòu)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新聞是報紙的靈魂,副刊是報紙的面孔,報紙耐看不耐看主要是看副刊?!比欢?,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報的迅速崛起和報業(yè)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許多報紙為做大新聞而搏殺,副刊則被邊緣化,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其生存空間被日益壓縮,有的報紙甚至取消了副刊。
《洛陽晚報》目前為32個版,平均每天10個左右的各類副刊都很紅火。實踐和探索表明,適應多元化社會,副刊即可成功突圍。
以“好看”堅守陣地
“好看”,當然是副刊的第一要素。好的副刊,對于讀者是愉悅、是享受、是感悟和啟迪,對于報紙是其美譽度、閱讀率、讀者群和影響力。因此,檢驗副刊的標準,首先要看它好看不好看。好看,報紙就應該有它的一席之地,還應當讓它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大做強,做成品牌。
《洛陽晚報》的《三彩風》、《漫畫》、《連載》等版的版齡都已10年。編輯部之所以讓它們十年如一日堅守陣地,是因為它們的好看。《三彩風》不論名氣,只講質(zhì)量,文風清新,在歷年全國報紙副刊作品評選中均有佳作上榜;《漫畫》針砭時弊,大膽潑辣,屢獲河南省新聞獎,還拿過中國新聞獎;《連載》則懸念迭出,讓讀者充滿期待。這3個版由此成為晚報的“老三篇”。
好看要講究“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讹嬍衬信?、《天地人》是洛陽晚報創(chuàng)刊初期的副刊版面,但它們的目標讀者不明確,內(nèi)容落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編輯部果斷放棄。
好看是站在讀者的角度,你覺得好,沾沾自喜,讀者不認同,一切等于零。由此,好看要對讀者的口味。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讀者要求全面介紹洛陽的呼聲很高。從2003年起,《洛陽晚報》開辟《經(jīng)典洛陽》專版,系統(tǒng)介紹洛陽的歷代遺存、歷代名人、歷史變革、歷史故事,大受讀者贊賞,不少人還將報紙珍藏。之后,《經(jīng)典洛陽》由每周1版擴為3版,增加了《洛陽匾額故事》、《洛陽地名探源》、《洛陽成語典故》、《洛陽國寶檔案》等專欄,更豐富了報紙的內(nèi)容。2007年以來,編輯部又與出版社聯(lián)系,出版《經(jīng)典洛陽》系列叢書,目前已出版了3卷,銷量可觀。
以“有用”增強實力
“有用”,即實用性強。副刊作品大都側(cè)重于精神層面,給人以酸甜苦辣的感覺,但毋庸諱言,處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眾多讀者對這類東西敬而遠之,甚至不屑一顧。因此,副刊必須給人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東西,即知識。要以知識服務讀者、吸引讀者。
《洛陽晚報》以前也注重知識性,發(fā)些知識類文章,如《探索》、《說法》、《飲食男女》等版設有生活常識、法律顧問、健康資訊、消費問答等欄目。但在信息化時代,這些小知識、小欄目太不起眼,往往淹沒于“厚報”之中。洛陽晚報現(xiàn)在的做法是整合資源,讓知識規(guī)?;?、系列化,做足做夠,讓讀者一次看夠、一次過癮。最典型、最成功的要算《生命周刊》的推出。該刊逢周六出版,共16個版,涉及醫(yī)療、保健、飲食、營養(yǎng)、運動、衛(wèi)生、生活習慣、疾病預防等諸多內(nèi)容。有經(jīng)過自身摸索實踐擺脫病魔的范例,有運用最新科技有效遏制疾病的報道,還有大量資訊問答、知識介紹、民間土方和偏方,深受讀者尤其是中老年讀者的歡迎。洛陽的各家醫(yī)院對此刊也饒有興趣,紛紛投放廣告,去年該刊廣告創(chuàng)收逾百萬元。
《洛陽晚報》近年還推出《家周刊》、《車周刊》等,傳播購房、裝修、買車、用車知識。知識構(gòu)成了副刊的中堅,提升了副刊抗擊風浪的實力。
以“草根”形成互動
傳統(tǒng)的報紙副刊作品一般由小說、詩歌、散文、雜文這四大體裁構(gòu)成,作者大都是圈內(nèi)名人,陽春白雪,孤芳自賞,而普通讀者難登大雅之堂,久而久之,便對副刊失去了興趣?!堵尻柾韴蟆烦跗诘母笨彩沁@樣,雖然編輯部不斷糾偏,也取得了一定實效,但作者和讀者兩張皮現(xiàn)象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湖南衛(wèi)視的《超級女聲》給了洛陽晚報很大的啟發(fā)。2005年下半年起,《洛陽晚報》推出“草根”文學專版《百姓寫手》。此版明確的創(chuàng)辦意圖即“圓沒有發(fā)表過作品作者的發(fā)表夢”,“凡投稿本版,不論題材、體裁,想寫就寫,不拘一格”,并設月度獎、年度總決賽獎。啟事一刊出,立即受到全市讀者的追捧,寄來的、送來的、傳真來的、互聯(lián)網(wǎng)來的稿件如同雪片,有時一天竟達上百件。有一位張氏老太太年逾80歲,她托人把她用幾年時間寫成的《我這輩子》這一3萬字的文稿捎來,說:“我愛寫東西,但這輩子從未發(fā)表過,我想發(fā)表一點,哪怕一小點?!本庉嬤x擇了其中一段土得掉渣卻又樸實可愛的敘述刊登,引起讀者強烈的反響。好多讀者鼓足勇氣,紛紛寄來他們的原生態(tài)處女作。由于《百姓寫手》的稿件難分優(yōu)劣,編輯部把所有見報的文章上傳到報社新聞網(wǎng),憑點擊率評獎。這樣,每月評選出5名優(yōu)秀寫手,年終評選出寫手狀元、榜眼、探花。優(yōu)秀寫手發(fā)表了作品,拿到了月獎、年獎;報社新聞網(wǎng)的點擊率扶搖直上;《洛陽晚報》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百姓寫手》實現(xiàn)了“三贏”。目前,《百姓寫手》版在《洛陽晚報》仍充滿活力。編輯部利用這一互動平臺,還不時開展“我與牡丹”、“一封家書”等征文大賽,均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以“多元”直面生活
以前的社會構(gòu)成簡單,“工農(nóng)商學兵”高度概括。但經(jīng)過改革開放,社會分工日趨精細,白領、藍領、農(nóng)民工、網(wǎng)民、律師、海歸等不一而足,上班族、有車族和月光族等,五花八門。
社會的多元化,逼迫報紙副刊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色。《洛陽晚報》有針對老年人的《金秋》,針對時尚人士的《女周刊》,針對影迷、電視迷的《視周刊》等。
社會在進步,報紙要與時俱進。女人愛美、愛消費、重感情,《女周刊》抓住女人心理,開設《五味》、《情聊》、《情事》、《魅麗》等版,引導大家做“都市里的俏嬌娘”,并以粉紅色紙印刷,彰顯時尚一面。
報紙與時俱進,就要關注生活前沿。有一種游戲叫“閃客”——一群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突然定格,隨后恢復常態(tài);有一種游戲叫“驢友”——結(jié)伴而行在山野密林,親近大自然;有一種游戲叫“暴走”——在大步疾走中體味人生……諸如此類《洛陽晚報》副刊都一一反映。
社會生活有什么,版面就體現(xiàn)什么。《洛陽晚報》副刊以“多元”直面生活,而生活的斑斕多姿又帶給報紙一抹抹亮色。
(作者單位:洛陽晚報社)
編校:趙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