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移植
古大夫自做完手術出了院,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這天早晨吃過飯,他突然說,煙,我的煙呢?古大夫是位泌尿科專家,一生潔身自好,從來不沾煙酒。老伴白大夫是位心血管病專家,古大夫這次做手術,就是白大夫幫他下的決心。古大夫的心臟先天性供血不足,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嚴重。老兩口都60多歲了,古大夫做手術前,他們每星期只坐幾天專家門診。這天白大夫休息,聽到老伴要煙吸,心中驚奇不已,本想問問他為什么突然想起吸煙來的,但考慮到老伴剛剛做完手術,又出院不久,心想就順著他吧,把想說的話咽了下去。好在家里有兒子吸的煙,白大夫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就拿了一盒給了古大夫。誰知古大夫拿起煙來看了看說,哈德門,我的哈德門呢?白大夫知道哈德門是一種香煙的牌子,更加驚奇不已,她看看老伴,一點也看不出有什么異常,就出門給老伴買煙去了。煙買回來,古大夫?qū)χ鵁熀凶屑毧戳?,見沒錯,才抽出一支點燃吸起來。他拿煙的動作,點煙,吸煙的姿勢,先是從鼻孔后是從口中噴出煙霧,古大夫做得自然而嫻熟,根本不像第一次吸煙的人。白大夫在一旁看呆了。
白大夫研究人的心臟20多年,做過的大大小小的手術不記其數(shù),最近她對心臟卻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心臟不僅僅只是一個血泵,把血液輸送到人體的各個部位,送去氧氣和各種營養(yǎng),心臟還像電腦的硬盤,有記憶和存儲功能。中國人習慣說“我記在心里了”,而不是說記在腦子里了,看來這句話并非病句,更不是妄說,而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當然,白大夫的這種發(fā)現(xiàn)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白大夫從國外的醫(yī)學資料上也看到過類似記載。她正在收集相關資料做更深入的探索。
午飯,白大夫用枸杞燉了幾條鯽魚。古大夫做的是心臟移植手術,吃枸杞對心臟有好處,能幫助老伴恢復健康。飯菜都端上桌了,古大夫卻遲遲不動筷子。白大夫說,魚要趁熱吃,涼了就腥啦。古大夫說,我想喝酒。白大夫又是一驚。過去,古大夫給人治好了病,病人出院后常常提出請古大夫吃飯,古大夫是能推就推,實在推脫不了進了飯店也只喝果汁,連啤酒都一滴不沾,今天是怎么了?古大夫如此,他們的兒子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偷偷吸煙喝酒,為這事沒少挨古大夫的打,但不管用,只好由他了。因此,家里并不缺酒。白大夫拿出一瓶酒,心想老伴出院也算慶祝慶祝吧,雖然兒子女兒都不在家,老兩口一起慶祝更加溫馨。
白大夫拿了兩個杯子,給老伴倒了一小杯,給自己也倒了一小杯。誰知古大夫拿起酒瓶看了看說,我不喝,我的老汾酒呢?老汾酒?一個從來都不喝酒的人,不但主動提出喝酒,還要喝老汾酒,還說“我的老汾酒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難道說,這個人不是自己丈夫?在醫(yī)院里出生的新生兒有抱錯的可能,因為嬰兒多,剛出生的新生兒又被同樣的小被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確難以分辨??烧煞蛞粋€60多歲的老男人,難道說出院的時候也會被搞錯?這簡直比天方夜譚還天方夜譚。白大夫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給丈夫去找老汾酒。后來,好歹找到了。古大夫驗明正身后,這才喝起來。古大夫的酒量更是讓白大夫瞠目結舌,一杯酒一口就干了。這可把白大夫嚇壞了。白大夫說,你剛剛動完手術,怎么能這個喝法?慢點喝。不等白大夫把話說完,古大夫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端起來又是一口悶。白大夫立即奪下丈夫手中的酒杯。古大夫哪里肯?說,我已經(jīng)很久沒喝了,喝這點酒算什么?古大夫吵吵嚷嚷,但白大夫到底沒再讓他喝。
又休息了幾天,古大夫上了一趟街,回到家的時候提回一只塑料箱,白大夫打開,見是一個油畫箱,里面裝滿了各種油畫顏料、油畫筆和I畫油畫用的大大小小的刀子、鏟子。古大夫說,每年一次的全國畫展就要開幕了,我還沒動手呢,這幾天得抓緊時間。白大夫與古大夫是大學同學,自打他們認識起,白大夫從沒聽說過古大夫會畫畫,也從沒見他畫過畫,怎么突然畫起畫來了?還打算參加全國美展,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白大夫沒理丈夫的茬,卻在暗中悄悄觀察。自買回油畫箱后,古大夫就把自己關進書房,足不出戶。不喊他吃飯,他飯也不知道吃。有一天,白大夫趁老伴去衛(wèi)生間的工夫,走進老伴的書房一看,不由大吃一驚。畫布上是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女性,美麗,溫婉,端莊,神圣,亭亭玉立。背景是朦朧的藍色,藍色里生長著夢幻般的蝴蝶藍。白大夫仔細再看,竟有幾分像當年的自己。畫的題目是:天使。
白大夫悄悄退了出來。她通過各種渠道終于弄來了為丈夫提供心臟的那個人——也叫供體的資料,資料是用電子郵件發(fā)來的。這樣寫到:袁山,男,45歲。嗜煙酒,煙只吸哈德門,酒喜喝老汾酒。著名油畫家,年輕時曾流浪法國,以賣畫和在街頭為人畫像為生,回國后名氣漸大,曾多次參加全國美展,獲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三次,三等獎兩次。曾赴日本舉辦個人畫展,頗受好評。死于酒后腦溢血。
香爐
李瞎子一生孤身一人,走街串巷,出出地攤,算命的本事算不上高強,糊口而已。李瞎子年紀越來越大,村人無不為他以后的生活擔心。但這種擔心很快就化解了,因為突然有一天,李瞎子收到一張匯款單,整整300塊呢!匯款單上既無匯款人姓名也無地址。之后,這樣的匯款單隔三差五就會飄然而至,李瞎子再也不用出門了,過上了舒適安逸的生活。
李瞎子無兒無女,也沒聽說國內(nèi)有什么親戚,海外有什么關系,匯款單天上掉下來的?全村人都納悶,問李瞎子他說他也不知道。這事慢慢傳到縣里,縣領導指示宣傳部:一個人做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長期做下去,而且不留姓名,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一定要找到這個好心人,好好宣傳宣傳,讓這種精神在社會上發(fā)揚光大。
調(diào)查任務落到了新聞干事小魏身上。
根據(jù)郵局提供的線索,小魏一步一步追蹤到一座大城市,并在這座城市的一所大學里找到了匯款人。匯款人30出頭,是位授,讓小魏想不到的是,副教授也姓李,與李瞎子一個村。在李教授寬敞的客廳里,小魏采訪了他。
李教授說,十幾年前我是個剛剛參加完高考的中學生,既擔心高考落榜。更擔心被大學錄取后繳不上學費,幾天幾夜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聽說李瞎子家有個香爐,是祖上留下來的,據(jù)傳是明朝宣德年間官窯出品。曾有文物販子上門收購,價錢從幾十塊加到3000,但李瞎子沒賣。后來,又有幾個文物販子上門,價錢最高抬到5000,李瞎子還是沒賣。再后來又有文物販子上門,看了看沒出價,搖搖頭走了。之后就再也沒有文物販子上門了。
我打上了這個香爐的主意。
一天傍晚,我揣著一只破瓦罐來到李瞎子家,悄悄地把瓦罐與香爐放在一起。論輩分我該叫李瞎子爺爺。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說,爺,你給我算算,今年我能不能考上大學,我有沒有上大學的命?李瞎子問了我生辰八字。給我算命。算完,我說要看看香爐,捧起瓦罐故意一失手摔在地上,瓦罐摔了個粉碎。我已經(jīng)做好了思想準備,讓李瞎子臭罵一頓,甚至痛打一場。我一邊撿地上瓦罐的碎片,一邊不住地道歉。沒想到李瞎子卻說,娃。碎就碎了吧,反正我也不燒香,擺在那里我一個瞎子又看不見。我把瓦罐碎片收拾起來,丟進村后一條河里,心中暗喜:我成功啦!重新回到李瞎子家,我說,爺,您老放心,等哪天我有了錢一定賠您。李瞎子笑了笑說,說什么傻話哩娃,一個不當吃不當喝的破香爐,賠什么賠,你只管好好讀你的書,打今天起就忘了這事。我抱起香爐離開了李瞎子家。
5000塊錢,別說對一個又老又窮的瞎子。就是對我們村里的普通人家來說,那時候也是個天文數(shù)字啊!就是這樣一只香爐,我一“失手”把它“摔碎”了,李瞎子不僅連個“不”字都沒說。還勸我從此忘了這事,這是多么博大的胸懷啊!老頭真是太好啦!后來我順利進了大學,我想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加倍賠償他。正是在這種想法的支持下,我發(fā)奮讀書,4年大學畢業(yè)后,讀碩,讀博,留校任教,直到今天。
十幾年過去了,那件事卻一直像塊石頭壓在我心上,讓我一天也不得安寧。當面賠他吧,老頭肯定不會要,再說那只香爐也無法用金錢衡量啊!給李瞎子寄那點錢,與其說是我在幫助一個殘疾人,還不如說我是在救贖自己。就是今天,我仍然不敢面對李瞎子那張臉,盡管我知道他看不見我——好幾次回鄉(xiāng)探親,我提著禮物去看李瞎子,想當面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可就是張不開口!說著。李教授眼里竟涌出了淚水。
小魏問李教授,當年那只香爐您賣了多少錢?您就是用那筆錢進的大學嗎?
李教授說,拿到香爐后,我來到縣文化館,找到文物鑒定專家。想了解一下它到底值多少錢,專家看了后說。那不過是一件現(xiàn)代仿品,原來的真品可能早被文物販子掉包了吧。不過,這一切李瞎子毫不知情啊!我是靠政府助學貸款上的大學,后來在學校里找了個打掃餐廳的活,放寒暑假的時候就做家教,打零工。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者看到別的同學下課后痛痛快去玩,我卻不得不打掃餐廳衛(wèi)生;放寒暑假的時候,同學們都高高興興回家了,我卻不得不留下來四處奔波找家教、找零工,而感到命運對我不公的時候,就會想起李瞎子,想起李瞎子,我就忘記了鄉(xiāng)愁,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終于完成了學業(yè)。說著,李教授起身從書櫥里拿出一只香爐,說,就是這只,雖然這只是一件現(xiàn)代仿品,但對我來說,它的價值卻遠遠超過了原來的真品。
一張字條
您是白阿姨吧?
隨著門被打開,一位姑娘出現(xiàn)在門口,略帶羞澀的甜甜問道。
白芍微微頷了一下首。打量著這個陌生姑娘:留短發(fā),穿手工做的布鞋,一身農(nóng)村打扮,雖眉清目秀,但臉龐又黃又瘦,顯然是營養(yǎng)不良……是來城里找保姆做的打工妹?是丈夫家里的哪個鄉(xiāng)下親戚?正當白芍疑惑間,姑娘把手中的一張字條輕輕展開,遞給白芍說,白阿姨您還記得這張字條嗎?
白芍接過字條,兩行略顯模糊的字跡展現(xiàn)在眼前:如果上學有困難。請與我聯(lián)系,我一定幫助你。下面是自己的地址和姓名。記憶的閘門突然被打開。那是十多年前,白芍工作的學校為貧困地區(qū)的兒童募捐,白芍捐了200塊錢和女兒的一件紅色羽絨服。她把羽絨服洗得千千凈凈,疊得整整齊齊。臨出門又在女兒的舊作業(yè)本上撕下半頁紙,寫了這張字條塞進羽絨服兜里。白芍是一名中學教師,東西捐出去了,那些日子學校的收發(fā)員每次來辦公室送報紙信件,白芍都會想像著有一封來自遙遠貧困地區(qū)的信。信上一行行稚嫩的字跡,訴說著家中的貧困與不幸,向她求助,可能是個小女孩也可能是個小男孩……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沒有。一次次失望后,白芍就漸漸忘記了這件事,忘記了那張字條兒,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的承諾。十多年過去了,難道說這個姑娘是來要求自己兌現(xiàn)承諾的?想到這里,白芍心里咯噔一下子。
白阿姨,您想起來了嗎?13年了。
13年前,丈夫在一家大型國企工作,白芍是一所中學的教師,女兒上小學,日子過得美美滿滿,甜甜蜜蜜。那時候,如果眼前這位姑娘向自己求助,不管她當時上的是什么學,將來要上什么學,自己都一定會慷慨相助,讓她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實現(xiàn)人生的夢想??墒鞘嗄赀^去了,生活發(fā)生了,多大變化啊13年前丈夫下崗,想找份工作,可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后來就天天借酒澆愁,直到現(xiàn)在還賦閑在家。去年女兒考上了大學,每年學費生活費加起來要1萬多塊。如今工資發(fā)下來,每一毛錢白芍都要計算著花,可還是常常捉襟見肘。更加不幸的是,前段時間女兒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然暈倒,被送進醫(yī)院后查出是白血病!現(xiàn)在女兒每天都要進行血液透析,等待配型合適的造血干細胞做手術。為了給女兒治病,不僅早已花光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積蓄,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前不久,自己所在中學和女兒就讀大學的師生,自發(fā)地為女兒捐款,也有大學生到大街上向社會募捐,好幾家報紙都做了報道。
白阿姨,我叫黃二妮,這張字條是13年前我從分到的一件紅色羽絨服里找到的,我從沒穿過這么好的衣服,雖然小了點,但我一直穿了很多年,真暖和……
哦,哦,白芍木木地站在那里。她想這個姑娘一定是考上大學了吧,上學沒有學費來向自己求助的,可現(xiàn)在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怎么有能力救助一名貧困大學生呢?但是如果拒絕她,自己曾經(jīng)有過承諾啊!不管過去了多少年,那也是自己的承諾!
白阿姨。那張字條給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氣,給了我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是生活在黑暗中的我的一把火炬,照亮了我前進的路。好幾次我都想給您寫信,希望得到您的幫助,但是好幾次我把信寫好都沒寄,我想。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貧困,戰(zhàn)勝困難。我不止一次輟學,但我又一次次回到了學校……
在城市上大學,可不比在農(nóng)村讀中小學,她終于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學業(yè)了……可憐的孩子!白芍想。
我終于考上一所職業(yè)高中,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工作一年多了,就在這座城市。
哦?白芍有些迷惑地看著這位姑娘。
白阿姨,我很早就想來看望您,但又怕給您添麻煩,再說我也希望能做出點成績再來看您……現(xiàn)在我終于見到您了,您就跟我想像中的阿姨一模一樣。我真的很感激您,如果不是13年前您寫的那張字條,我肯定不會有今天。前幾天,我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一條大學生走上街頭,為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大學生募捐的新聞,當我讀到那位女大學生姓白,她的母親是一位中學教師的時候,一下子就想到了您。當然我不相信真的會是您,因為我覺得好人應該有好報,這樣的不幸怎么會發(fā)生在您身上呢?但我還是不放心,我到處打聽,終于打聽清楚,那個患病的女大學生真的是您的女兒……白阿姨,您不要太難過,一定會有辦法的,您女兒的病也一定能治好。這是5000塊錢,我工作一年多攢下的,不多,請您一定收下……
智者
一地級市,出了兩個大盜,還是一對親兄弟。二人聯(lián)手犯下多起盜案,公安部門多次組織警力蹲坑守候、圍追堵截都撲了空。兄弟二人大言不慚,放出話說,能抓住我們兄弟的人現(xiàn)在還沒生出來,將來也不會生出來。
這群飯桶,讓納稅人白養(yǎng)活了。那哥倆別犯在我手里,犯在我手里一個也跑不了!
說這話的何許人也?市博物館館長秦楚。秦楚30多歲,戴副深度近視眼鏡,雖說讀書讀到博士,但一看就知道是個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市局都拿那對兄弟沒辦法,他能有什么高招?這可不是考古、鑒定字畫。
山東地邪,說誰誰到。秦楚的話傳到了那哥倆耳朵里也說不定,就在他吹過大話的當天夜里,就有盜賊光顧了市博物館,12幅名畫被盜。這12幅畫中有齊白石的,有張大千的,還有劉海粟、吳昌碩的,件件都是國家級珍寶。案子轟動全市。這下子熱鬧了,案子報到市局,市局的人說,秦館長不是挺有能耐嗎?還用得著我們?博物館職工和市民議論紛紛,都說秦楚大話說過了頭,惹上麻煩,解鈴還需系鈴人,這回就看秦館長的了。
市局的人當然說的是氣話,國家文物丟失他們怎么能做壁上觀呢?再說那哥倆讓市局的人吃盡苦頭,丟盡了臉面,對他們個個恨之入骨,恨不能立即捉來剝皮吃肉,怎肯輕易放過?他們又是勘察現(xiàn)場,又是走訪百姓,又是發(fā)動群眾,一連忙了數(shù)日,卻沒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秦館長一邊品茶一邊說:我早就說不讓報案,看看,這不是白報了嗎?一群白癡!
有人為市局鳴不平;不當和尚不知道念經(jīng)苦,你秦館長怕是只會罵人吧,案子都找上門了,你倒是出手啊!人們卻不見秦館長有任何動作,照樣上班一杯龍井,一邊慢慢品茶,一邊擺弄那些從古墓中發(fā)掘出來的壇壇罐罐。
名畫被盜的第3天,本市晚報上刊登了一條新聞,大意是說,經(jīng)詳細核查,博物館被盜的12張名畫是一文不值的現(xiàn)代仿品,被盜了絲毫也不可惜,只是同時被盜的還有一只祖母綠玉鐲,玉鐲本來是一對,巧的是其中一只玉鐲當天被一大學教授借去做研究用,才幸免于難。這對玉鐲是古漢玉,沁色好,水頭足,顏色純正,是價值連城的鎮(zhèn)館之寶。警方正全力以赴偵破此案等等。
第二天一上班,博物館珍品室管理員就拿著報紙來見秦館長,說現(xiàn)在的記者也太離譜了,我們館哪來的祖母綠玉鐲?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再說那些畫怎么成了假的?那可件件都是寶貝啊!秦館長欲言又止,后來說,你來館時間短,有些事情不清楚也不奇怪。又說,我們館進的石像該到了,你再打電話催催。
管理員走了,秦館長偷偷地直樂,管理員哪里知道。這篇文章正是秦館長親筆寫的呢!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條新聞刊登的第三天。有人在路邊垃圾箱里找到了那12幅名畫,并很快送到了博物館。畫放在一個編織袋里,經(jīng)檢查除了一張畫被弄皺、一張沾了點污漬,不過都無大礙,別的畫毫發(fā)無損。同一天。縣局接到一匿名舉報電話。按照這個電話提供的地址,縣局抓到了兄弟二人中的哥哥。哥哥很快就交代了弟弟的藏身地點,警方立即采取行動。誰知弟弟比警方更快,早已溜之乎也。
博物館進的七八尊石像貨到了,大小與真人差不多,被安放在博物館內(nèi)不同的位置上。又過了幾天的一個深夜,兄弟二人中的弟弟被“石像”擒獲。原來,每天到了夜里,都會有幾個便衣警察扮成石像隱沒在黑暗中。
經(jīng)審訊弟弟交代:那12幅名畫的確是他們兄弟倆偷的,但后來他們聽人議論,報紙上說那些畫是現(xiàn)代人臨摹的仿品,一文不值。他們對畫一竅不通,卻是他們的犯罪證據(jù),所以連夜扔進了垃圾箱。但報紙上還說,與畫同時被盜的還有一只祖母綠玉鐲,價值連城。當時我和哥哥進入博物館后,我負責望風,哥哥進去拿東西。可是除了那幾幅破畫外。我連玉鐲的影子也沒見到。我讓哥哥把玉鐲拿出來,賣掉后兩個人平分,哥哥死不承認有玉鐲這回事。我懷疑哥哥得到玉鐲后藏了起來,打算獨吞。平時我們聯(lián)手做案,望風的可大都是哥哥,這一次他主動提出來讓我望風,原來是早有預謀。我們大吵一架分了手。分手后,我越想越生氣,就打電話向警方報告了哥哥藏身的地方。哥哥被抓后。我本打算隱藏一段時間再做打算,可經(jīng)受不住另一只玉鐲的誘惑……
這時人們才慢慢咂出點味來:這秦館長的確不簡單!從此他一夜成名,市民還送他一個外號:福爾摩斯第二。
(責任編輯 芳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