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還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必要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一次探究,希望能為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參照。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誤區(qū)
1.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許多人錯誤地認為有心理問題就是心理不健康,把心理健康等同于沒有心理問題。有的教師認為學生的心理障礙就是心理疾病,治療方法局限在醫(yī)學模式中,甚至對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采取歧視的態(tài)度;有的教師把學生的心理障礙等同于道德品質問題,采用嚴格管束的方式;甚至有人把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神經癥、精神病等同起來。正是由于許多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存在這種錯誤認識,所以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抵觸情緒和回避傾向。這種錯誤認識的存在極大地阻礙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和順利開展。
2.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存在誤區(qū)
許多人認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針對的是人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指導和幫助人解決各種心理問題。其實這種認識并不正確。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但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要指導和幫助人解決心理困惑。具體說,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具有多層次性:一是促進個體的心理成長與心理發(fā)展;二是塑造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三是指導和幫助個體解決心理問題,矯正個體的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所以,單純地認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導和幫助人解決心理問題的看法是片面的。
3.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存在誤區(qū)
有些學校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口頭上,表面文章上,缺乏具體的操作過程來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師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課或政治課,認為只要給學生講一些德育知識,就可以解決心理問題,具有片面性;有些人雖然對學生進行“詢”,而未做出有效的“咨”。即使進行了記錄建檔案,但未作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裝飾品”。
4.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存在誤區(qū)
這主要表現在課堂灌輸多,啟發(fā)引導少;理論講得多,案例分析少;消極應付多,解決問題少;單兵獨干多,形成合力??;政治講得多,心理內化少。有的學校存在著“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不良現象,沒有深入學生實際學習生活中去解決心理問題;有的學校抓教學的只抓教學,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只抓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滲透性,事倍功半;有的學校回避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差別,強調共同進步,不切實際。
5.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對象存在誤區(qū)
絕大多數人認為,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學生才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具有雙重性,不僅僅是學生,教師同樣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這是因為:第一,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剛剛起步,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教師非常缺乏,有關培訓也不盡規(guī)范,許多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往往是學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領導、教師和班主任,多數人員缺乏專業(yè)知識,通常只能采用“自發(fā)式”的工作方法;第二,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教師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狀態(tài)不佳,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就比較困難;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和學生雙向互動、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和共同成長的教育過程。所以,教師和學生都應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我們不僅要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應該重視抓好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應重視培養(yǎng)一支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tài)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職教師。
6.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存在誤區(qū)
有些人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看做是一項獨立的教育活動,認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就是開展專門的心理健康主題教育、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活動。其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項獨立的教育活動,而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其有效實施依賴于學校各項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有機結合。
二、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性建議
1.提高認識,端正態(tài)度,使心理健康教育正規(guī)化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們要提高認識,端正態(tài)度,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針,認真落實煙臺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精神,緊緊圍繞各學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開展活動;要樹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以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為取向,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為問題,不斷探索區(qū)域性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運行機制、保障措施、教育目標、內容和途徑等,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專題化、形式多樣化、教學規(guī)范化和活動常規(guī)化。
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區(qū)分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將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用簡單的說教代替心靈的塑造,而要充分發(fā)揮心理教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心理的適應能力和心理的調控能力。心理素質是道德素質的基礎,沒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形不成高尚的道德,只有增強了心理素質,提高了道德修養(yǎng),才能立得住、站得穩(wěn)、扎得深。
2.加強隊伍建設,培植骨干教師,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團隊
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賴于學校各個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要得到教師的支持和配合。我們知道,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有主導地位,而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關鍵在于教師是否有高尚的師德和健康的心態(tài)。只有師德高尚、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該首先是這種人?!苯逃壹永飳幰舱f:“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對每一個現象的態(tài)度,都會這樣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如果教師很有威信的話,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痕跡?!?br/>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它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但就目前煙臺市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狀況來看,其理論素養(yǎng)偏低,缺少具有一定研究水準的專家,因此需要加大實驗教師培訓力度。中小學可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專家講座、骨干培訓、心理輔導課研討會等形式,提高實驗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中小學都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原則上小學要保證每周20~30分鐘,中學保證間周1課時。這能為心理健康教師提供施展才華、鍛煉能力的舞臺。同時,加大對班主任的培訓力度,以班會或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為載體,以心理教育為手段,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打造出一支優(yōu)秀的班主任團隊。
3.實施課題帶動戰(zhàn)略,推進區(qū)域性心理健康教育持續(xù)發(fā)展
實踐經驗證明,以課題研究的方式拉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是一種有效的區(qū)域性推進策略。因此,必須應運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從科學研究的角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題實驗與研究,從而推進區(qū)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各中小學應結合本校實際,確立研究專題,實施專題研究,由小到大,步步深入,如“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實踐與研究”“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的研究”等。只要選擇的課題準確,下氣力精心研究,研究就會有成效。在研究過程中,各中小學要按教育科研的步驟與方法,加強規(guī)范管理,注重過程指導,健全檔案資料,及時推廣成果,通過課題研究來促進區(qū)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
4.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一體,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有效實施首先依賴于學校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作為學校,應該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各科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在教師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技能和能力的活動中,使教師和學生的認識水平、審美情趣和心理素質得到發(fā)展;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心理素質、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和諧健康協調發(fā)展,也使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家長、教師對學生的日常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結合起來,使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具有正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認識,使心理健康教育潛移默化地發(fā)揮積極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摒棄傳統教育的單一渠道做法,變學校“孤軍奮戰(zhàn)”為學校、家庭、社會的“大合唱”,即“三維一體”的教育,形成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教育合力,營造良好的心理發(fā)展氛圍,積極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這樣,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才不致于陷入學校艱苦教育而社會、家庭輕易負面抵消的不良局面。具體而言,要協調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工商、公安、司法等社會部門,不斷加大宣傳、教育、管理、整治力度,盡快建立起全社會共同關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要構建社區(qū)、學校、家庭間的信息溝通網絡,力爭把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咨詢機構等納入社區(qū)工作范疇,由街道、社區(qū)和學校聯合組織、聘請一些有經驗的專家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心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讓家長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力助手。學生家長是學校整體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這些,引導家長協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嶄新的事業(yè),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ㄗ髡邌挝唬荷綎|省煙臺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ㄘ熑尉庉嫞簞⑷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