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弗雷格區(qū)分“a=a”和“a=b”失敗

        2010-12-04 05:44:17
        關(guān)鍵詞:弗雷格晨星語詞

        張 灝

        (武漢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武漢 430072)

        論弗雷格區(qū)分“a=a”和“a=b”失敗

        張 灝

        (武漢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武漢 430072)

        從柏拉圖到蒯因,哲學(xué)家們提出各種方案證明“a=a”和“a=b”沒有區(qū)分。這些證明盡管沒有邏輯錯誤,但是違反經(jīng)驗,還是有瑕疵。弗雷格通過賦予語詞意義和指稱,試圖證明“a=a”和“a=b”在認知意義上有區(qū)分;但是,由于弗雷格允許意義不同的語詞可以有相同的指稱,他的努力還是功虧一簣,“a=a”和“a=b”依然沒有區(qū)分。有關(guān)同一性問題的討論,盡管弗雷格的回答符合經(jīng)驗,但是不如柏拉圖等人的回答在邏輯上完備,沒有矛盾。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結(jié)局。

        弗雷格;分析陳述;綜合陳述;意義;指稱

        同一性(identity)問題是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名字“a”和名字“b”指向同一個對象,那么陳述“a=a”和陳述“a=b”有沒有區(qū)分呢?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于“a=b”帶給人們的困擾:“a”和“b”是兩個不同的符號,但這兩個符號表示的東西又相同,那“a”和“b”究竟在哪里有區(qū)分?字面上的區(qū)分顯然無濟于事,因為一個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叫魯迅的那個人其實也叫周樹人,說“魯迅是魯迅”和說“魯迅是周樹人”,其實是一回事。

        一種觀點是把“a=b”當做綜合陳述,“a=a”則當做分析陳述,這樣兩個陳述就有區(qū)分了?!癮=b”是綜合陳述,意味著a是不是b需要經(jīng)驗的檢驗,魯迅是周樹人而不是周作人,因為實際上是周樹人的那個人的確是魯迅,周作人是另外一個人;而“a=a”是分析陳述,意味著不需要經(jīng)驗檢驗,a一定是a,魯迅一定是魯迅,不管用魯迅這個筆名的人是周樹人還是周作人。

        不過,如果深入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相反觀點同樣可以成立。事實上,在提出綜合陳述與分析陳述這些概念的鼻祖——萊布尼茨那里,兩類陳述就沒有嚴格的區(qū)分。

        萊布尼茨用事實的真理指綜合陳述,這種陳述在萊布尼茨看來,其否定形式是可以成立的,就好像魯迅這個筆名誰都可以用,只是碰巧周樹人用上了,并非周樹人的其他人用魯迅這個筆名,在邏輯上一點不矛盾。萊布尼茨用理性的真理指分析陳述,這種陳述在萊布尼茨看來,其否定形式是無法成立的,一旦否定這種陳述,必將陷入矛盾,說魯迅不是魯迅,就是矛盾。

        區(qū)分了事實的真理與理性的真理之后,萊布尼茨又指出,所有事實的真理最終都來源于理性的真理。這其實是把綜合陳述當做分析陳述來對待。比如“魯迅是周樹人”這個陳述,表面上看,這應(yīng)該是一個綜合陳述,因為說魯迅不是周樹人沒有什么矛盾;但是按照萊布尼茨的前定和諧理論,上帝在周樹人出生之前,就已經(jīng)設(shè)定好了周樹人未來的生活,他將來一定會被人叫做魯迅,這樣,陳述“魯迅是周樹人”就是不能被否定的,魯迅不可能不是周樹人。既然這個陳述不能被否定,那么這個陳述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分析陳述。

        萊布尼茨的前定和諧理論曾被黑格爾嘲笑有一個大陰溝:所有解決不了的矛盾,都可以交給上帝,上帝這個大陰溝什么矛盾都能接納。嘲笑歸嘲笑,在區(qū)分綜合陳述與分析陳述上,相比萊布尼茨,黑格爾其實也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進步。黑格爾認為同一和差異有一種辯證關(guān)系,首先從同一中產(chǎn)生差異,即從a=a導(dǎo)致a≠a,所有的差異最終又回歸同一,從a≠a又得出a=a,盡管是在一個新的層面上a=a。黑格爾認為差異只是同一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從同一派生出來的,沒有脫離同一的絕對差異。黑格爾不過是改頭換面,將萊布尼茨的觀點重新表述一番罷了:事實的真理最終都來源于理性的真理;“a=b”不過是處于偽裝形式的“a=a”。

        為了證明“a=a”和“a=b”沒有區(qū)分,還可以請出一些重量級的人物。如果追溯得夠久遠,可以找到柏拉圖。對柏拉圖而言,具體事物都是事物原型其共相的摹本。按照柏拉圖的理論,兩個摹本a和b能夠相等,不過是因為它們模仿了同一個共相。如果以F表示共相,那么,以“a=b”形式出現(xiàn)的陳述最終都可以用某個表示為“a=a”形式的陳述,比如“F=F”來解釋;說a和b相等,不過是說a和b的共相F與自身相等;兩類陳述沒有明顯的界線。

        在黑格爾之后,能找到蒯因。蒯因值得重點說說,因為他的“Two Dogmas of Empiricism”在批評區(qū)分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方面是如此的有名,以至于今天討論分析陳述和綜合陳述有沒有區(qū)分,要離開蒯因幾乎是不可能的。

        蒯因反對區(qū)分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反對邏輯經(jīng)驗主義者的還原論觀點,即“每一個有意義的陳述都被認為可以翻譯成一個或真或假的、有關(guān)直接經(jīng)驗的陳述”[1]38。為了反對還原論,蒯因提出一種整體論觀點。這里不專門介紹整體論的詳細內(nèi)容,而僅僅指出整體論與還原論在處理陳述意義與直接經(jīng)驗二者關(guān)系上的嚴重對立。根據(jù)邏輯經(jīng)驗主義者的還原論,一個陳述是否有意義,完全取決于這個陳述所描述的直接經(jīng)驗是否實際出現(xiàn)。還原論中“還原”二字也表示,確定一個陳述的意義,也就是將這個陳述還原為一些有關(guān)直接經(jīng)驗的描述;如果找不到相應(yīng)的直接經(jīng)驗,這個陳述就是無意義的陳述。與邏輯經(jīng)驗主義者相反,蒯因認為,從一開始就有一些陳述是有意義的;由這些陳述有意義,蒯因隨后指出,會有那么一些直接經(jīng)驗與這些陳述相符合。相比還原論要求陳述的意義符合直接經(jīng)驗,整體論要求一種倒符合,是直接經(jīng)驗符合陳述的意義。

        用蒯因的方法,“a=b”就不是一個綜合陳述,而是一個分析陳述。為說明這一點,不妨以歷史上關(guān)于晨星和暮星的天文觀察為例。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晨星和暮星是兩顆星,并分別取了兩個名字“Phosphorus”和“Hesperus”;但經(jīng)驗觀察證明是靠不住的,人們以為是兩顆星的東西其實就是一顆星,即金星。這個例子的啟示在于:世界上任何不同的兩個事物a和b都可以是同一個事物;“a=b”為真,并不像還原論所要求的那樣,必須觀察到a確實等于b。不!就算觀察到a不等于b,“a=b”依然為真。蒯因的解釋是:a不等于b一定是我們的觀察出了問題,請繼續(xù)觀察,a一定是等于b的!蒯因這里就利用了他的整體論觀點,既然“a=b”有意義,這個陳述的意義說a等于b,那么,在我們的直接經(jīng)驗中,就一定要有符合該意義的事實——a的確等于b。說“a=b”是分析陳述,也就是說這個陳述必然為真,它不可能不為真,這個陳述不允許被否定。

        上面的意思引用蒯因原話是這樣說的:“在任何情況下任何陳述都可以被認為是真的,如果我們在系統(tǒng)內(nèi)其他地方做足夠劇烈的調(diào)整的話。面對桀驁不馴的經(jīng)驗時,即便是一個非??拷鈬年愂鲆部梢越杩诎l(fā)生幻覺或修改被稱為邏輯規(guī)則的陳述,而保持為真。”[1]43

        一旦世界上任何兩個不同的事物都可以是同一個事物,那么“a=b”和“a=a”也就沒有了區(qū)別。因為a和b在一開始就是同一個事物,所有認為a和b有區(qū)分的經(jīng)驗,最終證明都不過是幻覺。蒯因這個觀點其實也是前面萊布尼茨和黑格爾觀點的重復(fù),即所有的綜合陳述最終都可以用一個分析陳述來表示。就蒯因輕視感官經(jīng)驗這一點而言,他尤其像柏拉圖。柏拉圖就認為感官經(jīng)驗是靠不住的。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事物a和事物b不同,不管這樣一個經(jīng)驗事實多么真實,真實得桀驁不馴,都可以把它當成幻覺加以馴服,因為我們能找到事物a和事物b的共相F。就a和b是F的摹本而言,邏輯在先地,a和b其實早就是同一個事物了。

        總而言之,只要愿意,總能找到辦法,證明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沒有區(qū)分。但是這里的成功也昭示著某種失敗。從柏拉圖到蒯因,這些人的論證有一個共同的毛病——違反經(jīng)驗。為了證明“a=a”和“a=b”沒有區(qū)分,他們或者借助于誰也沒有見過的共相,或者向某個其存在對經(jīng)驗來說至今還很可疑的存在者(上帝)求救,或者構(gòu)造出一種神秘的辯證法,再或者,就像蒯因那般無賴,將出現(xiàn)在我們感官經(jīng)驗中所有與某個陳述不符的直接經(jīng)驗都斥為幻覺。

        需要指出的是,一個論證違反經(jīng)驗和這個論證在邏輯上是否正確是兩回事。通過一些違反經(jīng)驗的事例,從柏拉圖到蒯因,哲學(xué)家證明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沒有區(qū)分,整個論證過程都是嚴密的、有效的,這一點必須承認??蓡栴}是,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接受那些違反經(jīng)驗的事例,那接受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沒有區(qū)分的結(jié)論也就有根據(jù)了。這也是兩回事:我們可以不接受那些違反經(jīng)驗的結(jié)論,同時也不挑戰(zhàn)得出那些結(jié)論的論證過程。所以,“a=a”和“a=b”有沒有區(qū)分,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有沒有區(qū)分,在歷史上那么多、那么著名的論證做完之后,依然沒有進展。因為所有支持以上兩類陳述有區(qū)分的觀點,對于持相反觀點的哲學(xué)家而言,都可以被貼上違反經(jīng)驗的標簽,簡單地加以拒絕。

        盡管筆者贊同以上兩類陳述沒有區(qū)分,但不準備走柏拉圖他們的老路,繼續(xù)從正面為這個觀點辯護。相反,筆者很有興趣考察一下反方觀點,即認為“a=a”和“a=b”有區(qū)分的觀點。筆者試圖證明,經(jīng)驗其實也是靠不住的,應(yīng)用一些經(jīng)驗事例為兩類陳述有區(qū)分辯護,最終將陷入邏輯上的不一致。筆者以下的證明,相比柏拉圖等人的證明,一個優(yōu)點在于,那些堅持反方觀點的哲學(xué)家不能不認真對待,他們不能簡單地加以拒絕,因為筆者的證明嚴格局限于經(jīng)驗。那些認為兩類陳述有區(qū)分的哲學(xué)家,其中一個代表人物是弗雷格。筆者的證明就以弗雷格為靶子。

        同一性問題最早就是弗雷格在“OnSenseandNominatum”中提出的。在這篇文章中,弗雷格給出一種經(jīng)典的解決方案。弗雷格區(qū)分了語詞的意義和語詞指稱,以及陳述的真值和陳述的認知意義。他說:“如果a=b,這樣‘a(chǎn)'和‘b'的指稱就是同一個東西,并由此‘a(chǎn)=a'和‘a(chǎn)=b'的真值也相同。但是,‘b'的意義可以和‘a(chǎn)'的意義不同,并由此命題‘a(chǎn)=b'和命題‘a(chǎn)=a'也可以不同,因為兩個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認知意義?!盵2]210

        早上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就是傍晚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這肯定要通過實際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從語詞的意義是看不出二者相等的,因為“晨星”的意義和“暮星”的意義根本不同,一個說的是早上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一個說的則是傍晚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但是,早上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就是早上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不需要實際觀測就能知道,因為這不過是同義反復(fù)的一句廢話。陳述“晨星是晨星”和陳述“晨星是暮星”,在弗雷格看來,前者表示兩個同義詞相等,后者則表示兩個不同義的詞相等。這樣,“a=a”和“a=b”也就有了區(qū)分。

        按照弗雷格的方法,“a=a”和“a=b”真的可以區(qū)分嗎?

        克里普克認為,即便根據(jù)弗雷格的理論,“a=a”和“a=b”依然沒有區(qū)分。在“NamingandNecessity”中,克里普克說:“如果‘亞里士多德'意味著一個人,他曾經(jīng)教過亞歷山大大帝,這樣一來,說‘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就不過是說一句同義反復(fù)的廢話。但這句話顯然不是廢話,這句話表達亞里士多德教過亞歷山大大帝這一事實,而這個事實,可以被證明是錯誤的。所以,作為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不能是名字(意義)的一部分。”[3]

        克里普克把“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這句不是同義反復(fù)的廢話變成廢話,就應(yīng)用了弗雷格的理論,并且這種應(yīng)用是弗雷格始料未及的。根據(jù)弗雷格的理論,一個詞兼有意義和指稱,這樣,只要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是名字“亞里士多德”的意義,那在所有提到亞里士多德這個人的地方,都可以用“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這個詞來代替名字“亞里士多德”。這樣,以“a=b”形式出現(xiàn)的陳述“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就變成了一個以“a=a”形式出現(xiàn)的陳述“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a=a”和“a=b”沒有區(qū)分。

        對于以上這番歸謬論證,弗雷格應(yīng)該沒有辦法反駁,因為在語詞意義與指稱之間設(shè)定一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確是他的觀點?!耙粋€符號、它的意義和它的指稱三者之間通常的關(guān)系是這樣的:一個符號有確定的意義,一個確定的指稱又符合這個意義?!盵2]200由于語詞的意義和指稱對應(yīng),那在提到語詞意義時,也就順便提到語詞符合該意義的指稱。弗雷格理論這樣一個弊端,事實上早克里普克很久,羅素在“OnDenoting”中就指出過。羅素說:“一個短語C可以兼有意義和指稱。但是如果我們說到‘C的意義',我們得到的卻是指稱的意義?!盵4]為說明這一現(xiàn)象,羅素以“格雷詩歌第一行”為例?!案窭自姼璧谝恍小边@個短語的意義就是這個短語本身,即格雷詩歌的第一行;這個短語的指稱則是實際上作為格雷詩歌第一行的那段文字,即“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在羅素看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隨即出現(xiàn):只要提到格雷詩歌第一行的意義,提到的總是“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這段英文詩的意義;但實際上,格雷詩歌第一行的指稱,即“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這段英文詩,其意義并不是一開始我們想要提到的東西,我們要的是格雷詩歌第一行的意義。*羅素這里是說短語“C的意義”在指稱上出現(xiàn)了混亂。我們原本要用這個短語指向C的意義,但實際指向的是C的指稱的意義。盡管就意義而言,C的意義和C的指稱的意義相同,但就指稱而言,C和C的指稱卻是兩個東西,需要區(qū)分。羅素認為弗雷格的理論不能區(qū)分這兩種指稱。

        弗雷格理論,經(jīng)過羅素的分析,其弊端是這樣的:只要談到一個詞的意義,實際上談?wù)摰木褪窃撛~的指稱,語詞的意義其實就是語詞的指稱。這清楚地說明:只要兩個詞相等了,那究竟是兩個不同義的詞的相等,還是兩個同義詞相等,沒有區(qū)別;換言之,語詞在意義上的區(qū)分是多余的,無用的。

        弗雷格的理論如果要獲得挽救,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停留在意義的層面談?wù)摗癮”和“b”的區(qū)分,而不讓兩個語詞指稱上的同一干擾到這里的區(qū)分,這樣,或許可以說“a=a”和“a=b”在認知意義上是不同的。但很遺憾,這樣一種方法弗雷格自己早就否定了。還是在“OnSenseandNominatum”中,弗雷格就很清楚地說:“對真的追求促使我們穿透意義進入到指稱?!盵2]203弗雷格還說:“在任何一個判斷中……都有從命題層面到指稱層面(客觀事實)的進步。”[2]203弗雷格禁止我們僅僅停留在意義層面提及語詞的意義,我們提及語詞意義最終不過是為了提及符合該意義的語詞指稱。這時,要問弗雷格的一個問題是:既然提到語詞的意義就等于提到了語詞符合該意義的指稱,那讓一個語詞兼有意義和指稱,究竟還有沒有必要?

        這樣一個問題會很有趣,估計也會讓弗雷格錯愕。想當年,弗雷格提出他的理論就是因為他不滿密爾對專名的處理。按照密爾的理論,專名沒有內(nèi)涵,只有指稱,這樣,兩個指稱相同的詞“a”和“b”就沒有了區(qū)分,隨即“a=a”和“a=b”也就沒有了區(qū)分。弗雷格認為專名在有指稱的同時也有意義,這樣,即便指稱相同,“a”和“b”的意義卻不同,“a=a”和“a=b”的認知意義也不同,兩個陳述就得到區(qū)分。但是,通過本文前面的分析可以說,弗雷格從頭到尾就錯了,弗雷格的理論讓語詞的意義和指稱變成同一個東西,我們在提到意義時提到的也是指稱,指稱的相同使得意義的區(qū)分變得毫無必要。相比密爾,弗雷格其實沒有在區(qū)分“a=a”和“a=b”上前進半步。

        借用前面從柏拉圖到蒯因的證明,可以指出弗雷格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從柏拉圖到蒯因,這些哲學(xué)家為了證明“a=a”和“a=b”沒有區(qū)分,使用了一個共同的理論預(yù)設(shè),即邏輯在先地,兩個不同的事物就是同一個事物。使用兩個古老的哲學(xué)術(shù)語,“a=a”代表了本質(zhì),而“a=b”則代表了現(xiàn)象?,F(xiàn)象中兩個不同的事物能相等,因為在本質(zhì)上這兩個事物就是同一個事物。這不禁讓人想起笛卡爾在《沉思錄》中關(guān)于蠟塊的那個著名比喻:一塊蠟加熱融化之后,其外觀、色澤、氣味這些屬性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什么還能說這是同一個蠟塊?因為在融化過程中,蠟塊的本質(zhì)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相對于屬性,事物的本質(zhì)在存在的順序上是在先的,這樣一個傳統(tǒng)的理性主義觀點,其實也體現(xiàn)在弗雷格的理論中。就“晨星”和“暮星”共同指向的對象——金星而言,這兩個詞的意義,不過是經(jīng)驗中,金星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屬性。它一會兒表現(xiàn)為早上出現(xiàn)在天空那顆星星,一會兒又表現(xiàn)為傍晚出現(xiàn)在天空的那顆星星;只要在這過程中金星始終保持自身的同一性,它還是原來那顆金星,那么說“晨星是暮星”和說“金星是金星”就沒有什么區(qū)別,“a=a”和“a=b”也就沒有區(qū)別。弗雷格此時會陷入一種兩難處境。如果弗雷格還堅持“晨星”和“暮星”的意義不同,那么合邏輯的一個結(jié)果就是:晨星與暮星是兩個事物,我們找不到根據(jù),證明這兩個事物是同一個事物;就好像我們面對一塊融化的蠟塊,這個蠟塊在外觀、色澤、氣味上與原先那個蠟塊有明顯區(qū)分,我們完全可以說它們已經(jīng)是兩個不同的事物,而不是同一個事物。但是,如果弗雷格堅持“晨星”和“星”的指稱相同,那么同樣合邏輯的一個結(jié)果就是:晨星和暮星就是同一個事物;“晨星”和“暮星”在意義上的區(qū)分立刻就變得無足輕重,也毫無必要。還用蠟塊作類比,只要蠟塊本質(zhì)不變,那不管屬性如何變化,還是同一塊蠟塊。

        弗雷格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會陷入如上的兩難處境,相反,他把對立的兩派觀點拼湊在一起,然后得出一個在他看來完全合理的結(jié)論:“a”和“b”有相同的指稱,但有不同的意義,這樣“a=a”和“a=b”就有了區(qū)別。真實情況應(yīng)該是這樣的:如果“a”和“b”有相同的指稱,那么,“a=a”和“a=b”就不會有區(qū)別。這就是從柏拉圖到蒯因所堅持的觀點:邏輯在先地,所有看似不同的事物其實都是同一事物;如果“a”和“b”有不同的意義,那停留在意義這個階段,“a=b”就完全缺乏根據(jù),完全可以說a不等于b。這也是當時那些反對笛卡爾的經(jīng)驗主義者的觀點:從a和b在屬性上的差異得不出a和b具有相同本質(zhì)的結(jié)論。兩派觀點之間其實有一道深深的鴻溝是無法跨越的。

        通過揭示弗雷格理論的問題,證明了從經(jīng)驗角度為“a=a”和“a=b”有區(qū)分辯護是不可能的。從經(jīng)驗出發(fā),只能停留在a和b是兩個不同事物上,無從得知這兩個事物如何能相等。如果像弗雷格那樣,一方面知道a和b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另一方面又知道這兩個事物相等,其實是同一個事物,恐怕就得準備一些經(jīng)驗之外的先驗知識。在這一點上,也必須向柏拉圖他們投降了。

        弗雷格理論的問題也揭示出區(qū)分綜合陳述與分析陳述的困難。在把“晨星是暮星”當做一個綜合陳述對待的同時,隱含地,我們所提出的這個陳述其實也是一個分析陳述,只是這個陳述分析性的特點不像“晨星是晨星”或“暮星是暮星”那么明顯罷了。筆者這個觀點其實也是對前面蒯因觀點的深入發(fā)揮,事實上,任何一個綜合陳述在被提出時,也就包含了一個分析陳述的預(yù)設(shè)。這個預(yù)設(shè)就表現(xiàn)為我們預(yù)先假設(shè)了“晨星是暮星”,然后去經(jīng)驗世界尋找與該陳述相符合的事實,即晨星的確是暮星。這里的預(yù)先假設(shè)是很要命的,它會讓我們迅速陷入蒯因設(shè)好的圈套:既然已經(jīng)假設(shè)了“晨星是暮星”,那所有與此假設(shè)不符的經(jīng)驗事實都可以被斥為幻覺,無情地拋棄,只尋找能符合這個假設(shè)的事實,即晨星的確是暮星。整個過程中,表面上是在證實一個綜合陳述,只有找到“晨星是暮星”這樣一個事實,才能說“晨星是暮星”是真的,否則這個陳述就是假的;但實際上,我們不過是在證實一個分析陳述,從一開始就要求“晨星是暮星”為真,然后要求經(jīng)驗世界提供符合該陳述的事實,即“晨星是暮星”。

        任何綜合陳述都有一個分析陳述做預(yù)設(shè)還是必需的。因為如果從嚴格的綜合立場出發(fā),我們看到一個晨星,又看到一個暮星,我們一直看到兩個不同的事物,也以為這兩個事物就是不同的,那么,我們連“晨星是暮星”這樣一個陳述都提不出來,更別提證實它了。弗雷格的理論也就是在這里出了問題。他一上來就提出陳述“a=b”,沒有思考是根據(jù)什么原則提出這樣一個陳述的;而那個原則,其表現(xiàn)形式不過就是弗雷格一直想方設(shè)法與“a=b”相區(qū)分的“a=a”。

        [1]QUINE W V O. Two dogmas of empiricism[C]//QUINE W V O.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FREGE G. On sense and nominatum[C]//MARTINICH A P.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KRIPKE S. Naming and necessity[C]//MARTINICH A P.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273.

        [4]RUSSELL B. On denoting[C]//MARTINICH A P.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216.

        OnFregefailingtodistinguish“a=a”and“a=b”

        ZHANG Hao

        (School of philosophy, Wuhan Univ., Wuhan 430072, China)

        From Plato to Quine, philosophers presented different methods to prove “a=a” is not distinct from “a=b”. Though these proofs are correct in logic, they bear flaw as being against experience. By endowing words with sense and reference, Frege managed to prove that there is distinction between “a=a” and “a=b”. However, since it's possible for Frege to assign same reference to words with different senses, he finally failed to distinguish these two statements. In discussions about identity, though Frege's answer is in accord with experience, it's still inferior to Plato and other philosophers' answer which has no contradiction in logic. It's quite a dilemma.

        Frege; analytical statement; synthetic statement; meaning; reference

        1671-7041(2010)06-0086-05

        H0-05

        A*

        2010-07-08

        張 灝(1972-),男,湖北十堰人,博士研究生;E-mailzhh5342@126.com

        猜你喜歡
        弗雷格晨星語詞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歌海(2021年3期)2021-07-25 02:30:48
        晨星愿與你同行
        晨星要發(fā)光
        封底人物:黃晨星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1-09 00:18:34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xué)范疇釋要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解釋“因明”的可行性分析
        晨星
        琴童(2017年1期)2017-02-18 15:20:48
        從文化理據(jù)看英漢語詞翻譯
        探析概念馬悖論——兼評弗雷格與塞爾的謂詞理論
        句子圖式
        加勒比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色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电影 |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在线a∨天堂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成人亚洲| 免费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免费观看国产短视频的方法|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日本韩国三级aⅴ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老鸭窝色综合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在线 | 久久久久久AV无码成人| 青青草手机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综合悠悠88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伊| 人妻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黄 色 成 年 人 网 站免费| 自拍偷拍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99久久亚洲精品加勒比| 凌辱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77777| 两个人免费视频大全毛片|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