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 毅 王世浩
(國家林業(yè)局華東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設計院 浙江金華 321001)
全國森林采伐限額執(zhí)行情況從1999年正式開展以來,為促進各級政府和林業(yè)主管部門加大管理力度,確保森林采伐限額制度有效實施,全面提高森林采伐限額和林木采伐管理水平,為各級政府和林業(yè)主管部門決策提供了翔實的基礎數據材料。但筆者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伐根的測量誤差對伐區(qū)實際林木采伐量有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檢查所用的根徑材積表是通過胸徑和地徑之間的回歸關系計算而成,材積表的根徑和胸徑是用圍尺量測的,而伐區(qū)中的伐根高度一般都不超過 10cm,平原區(qū)的伐根高度其本都在0cm,很難用圍尺測量,只能通過直尺量測。這樣就有圍尺和直尺測量存在的誤差。
理論上樹根是圓的,但現實中每棵樹都是不同的形狀,圓形、橢圓形、菱形、甚至還有三角形等。下面以橢圓形為例說明樹形對材積的影響。
橢圓周長公式:L=2πb+4(a-b)
橢圓周長定理:橢圓的周長等于該橢圓短半軸長為半徑的圓周長(2πb)加上四倍的該橢圓長半軸長(a)與短半軸長(b)的差。
橢圓面積公式: S=πab
橢圓面積定理:橢圓的面積等于圓周率(π)乘該橢圓長半軸長(a)與短半軸長(b)的乘積。
不同長短軸的差異 單位:cm、cm2
由上表可知,不同的長短軸用直尺量測平均后直徑都是20cm,而用圍尺測量其直徑是不同了。長短軸相差越大,圍尺測量的相徑就越大。長半軸為15cm,短半軸為5cm的樹根用圍尺測量比用直尺測量直徑長了13.5%。這就意味著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不規(guī)則伐根
伐區(qū)采伐時,倒下的林木會對伐根產生作用,表現最多的使伐根局部破壞;采伐過程中,樹干倒伏撕裂樹皮,伐根形狀會很不完整。伐根在測量過程中同一棵樹不同的人員測量會有不同的結果;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觀測點,也會對根徑測量造成誤差;根徑形狀不同,在不同的位置上測量其平均值也會不同。如果每棵樹的根徑測量相差2cm,則會造成材積的較大誤差。下表以江蘇省杉木為例說明每棵樹比實際值小2cm時的材積差距。
根徑 材積 根徑 材積 差值% 6 0.0048 8 0.0098 -51.0 8 0.0098 10 0.0171 -42.7 10 0.0171 12 0.0267 -36.0 12 0.0267 14 0.0389 -31.4 14 0.0389 16 0.0539 -27.8 16 0.0539 18 0.0720 -25.1 18 0.0720 20 0.0932 -22.7 20 0.0932 22 0.1177 -20.8 22 0.1177 24 0.1458 -19.3 24 0.1458 26 0.1776 -17.9 26 0.1776 28 0.2132 -16.7 28 0.2132 30 0.2528 -15.7 30 0.2528 32 0.2965 -14.7
根 徑
“十一五”的森林采伐限額,華東監(jiān)測區(qū)除江西省以外其它各省市采伐以人工林為主,其中山東、江蘇省采伐的都為人工林。人工林主伐年齡比較小,根徑也相對較小。從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平均根徑在20cm,每棵樹的根徑量測比實際值小2cm,那么檢查的伐區(qū)采伐量會比實際采伐量小22.7%。
3.1 根徑胸徑回歸時地徑很難在0cm處測量
《全國森林采伐限額執(zhí)行情況檢查方案》規(guī)定,檢查時在受檢縣(局)內,分別樹種(組)選測50株以上不同徑階立木的地徑和胸徑,通過建立地徑回歸關系求算出伐根所對應的胸徑。但實際上在0厘米處很難量測,一是林地上地被物較多;二是根部附近有較多的泥土和碎石;三是樹根形狀不規(guī)則;多數情況下是在距根部5-10厘米處量測,這樣與實際量測伐根0厘米處又有誤差存在。而0cm處伐根很難用圍尺檢尺,只能用直尺檢尺。
3.2 伐根丟失較多
伐根丟失情形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采伐過程中,伐區(qū)里會開幾條板車拉木材的小道,道路本身將伐根連土壤一起被挖;二是被挖土壤將旁邊樹根埋沒;三是經撫育采伐后的伐區(qū)很難確定所丟失的伐根;四是造林整地時會將部分伐根埋沒。
3.3 找不到伐根
南方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植被生長旺盛。森林采伐限額執(zhí)行情況檢查時間一般在翌年4月份以后進行。如果伐區(qū)是在下半年作業(yè)的,由于植被還未得到徹底恢復,伐根尚容易找到;如果上半年作業(yè)的作區(qū),其植被經過下半年的恢復,已很茂盛,伐根在植被下面很難被發(fā)現,檢查人員又不可能用砍刀將灌木等全部砍去,易漏檢。
3.4 部分地區(qū)煉山
煉山時伐根被燒,伐根形狀改變很大,根徑也變得很小,不可能將伐區(qū)采伐量檢查得十分準確。
伐區(qū)檢查只能作為伐區(qū)作業(yè)質量管理的一種手段,不能作為衡量伐區(qū)實際采伐量的唯一手段。根本上還要在伐區(qū)作業(yè)設計、木材檢尺、木材調運等環(huán)節(jié)加強技術和行政管理,才能有效控制伐區(qū)采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