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童話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幻想是童話的靈魂和生命。優(yōu)秀的童話作品,以神奇瑰麗的幻想幫助兒童打開想象的翅膀,喚醒創(chuàng)造的潛能。童話故事怎么教?筆者以為,童話是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gòu)故事,幻想是其核心、靈魂乃至生命,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讀童話,最需要的是想象力,而不是條分縷析的邏輯分析。因此,童話教學就要抓住童話的特點,少一些講解和分析,多一些想象力的啟發(fā)。
一、讓學生分角色講讀童話
童話故事是用來講的。當兒童講故事的時候,文字刻畫的符號人物在他們的頭腦中開始蘇醒,慢慢地動起來、說起話來,兒童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呼吸,一起快樂,一起悲傷。為了讓學生真正讀好童話、講好童話,筆者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分角色朗讀
組內(nèi)分角色對話。小組內(nèi)根據(jù)自己的角色,從下列提供的反映人物表情或心情的提示語中選擇合適的詞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難過? 傷心? 爽快? 肯定? 鄭重
急切? 焦急? 絕望? 悲傷? 悲痛
依依不舍? 戀戀不舍? 忐忑不安? 憂心忡忡
提心吊膽? 心急如焚? 傷心欲絕? 心如刀絞
(二)分角色講故事
1.發(fā)揮你的想象,組內(nèi)練習分角色講故事。
2.情境練寫。(用“樹啊,樹,”開頭寫幾句話。注意書寫工整,養(yǎng)成修改習慣。)
■
樹啊,樹,
(三)全班交流
其他學生注意傾聽,及時補充個人想法;組間相互分享,相互評價。
教師不能去肢解童話故事,而是讓《去年的樹》作為一個完整的形象留存于孩子們的心田。這樣的設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目標明確。學生在反復讀故事、講故事的過程中,想象人物的表情和心情,在角色的轉(zhuǎn)換和情感的交融中習得語言,玩味語言,運用語言。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與童話中的人物一起經(jīng)歷一段特別的情感旅程,對真善美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體味。
二、品味童話中不同風格的語言
童話故事中富有節(jié)奏感的行文風格,營造了動人的意境,傳遞著作者細膩的情感。童話是很感性的,兒童樂于欣賞并且能夠欣賞。兒童通過語言進入童話世界,這些語言值得教師花時間和學生一起在課堂中細嚼慢咽。如此,學生才能品出童話的真正滋味。課堂的第二環(huán)節(jié)筆者進行了如下設計:
對比讀故事
(一)每組選擇你們最感興趣的一點(比如鳥兒的語言、對燈火的描寫、故事的結(jié)尾)進行對比閱讀。
(二)組內(nèi)圍繞選定的內(nèi)容認真研讀,邊讀邊想文中這樣表達的好處。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語言喜好傾向,這種傾向符合他們閱讀心理。在課堂中,筆者關注了孫幼軍版和小■版重點語句語言形式的不同,引導學生抓住這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去品讀,去對比,去想象,努力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走向文本的深處。在對比閱讀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不同表達的妙處,領略了童話語言的魅力。課堂在兒童自己的比較、選擇、批判、肯定中拔節(jié),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喚醒了自身的閱讀智慧。
三、讓學生自由領悟童話的象征意義
安徒生曾經(jīng)說過:“孩子們最喜歡童話里描寫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裝飾,這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成人則對隱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更感興趣。”一些擁有豐富閱讀經(jīng)驗的教師,在進行童話教學時,經(jīng)常會有意無意把自己讀到的具有“重要人生啟示意義”的東西傳授給學生。其實,人生經(jīng)驗只能靠自己悟出來,不能靠灌輸獲得。因此,在課堂上筆者沒有刻意教給學生故事的象征意義,而是讓學生全面理解童話內(nèi)容,從故事中走了一個來回后,水到渠成地拋出問題:孩子們,講完這個故事,我們心里一定有別樣的收獲在涌動,用一個詞說說你讀出了什么或者你想到了什么?從而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讓孩子們暢談自己富有個性的閱讀體驗。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給人太多的驚喜和感動,有的讀出了誠信的可貴,有的讀出了友情的永恒,還有的讀出了愛情的忠貞……
用童話的特點教童話,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想象力,還孩子們一個干干凈凈的童話世界吧!◆(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