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輝,李 立,陳玉娟
(石家莊學院體育系,河北石家莊050035)
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三跳遠度與成績灰色關聯(lián)分析
——兼探討我國運動員與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之間的差距
趙旭輝,李 立,陳玉娟
(石家莊學院體育系,河北石家莊050035)
目的:通過對中外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的跳遠技術與成績進行分析,以期能為我國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參考。方法:運用文獻資料和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的三跳各跳遠度與專項成績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的三跳各跳遠度與專項成績的關聯(lián)度,并進行排序,分析各跳對專項成績的影響程度。研究結果表明:第3跳遠度是影響三級跳遠成績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第1跳,最后是第2跳;發(fā)現(xiàn)我國運動員在三跳比例、速度利用率多方面都與國外運動員有著一定的差距。建議:我國運動員在三跳中應充分利用水平速度,并獲得較好的垂直速度,將速度利用率能力作為突破口,調(diào)整好三跳比例。
運動員;三級跳遠;專項成績;灰色關聯(lián)度
1.1 研究對象
以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成績中的三跳各跳遠度和專項成績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利用文獻資料,收集到2010年以前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的三跳各跳遠度和專項成績[2-4](見表1)。
1.2.2 關聯(lián)分析法。采用灰色系統(tǒng)理論中的關聯(lián)度分析法,對13名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18次成功跳躍的三跳各跳遠度和成績的灰色關聯(lián)度進行計算,按三跳各跳遠度對運動成績的影響程度進行關聯(lián)排序,找出影響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運動成績的主要指標因素。
表1 世界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各跳遠度與專項成績一覽表(m)
2.1 計算并列差數(shù)
以每位運動員成績作為母數(shù)列X0,以運動員三跳每跳的遠度為制約成績的三項因素:第一跳遠度X1、第二跳遠度X2、第三跳遠度X3,為子數(shù)列,建立關聯(lián)序。
計算并列差數(shù)表(見表2)。
表2 對應差數(shù)表
2.2 求關聯(lián)系數(shù)與關聯(lián)度
求關聯(lián)系數(shù):計算公式為
計算結果(見表3),按計算關聯(lián)度大小排列成序如:r(3) =0.958>r(1)=0.943>r(2)=0.891,即三跳因素按關聯(lián)度值排序為:第一重要因素是第3跳;第二重要因素是第1跳;第三重要因素是第2跳。說明對三級跳遠成績影響最大的是第3跳遠度,其次是第1跳遠度,最后是第2跳遠度。
三級跳遠的成績是各跳遠度的總和,各跳之間又是緊密相連,互相影響的。在三級跳遠中,各跳距離能反映出運動員水平速度的分配和三跳用力程度的情況。從關聯(lián)系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優(yōu)秀三級跳遠運動員李延熙、朱書靖與愛德華茲、康利等世界優(yōu)秀選手相比,第3跳關聯(lián)系數(shù)較低,并且低于第1跳關聯(lián)系數(shù),說明在對成績的貢獻上第3跳不如第1跳。從現(xiàn)代三級跳遠技術發(fā)展情況看,有明顯縮短第一跳距離、增加第三跳遠度的趨勢[5]。這是因為適當縮小第一跳的距離會更有助于從助跑到起跳水平速度的發(fā)揮,減小單足跳的垂直速度,從而保證在較高水平速度的情況下完成第三跳。在以“速度為核心、力量為基礎、跳躍為保證”現(xiàn)代三級跳遠中[6],水平速度的利用率直接影響最后成績。波蘭的斯塔爾琴斯基曾提出“三級跳遠最重要的問題是減少水平速度的損失,將其減少到最小程度”以及“助跑速度和每次跳躍(水平)速度是決定成績的關鍵”等觀點[7]。有研究表明李延熙的上板速度為10.5 m/s,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10.45 m/s,可見李延熙的上板速度與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差不多,但第一跳的速度損失率為9.5%,第二跳的速度損失率為17.9%,遠高于世界優(yōu)秀選手[8]。如此可見三跳中速度的掌控至為關鍵,提示我國三級跳遠運動員在訓練中不能只一味重視第1跳的遠度而影響水平速度,這對于最終獲得較好的成績是得不償失的。應注意三跳合理的比例。
表3 關聯(lián)系數(shù)及關聯(lián)度一覽表
為什么我國三級跳遠運動員第三跳比例偏小?有研究認為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的速度利用率比較低,運動員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差,動作幅度小,擺動腿跳躍能力發(fā)展不均衡導所致的[9]。因此,三級跳遠中第三跳比例偏小是影響我國運動員成績提高的主要原因。
4.1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3跳遠度是影響三級跳遠成績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第1跳,最后是第2跳。
4.2 我國運動員在三跳比例、速度利用率多方面都與國外運動員有著一定的差距。隨著三級跳遠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在今后的訓練中應充分注意這些影響因素的作用。
4.3 建議我國運動員在三跳中充分利用的水平速度,并獲得較好的垂直速度,將速度利用率能力作為突破口,調(diào)整好三跳比例。
[1] 王陽春,張正紅,劉志蘭.世界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分欄時間與專項成績灰色關聯(lián)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8,23(3):275-276.
[2] 卓建南.影響男子三級跳遠成績的幾個關鍵因素[J].體育學刊,2007,14(6):107-109.
[3] 郭甫.全國第十屆運動會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三跳技術運動學分析[D]山西大學,2007.
[4] 劉繼斌.我國部分優(yōu)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三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D].蘇州大學,2007.
[5] 許濱,許晶.對影響我國男子三級跳遠運動成績主要因素的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10):52-56.
[6] 李玉章,吉艷霞,張貴敏,等.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跨步跳踏跳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5,29(1):49-53.
[7] 楊愛華,李英,徐林紅.我國男子三級跳遠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4):60-63.
[8] 羅陵,劉春偉.三級跳遠運動員李延熙三跳起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2):286 -287.
[9] 余丁友.高水平三級跳遠運動員的力量與速度訓練探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4,26(2):46.
Gray Correlativ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and Length of Top Triple Jump Athletes——Research betw een the Gap of Chinese and Fo reign Elite A theletes
ZHAO Xu2hui,L ILi,CHEN Yu2ju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Purpose:This research wanted to analyze the triple jump technique in Chinese and fo reign elitemale athletes to p 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hinese coaches and athletes.Method:The test us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gray co rrelation analysis to study the co rrelations between length in each jump and perfo rmance in wo rld’s best athelete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to get the impact factors.Results:The length of the third jump is the impo rtant facto r to per2 fo rmance of trip le jump,followed by the first jump,and finally the second jump.There is certain gap in ratio of three jump and rate of utilization of capacity.Suggesion:China’s athletes of trip le jump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to obtain better vertical velocity and take the rate of utilization of capacity as a starting point, adjusting the p ropo rtion of a good trip le jump.
athlete;trip le jump;special perfo rmance;gray relational grade
G823.4
A
石家莊學院2009年度團隊建設項目、科研啟動基金重點資助項目(0909001)
2010206209
趙旭輝(1976-),男,河北承德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繞三跳遠度分析了各跳遠度對專項成績的影響程度,旨在為教練員的訓練提供理論依據(jù)。
100423624(2010)0520106203
近年來,我國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成績有了長足的進步,涌現(xiàn)出李延熙、朱書靖等一批優(yōu)秀運動員。特別是在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李延熙、朱書靖的成績分別達到17.59m和17.41m,同時打破了中國田徑史上被鄒振先在1981年的田徑世錦賽上創(chuàng)造的17.34m的全國紀錄和1994年哈薩克斯坦選手薩凱爾金創(chuàng)造的17.35m的亞洲紀錄。如果把李延熙創(chuàng)造的17.59m的亞洲紀錄放到柏林世錦賽上,這個成績可以躋身前三名,大大拉近了我國男子三級跳遠成績與世界頂級水平的距離。運動員的成績達到世界水平要想再進一步,必須在更多的細節(jié)上尋求突破。根據(jù)他們的具體競技能力指標進行科學分析,明確方向,對其有針對性、計劃性的訓練以確保更大限度地實現(xiàn)訓練目標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1]。三級跳遠的運動成績是由各跳遠度組成的,各跳的遠度對三級跳遠專項成績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對世界優(yōu)秀三級跳遠運動員各跳遠度的數(shù)據(jù)與專項成績進行了綜合分析,從現(xiàn)有訓練基礎水平和科學的訓練實踐理論出發(f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