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瑞,袁華莉
(1.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廣東深圳518060;2.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北京100875)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王相瑞1,袁華莉2
(1.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廣東深圳518060;2.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北京100875)
本文分析了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并結合一線課題指導實踐,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復習導入、單詞學習、協(xié)作交流、話題作文、快速閱讀、課堂內容復習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方法,試圖探尋出一條有效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之路。
思維導圖;小學英語;教學工具;應用
引言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但如何將信息技術真正有效地整合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文獻分析表明,目前已有較多關于思維導圖在大學、高中和初中英語等方面的研究,但其在小學英語層面的研究卻明顯不足。筆者與“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試驗”項目的部分試驗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面進行了持續(xù)性的探索,試圖探尋出一條有效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之路。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巴贊(Tony Buzen)提出的。他認為:放射性思維是一種新的、以大腦為基礎的高級思維形式,而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自然表達形式。[1]它是在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組織基礎上,從中心主題出發(fā)通過特定的關聯(lián)展開分支,由關鍵詞或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狀思維過程和結果變?yōu)榭梢暬墓ぞ?。[2]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既運用左腦的詞語、數字、邏輯等功能,同時也運用右腦的色彩、圖像、符號、空間意識等功能,將思維痕跡用圖畫和線條形成發(fā)散性的結構,從而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只有利用大腦自身的語言來思考問題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大腦的聯(lián)想與創(chuàng)造力。
較之手工繪制方式,思維導圖工具軟件具有表達形式多樣、容易修改、能夠用多媒體形式表現等諸多優(yōu)勢。常用的思維導圖工具軟件有 MindMapEditor、MindManager、Inspiration、FreeMind、MindGenius、Kidspiration等,其中Kidspiration是專門為兒童學習量身定做的,它在界面設計和圖畫庫內容上充分考慮了兒童的認知特點,并配備了英文語音提示,適合小學生學習英語時使用。
1.突出重點,有效助記,提高學習效率
一方面,思維導圖把學習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知識點上,不需要浪費時間在那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上,從而節(jié)省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另一方面,思維導圖通過有效的概念意義的組織和概念框架的建立成為一個有力的助記工具。[3]
2.改善學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識網絡,從而促進新舊知識的整合,提升思維能力
學生在構造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思維導圖節(jié)點的增加或對概念結構的修改都體現了學習者個性化的、主動的信息加工和知識構建過程。思維導圖把大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以圖的直觀性特征對當前的新知識內容加以定向和引導,使學習者看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從與舊知識實質性聯(lián)系中找到同化、吸收當前新知識的固著點,從而有助于促進新舊知識結構的整合,實現新知識的內化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3.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學習環(huán)境,實現協(xié)作學習
“進行實時雙向言語互動(即言語交際)是掌握聽說能力的充分必要條件”,外語教學必須“以言語交際為中心”。[4]創(chuàng)設意義情境,進行協(xié)作交際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思維導圖圍繞中心主題展開分支,呈現語言交際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使學生不僅有話可說,且知道從何說起。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提供師生對話或生生對話的支架,也可以嘗試讓學生通過同桌、小組合作,相互啟發(fā),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并進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交流能力。
4.提高綜合信息的能力,激發(fā)聯(lián)想與創(chuàng)意,有利于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思維導圖將各種零散的智慧、觀點等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系統(tǒng),允許學生自由聯(lián)想,不像傳統(tǒng)教育那樣,要求遵循從概念到概念的“線形思維”,而是按照大腦思維的結構進行放射性的“網狀思維”,這就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5.促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學習和思維的習慣,提高元認知技能
我們知道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說就是學習者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自覺意識,是根據對自己所用認知加工策略效驗的不斷監(jiān)測來選擇、評價與修正認知策略的能力。思維導圖能幫助提高元認知學習技能,如記筆記、理解課文、組織作文、準備考試等。
思維導圖在英語課堂中有著更廣闊的天地,筆者在一線課題指導的實踐中發(fā)現,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具有明顯的效果。
1.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導入
《At themall》是深圳市朗文版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中第七冊第 6課內容。在warming up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圖1中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free talk”。思維導圖可以簡潔地展示語言交際的情境,并進行關鍵詞及其聯(lián)系的提示,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的應用。較之以前不用思維導圖的情況,學生不但對話更流暢,而且對話的內容也更豐富,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新課的順利進行做了很好的鋪墊。
2.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單詞學習
學生需要掌握的語言知識內容一般以單元(主題)的形式被分散編排在小學各年級英語教材中。盡管教材在編排上采用了同主題集中的形式,但學生獲得的很多知識仍是零散的。通過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總結,形成層次化的知識網絡,當需要提取這一知識時,學生就會先回憶起它所在的知識網絡,進而學生可以從知識網絡中提取所需知識及其相關聯(lián)的語言知識。例如:學生需要輸出與animal相關的信息,學生在animal圖式中提取的信息不僅包括動物種類,還包含與動物相關的顏色、數字等修辭信息,如圖2所示。
圖1
圖2
3.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協(xié)作學習(頭腦風暴)
新課標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通過交流與協(xié)作,可以發(fā)揮學習者的主體性,使學習者實現對知識意義的建構,同時使學習者的社會交往技能得到發(fā)展。[5]在以交際為中心的小學英語課堂中,協(xié)作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在學生進行表達練習之前,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協(xié)作、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彼此啟發(fā)思路,形成對事物或話題更加完善的認知,為學生認知的輸出和交流提供表達線索等。另外,小學生由于受知識積累及認知特點的限制,其表達需要借助教師提供的支架。思維導圖為學生的自由表達提供了結構清晰、明確的支架。在《At themall》一課中,課文內容學習完之后,教師出示了圖3所示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協(xié)作交流。
4.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快速閱讀
Tony Buzan認為,思維導圖需要讀者主動尋找關鍵詞和中心思想,可以極大地提高閱讀速度,可作為快速閱讀工具。[6]在學習深圳市朗文版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第七冊課文Unit 5 dinosaur時,教師運用圖4中的思維導圖給出要點,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就會有意識地提取關鍵字,從而加快閱讀速度。長期訓練下去,閱讀速度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圖3
圖4
5.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話題作文
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話題作文,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說和寫),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總結運用知識點的能力。例如,就自己熟悉的話題“Introducemyself”進行課堂話題作文,可以運用圖
5中的思維導圖進行思考和描述。
6.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內容復習,提高記憶效果
在課堂的小結部分,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通過畫思維導圖進行整堂課的回顧與總結,一方面以圖畫的形式來表達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種信息轉換方式,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加工深度,進而會大大增加學生將其納入長期記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畫圖過程中形成清晰的思維鏈條,有利于信息的提取。例如在學習完toys后,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圖6)帶領學生一起總結回顧,此時就不僅要回顧本課內容,還要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如顏色、位置等表達方式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和總結,這一點非常重要。
圖5
圖6
本文通過分析思維導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功用,結合一線課題指導實踐,探討了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促進知識內化的工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期望能對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提供一些幫助和指導。
[1]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第二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2]歐陽蘋果,陳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3):18-19.
[3]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1):38.
[4]何克抗.語覺論與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4,(12):8.
[5]侯冬玲.基于局域網的協(xié)作問題解決學習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1,(9):15.
[6]車偉堅,許曉東.概念圖與思維導圖及其在應用中的異同辨析[C].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2006:360.
(編輯:王天鵬)
TP319
A
1673-8454(2010)16-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