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蕊
(酒泉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酒泉 735000)
自然排空與清潔灌腸對痔瘺手術患者舒適度影響的對比研究
張克蕊
(酒泉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酒泉 735000)
目的 觀察自然排空與清潔灌腸對痔瘺手術患者舒適度的影響,尋找該類患者術前最佳的腸道準備方法。方法隨機選取在我科住院治療的痔瘺手術患者,分為清潔灌腸組和自然排空組,在相同手術方式的條件下,通過觀察患者術前焦慮及恐懼程度、腸道清潔狀況、術后對疼痛的耐受情況、傷口的出血水腫及術后排便、排尿反應等指征,對照分析2種不同術前準備方式對患者舒適度的影響。結論 采用自然排空法清潔腸道,能減輕痔瘺手術患者術后的疼痛,增加患者術前、術后的舒適度,符合以人為本的舒適護理理念。
自然排空與清潔灌腸;痔瘺手術患者;舒適度;對比研究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等因素,導致肛腸痔瘺疾病發(fā)病率增高。但因患病部位特殊,加之懼怕手術疼痛、擔心術后效果等原因,大多數患者患病后不能及時就診,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對于痔瘺,手術治療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為了尋求該類疾病術前最佳的腸道準備方式,我們隨機選取2007年1月~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痔瘺手術患者,采用對照分析方法,對比自然排便和清潔灌腸2種不同腸道準備狀況下,對患者術前腸道準備、精神狀態(tài)、術后疼痛的耐受情況、傷口出血水腫程度以及術后排便排尿反應等方面舒適程度的影響,以尋找較理想的術前腸道準備方式。
選擇2007年1月~2010年3月在甘肅省酒泉市人民醫(yī)院肛腸科住院進行痔瘺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自然排空組(治療組)與清潔灌腸組(對照組)各100例。治療組中,男51例,女49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19歲,平均年齡43.6歲;對照組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46.02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術前所有患者需完成血、尿、便等常規(guī)手術前檢查。術前一天給予少渣、半流質飲食,術前禁食水6 h。治療組術前采用自然排空法清潔腸道,即術前晚自然解便,排空腸道。術前2 h再次排便,如有便秘或排便困難者給予開塞露40 ml肛管內深部注入,以助排便。便后清洗肛周,溫水坐浴15分鐘;對照組術前3~4 h給予肥皂水清潔灌腸。2組患者術前常規(guī)做好手術部位的清潔,患者清洗肛門會陰部后護士給予備皮。手術方式均為在骶管神經阻滯(簡稱骶麻)、截石位下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或肛瘺切口引流掛線術。術后去枕平臥6~8 h后改自主臥位,根據麻醉恢復情況協(xié)助患者下床活動,并注意觀察肛門部滲血情況。術后當天給予靜脈滴注止血芳酸,并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3~5 d。術后6 h后可進少量半流質飲食,次日起可改為普食,但忌辛辣、刺激食物,囑患者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保持每日正常排便,不要有意控制大便。每次便后清洗肛周,溫水坐浴后給予馬應龍痔瘡膏和消炎痛栓肛門換藥。
腸道的清潔效果主要根據手術醫(yī)師的評價,手術區(qū)域腸道清潔無糞便、視野清晰為滿意。2組患者清潔度評價無差異。但采用清潔灌腸的對照組中有些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因麻醉后直腸括約肌松弛,而出現灌腸殘留液外滲,影響手術操作,污染傷口等情況[1]。另有部分患者,因灌腸時肥皂水對肛管及腸黏膜的刺激,出現直腸不適、腹脹腹痛、惡心等不良反應。而采用自然排便法的患者,均未出現術中灌腸液外流和腸道不良反應情況。
2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對手術存在恐懼感,但絕大部分患者經護士術前做訪視及宣教后均能減輕術前緊張情緒及恐懼感,順利配合手術治療。但根據臨床觀察發(fā)現,采用清潔灌腸的患者,因術前反復插管灌腸,加之肥皂水對腸黏膜的刺激,患者腹部及肛周不適感增加,易出現焦慮情緒。術前刺激性操作越多,患者精神緊張度越高,不適感越重,患者恐懼感就越大。因此,對照組患者對手術的恐懼程度整體高于治療組。
疼痛是影響舒適程度的最主要因素。術后疼痛會引起恐懼感,影響睡眠,不利于患者恢復。如何幫助患者避免疼痛、適應疼痛、解除疼痛,是護理人員的重要職責[2]。痔瘺手術后的疼痛主要是因肛門括約肌痙攣致術后24 h內的傷口疼痛和術后的排便疼痛[3]。疼痛評估及記錄方法,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制訂術后疼痛反應觀察評定標準:Ⅰ度:肛門輕度疼痛,或稍有下墜不適,不影響睡眠,不必處理;Ⅱ度:肛門疼痛,肛門下墜感明顯,口服氨酚待因即可緩解,輕微影響睡眠;Ⅲ度:肛門疼痛重,不能忍受,嚴重影響睡眠,口服止痛藥物效果差,需肌肉注射強痛定或杜冷丁類藥物方能緩解。2組患者術后肛門疼痛的比較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肛門疼痛比較(人)
術后l~5天觀察創(chuàng)口出血及切口水腫情況。術后出血評定標準:Ⅰ度:便后手紙帶血或糞便外帶血少量;Ⅱ度:大便時滴血較多,但排便后出血即停止;Ⅲ度:排便時出血多,并有血塊,需要加用止血藥物止血;Ⅳ度:出現失血性休克等大出血者。所有患者術后常規(guī)靜脈滴注止血劑2天。其中治療組有2例,對照組有7例因出血原因加用安絡血或延長使用止血藥靜脈滴注。2組患者均無出現出血性休克等大出血者。
切口水腫評定標準:Ⅰ度:局部輕度水腫,不影響活動;II度:局部有明顯水腫,活動略受限;Ⅲ度:嚴重水腫,活動明顯受限。術后1~5天切口水腫情況比較,治療組Ⅱ度水腫6例,對照組9例,2組患者其余均為Ⅰ度水腫者,未出現Ⅲ度水腫者。
觀察術后排便、排尿情況,出現術后尿潴留經誘導無效給予導尿者,治療組2例,對照組6例。術后首次排尿后,2組患者均未出現再次尿潴留情況。對于排便的管理,我科對術后大便干結、便秘的患者,常規(guī)給予麻仁丸或中藥湯劑口服,以預防便秘。治療組出現排便困難加用口服石蠟油和外用開塞露助便各1例,對照組使用開塞露助便3例,2組患者術后均未使用灌腸解便。
結果:2組患者對手術的焦慮恐懼程度及術后肛門疼痛、出血、水腫、便秘、尿潴發(fā)生率比較,對照組均高于治療組。
舒適護理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在護理中的應用,舒適程度的高低是評價護理效果的最佳指標。痔瘺手術前腸道準備的目的是清除腸道內的糞便,減少術中糞便對手術野的污染,利于術后傷口愈合。灌腸是外科患者術前腸道準備的基本措施,操作雖不復雜,但致不同程度的直腸損傷時有發(fā)生[4]。清潔灌腸需多次插入肛管進行灌洗,由于灌腸次數增多,刺激齒狀線以下肛門神經,使患者疼痛不適,肛門水腫、肛門墜脹感強烈[5]。肥皂水灌腸還可出現如腹部脹痛、排便感強烈、灌腸液外流等[6]不適?,F代護理學科的發(fā)展注重以人為本的護理過程,強調在腸道準備過程中不應影響機體的內穩(wěn)態(tài),倡導在臨床操作中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的護理理念。因此減輕術后肛門水腫、疼痛,促進傷口愈合,對提高痔瘺術后患者舒適度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觀察自然排便和清潔灌腸2種不同腸道準備狀況對患者手術前精神狀態(tài)、對疼痛的耐受情況、傷口的腫脹出血、術后排便及排尿反應等舒適度的影響,發(fā)現清潔灌腸雖然保持了手術腸段的清潔,但對患者造成的肛門疼痛、墜脹和恐懼等強烈不適感超過了本身的清潔作用。而用自然排空法清潔腸道,符合人體生理功能,對便秘者用開塞露深部肛管內注入,增加了藥物到達直腸的深度,能充分潤滑并刺激腸壁,解決了大量液體灌入使患者不能耐受的問題,并能避免空氣進入腸腔,引起腹脹不適[7]。因此有利于減輕患者術前的心理恐懼、焦慮癥狀,增加患者術前、術后的舒適度,同時也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采用自然排空法,手術醫(yī)師滿意,患者又樂于接受,符合以人為本的舒適護理理念,是痔瘺手術患者術前較理想的腸道準備方式,具有臨床實際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邱燕虹,胡豐良,許惠珊.痔瘡患者術前兩種腸道準備的效果比較[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雜志,2006,13(5):38.
[2]李樹貞.現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0.
[3]王朝暉,黃靜,易小英.護理干預對環(huán)形混合痔術后疼痛的影響[J].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8,10(4):58~60.
[4]張華,何代文,陳緒碧.灌腸致肛直腸損傷的觀察及護理[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28(6):833~834.
[5]卿梅,龐燕.肛管插入角度深度及灌入液壓力對灌腸效果的影響[J].現代臨床醫(yī)學,2008,34(3):218~219.
[6]藍珍,鄧行愛.開塞露鹽水液用于痔瘺術前清潔灌腸的觀察[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8(1):49.
[7]馬素英.舒適導便術在痔瘺術后便秘患者中的應用[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6,16(3):60~61.
R195
B
1671-1246(2010)24-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