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洪申
有氧運動干預對師范類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影響
矯洪申①
目的 探討有氧運動對師范類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 應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對師范類大學生進行心理評估;對其中有抑郁癥狀的44例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n=21)進行有計劃的運動處方干預即個體化有氧運動,時間為8周;對照組(n=23)不采用干預措施。觀察兩組干預前后抑郁情緒變化并進行比較。結果 在校大學生抑郁發(fā)生率17.81%,有氧運動能夠明顯改善其不良情緒。干預后干預組抑郁得分SDS(37.58±8.57)與干預前(47.39±9.1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3.59/P<0.01);對照組抑郁得分(44.29±8.76)較干預前(47.34±9.12)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61/P>0.05);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后SDS相比(37.58±8.57/44.29±8.76),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t=2.57/P<0.01);抑郁指數(shù)情形同SDS,干預后兩組相比(0.47±0.09/0.55±0.10),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t=2.79/P<0.01)。結論 大學生抑郁發(fā)生率較高,有氧運動能夠明顯改善其抑郁狀況。
有氧運動干預;抑郁情緒;推廣應用
1.1 對象 從2009年5月~2010年3月某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中,排除合并糖尿病、肝病、黃疸以及心腎功能異常和其它軀體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隨機抽出247例,先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3]進行自評:該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指數(shù)范圍為0.25~1.0,<0.50為無抑郁,0.50~0.59為輕度抑郁,0.60~0.69為中度抑郁,≥0.70為重度抑郁。根據(jù)抑郁指數(shù)>0.50診斷伴發(fā)抑郁情緒的共44例(17.81%),男18例,女26例,年齡19~22歲(平均21.42歲)。按抽簽的方法將其分成兩組:干預組21人,男9例,女12例;對照組23人,男9例,女14例。兩組間性別、年齡及受教育年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9,P>0.05)。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兩組均在日?;顒又羞M行,對照組對其常規(guī)活動不做具體要求,不限制其隨意參加跑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繩等活動。干預組則除常規(guī)活動外增加有氧運動,干預8周。
1.2.1.1 制定有氧運動處方 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制定適合的有氧運動的內(nèi)容、強度、時間、頻率等個性化運動方案。有氧運動形式:根據(jù)日常運動習慣指導學生分別選擇快走、慢跑、原地踏步、各種球類活動、上下樓梯、有氧健身操等運動形式。運動強度:將學生的目標心率視為運動強度,根據(jù)卡渥文最大貯備心率百分數(shù)法確定目標心率,其計算公式為:目標心率= (220-年齡-安靜心率)×60%+安靜心率[4];首次運動前測定患者個體安靜心率,計算目標心率,測算運動強度,試驗周期內(nèi)每周一由研究人員按上述方法重新測算運動強度。運動時間:每天30分鐘;運動頻率:每周3次。
1.2.1.2 實施運動處方 根據(jù)運動處方組織參加有氧運動,運動前做準備活動3~5分鐘,逐漸增加運動速度以達到目標心率,自達到目標心率開始計時,運動結束后做5~10分鐘放松活動。每天在目標心率下鍛煉30分鐘,可根據(jù)患者體能一次完成或分3~5次完成,間歇時間不計時。教會學生在運動中自測脈搏,以維持目標心率,周六、周日由研究人員采取電話隨訪及家庭人員監(jiān)督實施運動處方。并指導學生記運動日記,包括有氧運動形式、運動時間、運動時的心率、主觀感受等。
1.2.1.3 心理狀況評定方法及效果評定 采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抑郁水平,量表評分由2名經(jīng)過培訓的專職人員進行盲法評定,分別于鍛煉前及體育鍛煉4周、8周各評定1次;觀察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進行t或χ2檢驗。
2.1 干預前后兩組SDS比較 干預前兩組在抑郁得分上差異未見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抑郁得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8周P<0.01);雖然對照組抑郁得分較干預前有所降低,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8周)后相比,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t=2.57/P<0.01),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SDS比較(±s)
表1 干預前后兩組SDS比較(±s)
注:t1表示干預前與干預4周時比較的t值,t2表示干預4周與干預8周時比較的t值,t3表示干預前與干預8周時比較的t值;ΔP>0.05,*P<0.05,**P<0.01,下同
觀察指標 干預前 干預4周 干預8周 t1 t2 t3對照組(n=23) 47.34±9.12 45.74±8.91 44.29±8.76 0.60Δ0.56Δ1.15Δ干預組(n=21) 47.39±9.15 41.29±8.69 37.58±8.57 2.21*1.39Δ3.59**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抑郁指數(shù)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抑郁指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干預組抑郁指數(shù)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8周P<0.01);雖然對照組抑郁指數(shù)較干預前有所降低,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8周)后相比,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t=2.79/P<0.01),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抑郁指數(shù)比較(±s)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抑郁指數(shù)比較(±s)
觀察指標 干預前 干預4周 干預8周 t1 t2 t3對照組(n=23) 0.60±0.11 0.57±0.11 0.55±0.10 0.92Δ0.65Δ1.61Δ干預組(n=21) 0.60±0.11 0.52±0.09 0.47±0.09 2.36*1.80Δ4.19**
有氧運動(A erobic Exercise),全稱為有氧代謝運動,它是相對于無氧運動(A naerobic Exercise)而言的,是指以細胞內(nèi)的有氧代謝(氧化反應)提供能量的運動,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jié)奏、不中斷,持續(xù)時間長[4]。
當代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節(jié)奏較前有較大的改變,人際關系較為緊張,同時受到家庭和社會等多重壓力,心情較為急躁,感情容易沖動。有氧運動一方面可增加人體對氧氣的需求,提高人體的耗氧量,改善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可分散注意力,轉移對抑郁情緒的體驗,達到舒暢身心、調(diào)節(jié)情緒、減輕抑郁癥狀的作用。有氧運動可使大學生有效調(diào)節(jié)抑郁情緒,緩解心理上的緊張壓力,從而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5]。
D imeo等人的研究表明,通過短期有氧運動訓練,臨床抑郁癥患者的抑郁分數(shù)明顯下降[6]。本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能夠明顯改善大學生的不良情緒,干預后干預組抑郁評分以及抑郁指數(shù)明顯低于干預前;干預組優(yōu)于對照組。可見有氧運動能夠明顯改善大學生患者的抑郁狀況,這就提示高校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應重視對有抑郁情緒大學生進行必要的針對性的有氧運動干預,改善其不良情緒,這有助于改善大學生心理及生理功能。
有氧運動改善憂郁情緒究其原因,其研究的較多,國內(nèi)外學者多做了大量的研究[7-9]。其中生理學機制的內(nèi)啡肽假說得到了普遍認可:β-內(nèi)啡肽作為內(nèi)源性鴉片類物質(zhì),是人體內(nèi)的天然止痛劑,它能使人精神愉快。而劇烈運動能夠使體內(nèi)的內(nèi)啡肽增多。近年來有人從生物化學觀點提出了單胺假說,有氧運動可使血液循環(huán)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單胺類物質(zhì))含量增多,而抑郁癥患者體內(nèi)的這些物質(zhì)含量相對較低。通過運動可提高抑郁癥患者血液中有關的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含量,增加遞質(zhì)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突觸間隙的效能。而在治療中,大多數(shù)抗抑郁藥的功效也就是增加大腦中胺代謝的水平,可見運動與抗抑郁藥物的作用機制是相似的。還有其他有氧運動對改善抑郁情緒的原理解釋[10],其共同的一點就是運動能夠改善抑郁是值得肯定的。
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組抑郁程度改善4周明顯好于干預前,這說明短期干預效果是很明顯的,這與D imeo等人的研究是相類似的[6]。一定時間內(nèi)干預時間長短對干預效果影響不同;時間較長效果相對較好,但多長時間效果最好,最為合適,這有待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對抑郁的治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是對抑郁程度的進行正確的判斷,在大學生人群中,當出現(xiàn)輕度的抑郁時就能及時介入干預是最理想的。
我們知道在抑郁癥患者中,孤獨、寂寞是很普遍存在的。因此有組織的社會干預治療抑郁癥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同時要讓患者覺得自己有責任、有能力為了健康而努力。運動能使患者不再專注自己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而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一些事情上去。把運動作為抑郁癥的一種治療方法,會減少患者對抗抑郁藥物和心理治療的依賴[11]。應用有氧運動干預達到治療抑郁的目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強度和質(zhì)量的要求,其中包括運動量的可耐受性運動技術、方法的循序漸進性,以及治療的階段性和鞏固療效的延續(xù)性等等要求。運動作為治療方法的潛在優(yōu)勢就是,它能不僅改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且在緩解抑郁癥狀的同時,還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身體方面疾病的發(fā)病率[12-14]。
應該把有氧運動作為普遍的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一種積極有效地干預措施,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干預,尤其對有輕度抑郁情緒的大學生實施干預,以期達到在最早時間內(nèi)發(fā)現(xiàn)抑郁的苗頭并加以控制,防止抑郁癥狀加重和惡性事件的發(fā)生,防微杜漸。對體育教師來說,對大學生進行有氧運動操作方便,簡單易行,效果顯著,這為我國大學生抑郁干預工作提供了一條較為可行的重要途徑。
本研究樣本例數(shù)有一定限制,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還應擴大樣本作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再就是干預人員、干預時間、干預地點難以固定,干預次數(shù)不同,所有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運動干預的效果,這些也有待我們作更加深入地探究。
[1]左若群,周文勝,曹文新.心理康復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5,11(11):933-934
[2]朱其秀,李媛,劉淑芹,等.西酞普蘭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療效觀察[J].中國康論與實踐,2007,13(11):1068-1069
[3]汪流,林秀瑤,許云輝,等.不同強度的有氧運動對高血壓病患者動態(tài)血壓和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24(11): 1018-1020
[4]舒良.抑郁自評量表(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J].見: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 194-195
[5]趙理強,朱榮.運動中最大心率推算公式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0(2):25-26
[6]雒生杰,孟中,張焱,等.青壯年血壓水平與定量計步運動關系[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3):267-269
[7]D imeo F,Fetscher S,LangeW,et al.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incidence of treatment-related complications after high-dose chemotherapy[J].Blood,1997(90):3390-3394
[8]Penninx B W,RejeskiW J,Pandya J,et al.Exercise and depressive symptom s:a comparison of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effects on emotional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older persons w ith high and low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02(57):124-132
[9]張輝明.認知領悟與運動處方鍛煉相結合治療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案例分析[J].體育科技,2003,24(2):40-43
[10]林霞玉.大學生抑郁干預策略的相關研究綜述[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5(6):89-90
[11]李玉峰,王士雯,趙玉生,等.有氧運動對老年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 (4):391-392
[12]李秋利,關尚一,張少生.有氧運動對抑郁女大學生抑郁狀態(tài)、單胺遞質(zhì)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26(1):121-124
[13]文安.重度抑郁癥大學生經(jīng)短周期有氧運動處方干預后抑郁癥狀和心肺功能的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 (17):3316-3318
[14]葉超群,紀樹榮,孫輝.有氧運動對重度單純性肥胖少兒血載脂蛋白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5,11(2):145-146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I ntervention on DepressiveM ood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J iao H ongshen.T eachers College of Q ingdao U niversity,Q ingdao266071,P.R.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vemood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M ethods U sing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for psychometric test,Among 44 casesw ith depressive symptom s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2 groups,intervention group(n=21)proceed individual exercise prescriptions intervention in a plannedway for 8 weeks,and control group(n=23)was not adop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depressivemood changes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normal college studentswas 17.81%,aerobic exercise intervention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ir undesirable mood.Scores of SDS compared w ith after intervention(37.58±8.57) and before(47.39±9.15)showed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t=3.59/P<0.01)in intervention group;compared w ith before(44.29±8.76)and after(47.34±9.12)intervention saw some declines in scores of SDS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1.61/P>0.05).There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2.57/P<0.01)of SDS between after interven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7.58±8.57/44.29±8.76),so was the case w ith the index of depression,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2.79/P<0.01)between both groups(0.47±0.09/0.55±0.10).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s high in normal college students.A erobic exercise can improve its depressed condition obviously.
A erobic exercise intervention;Depressive mood;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抑郁是當今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在大學生群體中,抑郁發(fā)生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1]。當今大學生抑郁狀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正確認識抑郁以及對大學生抑郁的進行干預,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獲得了大量的成果[2]。為探討運動干預對大學生抑郁狀況的影響,我們于2009年5月~2010年3月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心理狀況調(diào)查,并對其中44例有抑郁情緒的大學生進行了運動干預,并對效果進行了評價。
2010-03-15)
① 中國.青島大學師范學院 266071 E-mail;jiaohongsh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