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心中的夢想
本刊評論員
2010年10月14日上午9時,伴隨著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班牙成功升井,在七百米井下生存69天的33名智利礦工全部重見天日,從而創(chuàng)造了人類礦難救援成功的新紀錄。
據媒體報道,這些礦工能夠存活下來,首先得益于礦井下較為完備的救援儲備。井下不僅配備有手推車、電池供電的特大型清除設備等,井內還有出風口和飲水、罐頭、牛奶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其次,有賴于被困礦工的積極自救。礦工們把有限的食物作了合理的分配,每人一天一塊餅干和倆勺金槍魚罐頭幫助所有人熬過了與外界隔絕的最初17天。通過定時開關采礦火車的前燈模擬晝夜交替,以此安排作息,組建臨時“禮拜堂”,起到為大家提供精神支撐的作用。
政府積極組織,為救人不惜一切代價。期間,智利總統(tǒng)成為“礦難營救現(xiàn)場的??汀?,多頭營救方案齊頭并進,救援人員爭分奪秒,夜以繼日地開鑿救援隧道,并時刻保持著對受困礦工的物資支援和精神鼓勵。伴隨著救援的推進,飲食供應不斷改善;書刊、多米諾骨牌、親人的信件被源源不斷地送到井下工人手中,礦工們不僅可以聽到音樂,還可以與家人視頻通話。
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大事件呈現(xiàn)出的信息是:這個國家為救人不惜一切代價。這種對普通人生命的重視,不僅使智利國民為生活在自己的國家而感到驕傲,也讓千里之外的我們心生敬意。
看著這由陽光和人道匯集起來的美,我當即就想做一個夢,夢想著彌漫濃厚人情味的景象就發(fā)生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