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礦難中我們看到了什么
經(jīng)過長達69天漫長而痛苦的等待之后,命運終于向阿瓦洛斯他們打開了生命之門。
置于礦難頻發(fā)的現(xiàn)實語境,圣何塞銅礦礦難的救援工作顯然更能激起國人的感觸和共鳴。按照習慣思維和通常的話語模式,此次礦難井下礦工被困了69天,比歷史上最長的被困時間還長了19天,最終33名礦工等來升井的時刻,足以稱得上是救援史上令人驚嘆的一大“奇跡”。可是,此次礦難救援真的僅僅是一個奇跡嗎?
礦難發(fā)生之后,礦場當局把希望寄托在受困礦工可能已抵達避難處,那里備有氧氣、水與食物。17天之后,礦工們向地面?zhèn)魉土艘粡堊謼l:“我們?nèi)?3人都在避難所里,我們狀況良好?!边@引發(fā)了普遍的慶?;顒印H藗兊淖孕攀怯欣碛傻?。正是這小小的避難所,以及不多的食物和水,為被困礦工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zhì)生存條件,使他們度過了最初的恐懼和驚慌。
或許所有的礦下也有避難所,但在國內(nèi)以往的礦難報道中,我們從未感到它的存在。吃著煤塊喝著自己的小便生存下來,這叫奇跡,而吃著面包喝著純凈水得以生還,叫不叫奇跡?
在遭遇礦難之后和被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之前,智利被困礦工迅速組織起來,首先成立了臨時的領(lǐng)導小組,對給養(yǎng)進行了配給,并很快建立了生活區(qū)和日常生活秩序,甚至想到了用礦燈來分出白天和黑夜。這一切富有成效而具科學性的自救行動,顯然是礦工在漫長的時間里能夠保持精神狀態(tài)的至關(guān)重要的原因。很難想象,如果他們平時不是有尊嚴地活著,維護著最起碼的勞動體面,如果他們永遠只是一群麻木而毫無權(quán)利可言的勞動“機器”,他們能夠如此理性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嗎?
當我們形容一次成功的救援為“奇跡”的時候,不免帶有僥幸的意味。但智利礦難的救援過程雖然也充滿了種種不測和未知,但并不僥幸,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必然??v然,智利的礦企和管理部門也和我們一樣,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弊端,但這次智利礦難中,有一些事實和經(jīng)驗還是很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和體會的。[房媛《羊城晚報》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