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西平 傅 敏
(1.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2.深圳大學圖書館,廣東 深圳 518052)
美國LIS博士教育最初設在哲學學院下,從設立之初就LIS屬研究型還是實踐型學科一直爭論不休。圖書館學(LS)職業(yè)出現(xiàn)在19世紀后期。據(jù)美圖書館雜志記載:“1876年,美圖書館協(xié)會(ALA)組建圖書館學,1887年杜威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梅爾維爾建立了圖書館經濟學院,到了20世紀早期ALA開始組建學校(1915年),LS作為一門學科開始正規(guī)化,1923年ALA組建了圖書館教育委員會,1926年在芝加哥大學成立了圖書館研究院。”
芝加哥大學LS研究生院的問世預示著新的教育標準出臺。圖書館教育委員會確定:拿到文學學士學位再加1年學習就可獲取專業(yè)學士學位;加兩年就獲研究生學位;而與此同時社會就LS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是否需要也是辯論不斷。
LS研究生院系首次設立時,尚未設圖書館學博士學位,而當時高教背景已有歷史、神學等博士學位,他們都強調LS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認為LS要倡導基礎理論研究服務實踐的需求,并將實踐作為專業(yè)化的必要組成部分。
而成立于1926年的芝加哥大學LS研究生學院,1928年開始實施教學,在成立之初就設立了LS博士學位,并成為美國博士學位與課程的發(fā)源地,直到1948年伊利諾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開設博士課程才打破唯一性,之后有38所學校提供LIS博士學位。先提供博士學位的學校中有不少已經關閉(如芝加哥大學LS研究生院),新的學校占據(jù)了LIS博士陣地,不過LIS博士生教育文獻相對缺乏,10年一段學位授予數(shù)量的調查已編成表,1930年和2007年之間,美國ALA認證的38所LIS學校有3014篇論文被授予通過,詳見表1。
從表1來看,LIS論文的數(shù)量在遞增,這種增長是由于這時段博士學位學校數(shù)目增加。畢業(yè)生的總人數(shù)1930年以后每個10年趨勢都在上升,雖然有7個學校已經關閉,但這并不表明LIS專業(yè)的博士前景停滯,相反,學位的平均數(shù)目增加了近13%。20世紀90年代后,5所新學校(2000~2007年)第一次授予LIS博士學位,顯示前景可觀。
表1 10年年均學位授予量
表2 各院校授予LIS博士學位數(shù)量
此外,首次授予學位的并非是博士畢業(yè)人數(shù)最多的學校,事實上,按授予學位總數(shù)排列,排前10位的學校中有兩所開始并沒有提供學位,直到20世紀70年代,有鑒于每所院校授予博士學位的人數(shù)方面存在長尾,1930年和2007年之間,每個機構博士生學位貢獻多數(shù)不到學位總數(shù)的3%。
如果分段分析,1930~1959年,首開授予學位先河又停止授予學位的芝加哥大學持續(xù)了65年,哥倫比亞大學48年,凱斯西儲大學持續(xù)了29年。
20世紀50年代,以芝加哥大學為主,伊利諾斯、哥倫比亞特區(qū)和密歇根隨后,但哥倫比亞大學有時一年授予學位多達11個,而伊州和密歇根州最初只有兩個機構提供學位。伊利諾斯大學后來授予學位越來越多(186名),超過密歇根州(167名),并出現(xiàn)2003年以來的上升趨勢,而密歇根州則出現(xiàn)2004年以來的下降趨勢。有趣的是伴隨這一趨勢,在2016年,伊利諾斯大學將有可能成為連續(xù)最長開設LIS課程以及博士生學位授予時間最長的學府(66年)。
1960~1969年,6所學校中,有兩家不再提供博士學位(伯克利及南加州大學);而匹茲堡大學則有非常穩(wěn)定的優(yōu)勢,在358所LIS機構中博士學位人數(shù)最多。但20世紀80年代后,學位授予人數(shù)有所下降,1990年后比不過—拉特格斯—羅格斯大學:1990~2007年間,拉特格斯—羅格斯大學學位授予達136名,而匹茲堡只有123名。麥迪遜的威斯康辛州大學保持著記錄(96名博士學位,年均2.34人),而印第安那州數(shù)量更大些,有165名,每年4.13人。
1970~1979年又有10所學校設博士學位,僅一所(明尼蘇達州)停授;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SU)輸出量達217名,并相對穩(wěn)定;北德州大學輸出量也在上升,2007年達18名。雪城、馬里蘭州、德雷克塞爾近年來數(shù)量也在增加,但不如北德州上升顯著。
歲月走到1980~1989年,4所LIS學院中,僅一所停授(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其他自成立以來博士授予相當穩(wěn)定,年均輸送博士2.79名(北卡羅萊納大學)、2.54名(德州女子大學)和2.15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不過這10年所有LIS學校畢業(yè)生人數(shù)都在下降。
到了1990~1999年,8所新的學校開始授予博士學位,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和夏威夷大學數(shù)量最多(分別是49名和36名)。近些年(2000~2007),另有5所學校開始獲得LIS博士授予資格,雖然披露辦學軌跡為時過早,但值得注意的是,蒙特利爾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大學畢業(yè)生亦在逐年增加,這一段時間長島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畢業(yè)人數(shù)最多(年均7人)。2007年僅亞利桑那大學就授予了11個博士學位,超過了自成立以來該類型的其他任何學校。麥吉爾大學和恩波里亞國在2007年人數(shù)也在增加。
從LIS博士學位的地理分布來看,呈現(xiàn)非均衡的格局,高度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加拿大則集中在東南部,美國學位數(shù)量貢獻較大的3個州是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和佛羅里達。
從1930~2007年美國LIS論文數(shù)量來看,美國西部相對較少,東部地區(qū)相比西部學校更加開放。另外,相比其他學科博士學位課程,LIS博士學位的地理分布差異更明顯。
近10年來,從33個機構中,統(tǒng)計了841個LIS博士學位授予點,年均博士輸出84.1名。就博士教育整體而言,近10年來出現(xiàn)長尾,85%的LIS學院輸出博士畢業(yè)生不到總量的5%,在頂尖學校,近10年輸出的博士畢業(yè)生成為LIS教學的生力軍,同時也作為考核教師隊伍水準的指標之一。1998~2007年,ALISE提供的84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中,25.56%是有教學能力的兼職或專職講師,22.12%是全職教師。
北德州大學過去10年都是全日制,并且一直畢業(yè)人數(shù)較多(21名),其次是伊利諾伊和北卡羅萊納(各18名)、佛羅里達(14名)、匹茲堡(13名)。
雖然北德州全職應屆畢業(yè)生占總數(shù)的11.29%,但只有22.34%的應屆畢業(yè)生目前在全職職位。兩所學校的畢業(yè)生的比例更多傾向“未來教師”的是北卡羅萊納州和伊利諾伊州。
近10年,依利諾伊有48.65%的大學畢業(yè)生在全職崗位,其次是加拿大的多倫多(47.83%)、西雅圖(42.86%)、西安大略(41.18%)。
據(jù)2004年ALISE資料統(tǒng)計,92%的LIS教師有博士學位。其中58%拿的是LIS博士學位(含信息系統(tǒng)和技術、信息傳輸、信息資源管理),而非LIS博士學位,最常見的是計算機科學(16%)、教育(15%)、歷史(8%)、通信(6%)、心理學(6%)。這組數(shù)據(jù)帶來一個問題:如果近10年22%的LIS院校畢業(yè)生承擔全職教師身份,如果LIS院校58%教師擁有LIS學位,為何其余78%無需持有教師身份?難道他們沒職位申請或無需申請?難道非LIS的博士受聘可以超越LIS博士?另據(jù)ALISE(1999~2004)資料統(tǒng)計,目前LIS領域教師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呈下降趨勢,且78%的博士畢業(yè)生未持有教師身份,當然這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整體而言,LIS博士教育在美仍然充滿生機,但3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首先是博士培養(yǎng)計劃和整個學校的排名關系,目前對LIS合格方案的評審僅在碩士層面上,而對博士課程仍需要慎重考慮?!睹绹侣勁c世界報道》雜志稱:2008年排前15名的LIS課表都有博士課程,而排位前25名中,只有4所學校的課表上沒有博士課程(韋恩州立大學、肯特州立大學、美國天主教大學、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巴吞魯日分校),如何讓博士學位課程對這些學校的專業(yè)產生影響還需進一步探討。
另外是博士課程設置,無論培養(yǎng)的人才是研究型還是實踐型,都要集中學校觀點和學科模式來預測。芝加哥大學上世紀30年代開始授予博士學位,當時整個教師隊伍只擁有歷史和教育學博士學位,并保持了多年,所以該領域早期文獻強調歷史和教育的學科模式是顯而易見的。而現(xiàn)在聘請的教師許多來自計算機科學、通信和心理學等領域,這些交叉學科對本學科的影響和需求程度有待研究。
最后是面臨一種新現(xiàn)象:排名頂尖的10所全日制學校中的8所,其教師來自全球學院聯(lián)盟(iSchools)成員,而學院聯(lián)盟是規(guī)劃博士課程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組織。未來ALISE學院教師將進一步探討iSchool活動的焦點,并預測這些學校對學科和專業(yè)的影響軌跡。面對各個學校畢業(yè)生的長尾問題,單一機構很難使學科和專業(yè)有顯著的改變,而當各個拔尖學校匯聚起來共同創(chuàng)新和設計ALISE領域的使命時,這種影響無疑會很深遠。
總之,美國博士教育就整體而言,規(guī)模體系相當龐大,修業(yè)年限在3~9年之間。博士教育模式主要由課程學習、資格考試以及學位論文3部分構成。美國博士教育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但也面臨挑戰(zhàn),如研究資助越來越影響到博士教育,專業(yè)化教育導致博士素質存有局限性,難免會脫離市場變化的需求,學業(yè)的延長也會使博士降低求學的熱情。但是這些都難以阻擋美國博士教育的基本模式為世界各國所借鑒。
[1] Cassidy R.Sugimoto,Terrell G.Russell and Sheryl Grant,“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Doctoral Education:the landscapefrom1930-2007”.JournalofEducationfor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9(3).
[2] Abrera,J.B.Doctoral programs,dissertations,and graduates: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ture,1926-80.Journal of Education for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1987(1):38-51.
[3] Http://www.ischools.org/oc/conference08/ic08-about.html.
[4] Http://www.ils.unc.edu/ALISE/.
[5] 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29/boshijiaoyu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