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松 裴潤瓊 歐 武 孫智鋒 廣西合浦縣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536100)
補中益氣湯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30例臨床觀察
陳強松 裴潤瓊 歐 武 孫智鋒 廣西合浦縣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536100)
目的 觀察補中益氣湯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病例化療方案隨病種和病理分型不同,所用化療藥物大多含有順鉑、長春瑞濱、健擇、鹽酸表柔比星、環(huán)磷酰胺、氟尿嘧啶、長春新鹼等。治療組30例應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對照組30例應用血寶膠囊治療。觀察兩組近期療效及化療前后的白細胞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0.0%、50.0%(P<0.05);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變化情況,治療4周后治療組白細胞上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兩組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補中益氣湯具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輕化療對機體的損傷,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及臨床癥狀,從而保證化療順利進行。
癌;白細胞減少癥;化療;補中益氣湯
化療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化療經(jīng)物劑量的加大其療效明顯提高,但毒副作用也相應增加,特別是易引起骨髓抑制,導致化療中斷,甚至使病人并發(fā)重度感染而死亡。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筆者應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30例,并與單純應用血寶膠囊治療30例作對照比較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參照《現(xiàn)代腫瘤學》中的診斷標準[1],經(jīng)X線、CT、細胞學及病理學檢查確診后并住院接受化療的惡性腫瘤患者。估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一般狀況卡氏評分≥60分,各項檢查指標符合化療適應證,患者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能按醫(yī)囑堅持服藥、依從性好者。排除化療期間應用其他升白細胞藥物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
1.2 一般資料 60例均來自我院腫瘤科住院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治療組30例,男24例,年齡38~65歲,平均(44.76±14.98)歲;病程45~80d,平均(47.6±10.9)天,其中肺癌21例,乳腺癌5例,惡性淋巴瘤4例;臨床分期[1]Ⅲ期19例,Ⅳ期11例。對照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齡36~64歲,平均(42.36±15.11)歲;病程45~77d,平均(47.9±9.9)天;其中非小細胞肺癌24例,乳腺癌4例,惡性淋巴瘤2例;臨床分期[1]:Ⅲ期20例,Ⅳ期10例。兩組病例白細胞計數(shù)均低于4.0×109/L。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兩組化療方案隨病種和病理分型而不同,選用不同化療方案。非小細胞乳腺癌采用CAF方案:氟尿嘧啶500mg/m2,第1、8d;鹽酸表柔比星100mg/m2,第1d,環(huán)磷酰胺500 mg/m2第1d。惡性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環(huán)磷酰胺750mg/m2第1d,鹽酸表柔比星100 mg/m2第1d,;長春新鹼1.4 mg/m2第1d,強的松100mg/d,第1~5d,兩組均21d為1周期。治療組應用補中益氣湯,藥物:黃芪30g,黨參18g,當歸10g,白術12g,升麻6g,柴胡6g,陳皮6g,甘草6g。隨證加減:惡心、嘔吐加半夏12g,竹茹6g;納少加麥芽15g,茯苓12g;腰膝酸軟加淫羊藿12g,牛膝12g;形寒肢冷加熟附子9g(先煎),桂枝6g;血小板減少加仙鶴草30g,紫河車15g;血紅蛋白減少加雞血藤30g,熟地15g。每日1劑,清水煎至200ml,早晚分2次服。對照組應血寶膠囊(成都高頻藥業(yè)有限公司產(chǎn),ZZ-3523-111了藥準字(1996)第011475號,0.3g/粒)5粒,每日3次。兩組均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評價療效。
1.3.2 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近期療效及治療前白細胞計數(shù),化療期間每周檢查2次,白細胞≤1.0×109/L者,每日檢查1次。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檢查胸片、B超、心電圖、肝、腎功能、免疫球蛋白含量等,并每周記錄臨床癥狀改變情況。
1.3.3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訂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升高白細胞(WBC)療效標準[2]。顯效:WBC總數(shù)>4.0×109/L,前能夠維持療效直到停藥1周,臨床癥狀顯著減輕或消失;有效:WBC總數(shù)<4.0×109/L,但比治療前上升(0.5~1.0)× 109/L,并能夠維持療效直到停藥1周,臨床癥狀好轉;無效:WBC總數(shù)增高<0.5×109/L,臨床癥狀見好轉。1.3.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計數(shù)資料用Ridit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2.2 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變化情況 見表2。
X±s)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變化情況比較 (×109/L,
由表2可見,治療后4周治療組血白細胞上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前后兩組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近年來治療由化療藥物導致的白細胞減少癥多采用集落刺激因子進行輔助治療,但促粒細胞生成素等藥物價格比較昂貴,副作用也較大,有報道集落刺激因子除引起骨痛,發(fā)熱等副作用外,還可刺激某些惡性細胞的生長[1]。現(xiàn)代腫瘤學專家張代釗指出:放化療毒副反應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癌癥病人在接受放化療之后體內(nèi)熱毒過盛、津液受損,氣血不和,氣血損傷,脾胃失調,以及肝腎受損所致[2]。
白細胞減少癥屬中醫(yī)學“虛勞”、“血虛”范疇,由于化療藥物損傷人體氣血、精、津液、傷及五臟六腑功能所致。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平衡陰陽氣血,扶正祛邪,可調整機體內(nèi)環(huán)境,減輕或消除化療藥物對機體的損傷。補中益氣湯方中黃芪補中益氣以固衛(wèi);黨參、白術、甘草補脾益氣、調胃和中;當歸養(yǎng)血補血;陳皮健脾理氣化痰;升麻、柴胡升舉清陽之氣,疏肝解郁。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黨參和黃芪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的功效,可以促進正常機體生長,抗氧化,增強免疫和抑制細菌的作用[4]。中藥治活性多糖作為生物免疫調節(jié)劑對機體免疫功能有較大作用,黃芪多糖和黨參多糖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在機體免疫調節(jié)方面和抗腫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代表,多糖能激活巨噬細胞、增殖淋巴細胞、促進蛋白質合成、誘發(fā)干擾素或白細胞介素生成等等[5]。白術通過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自然玫瑰花環(huán)形成率,促進細胞免疫功能[6]。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柴胡皂苷(Saikosap onins, SS)可誘發(fā)巨噬細胞聚集、增加巨噬細胞的任意游走,激活吞噬,并且可以通過刺激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7]。當歸養(yǎng)血活血,對免疫功處于抑制狀態(tài)的機體具有免疫調節(jié)與恢復作用,當歸水煎液對多種致炎劑引起的急慢性炎癥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8]。諸藥合用具有健脾益氣,養(yǎng)血填精之功。臨床結果表明,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0.0%、50.0%(P<0.05);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變化比較,治療后4周治療組白細胞上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前后兩組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體現(xiàn)中醫(yī)藥還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減少或減輕化療不良反應,改善肝腎功能及其他器官功能損傷,調節(jié)機體功能,增加食欲,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等作用。改善臨床癥狀,使化療周期順利完成,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1] 湯釗猷.現(xiàn)代腫瘤學[M].第1版.北京: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 388-389, 614-625, 650-652, 992-99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第1輯.1993: 70.
[3] 張代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化療毒副反應[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
[4] 顏正華.中藥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731.
[5] 李洪勝,楊波,蘇旭春,等.參芪扶正注射液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9, 29(6): 537-539.
[6] 蔡承敏.中藥藥理與臨床應用[M].第1版.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11-450. [7] 李忻,靳耀英,張韞,等.柴胡皂苷防治肝病機制研究進展[J]. 2009, 29(11): 1049-1050.
[8] 陳香美,陳以軍,周桂亮,等.腎樂膠囊治療IgA腎病肺脾氣虛證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 26(12): 1061-1065.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0.008
1672-2779(2010)-20-0011-03
20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