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宸亦 Connie
郎朗“攆走”李云迪?
■文/蔡宸亦 Conni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d7e10100jubd.html
D G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2002年與李云迪簽約,使他成為DG百年來旗下首位華人鋼琴演奏家。翌年,DG公司又簽下了另一名華人鋼琴家郎朗。
李云迪與DG公司簽約的7 年中發(fā)行了6 張唱片,公司為李云迪打造的市場定位,所向披靡。2007 年底,李云迪的第六張專輯《樂動柏林》發(fā)行,他與小澤征爾帶領的柏林愛樂樂團合作的鋼琴協(xié)奏曲獲得了異常的成功,一個月內便達到金唱片銷量。奇怪的是,隨即DG公司宣布與他解約。英國音樂評論家諾曼·萊布雷希特曾透露,“當時是郎朗要求公司與李云迪解約,而郎朗是任何唱片公司都不愿放棄的藝術家,DG公司的名單上只容得下一位中國男鋼琴家”。
同樣出生于1982 年的李云迪和郎朗被比作中國鋼琴界的月與日,李云迪以憂郁高雅的藝術氣質見長,而郎朗則更奔放熱情。李云迪喜歡香車美酒,生活品位上也與肖邦不謀而合。郎朗向來以夸張做作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著稱,李云迪則刻意收斂。郎朗會在加演時用iPad瘋狂炫技,而李云迪卻拒絕了蘋果公司將他的現(xiàn)場演出放在iTunes商店里供人下載的請求,認為那樣“太不專業(yè)、太臨時”。郎朗很開放,同丹尼爾等音樂家打成一片,雖然有經(jīng)紀公司安排的因素,但其中不乏個人魅力。李云迪則認為自己有獨立的音樂理念,在挑選與其他音樂家或指揮的合作方面很挑剔,他不愿妥協(xié),所以這兩年幾乎不同樂隊合作協(xié)奏曲了,只開獨奏會。
采訪郎朗很難一本正經(jīng),因為他無話不談,無所顧忌,兩句話之后就好像認識許久的老友。同李云迪聊天時,我感受不到自信滿滿的氣場,他非常不愛說話,采訪常會有卡住的感覺。李云迪認為,不愛接受采訪,是因為自己注重感覺,他沒有拒談郎朗,而是有意表示自己與郎朗截然不同的藝術理念?!耙魳繁旧聿粦撌巧虡I(yè)的,商業(yè)是來輔助音樂的成長,而不是來成就音樂的。你要讓人從演奏中看到,你是真正熱愛鋼琴,而不是熱愛其他?!?/p>
今年是肖邦誕辰200周年,也是李云迪奪得肖邦比賽金獎的第十年。2000年,李云迪剛剛18歲,已經(jīng)空缺了10年的肖邦金獎第一次頒給中國人,這頓時讓他成了“民族英雄”。今年4月,李云迪簽約EMI 公司后的首張專輯《肖邦夜曲全集》上架,樂評人評價其過分中規(guī)中矩,少有突破。從李爸爸在郵件中推薦媒體使用的宣傳標題—“享譽國際的中國鋼琴家”、“中國家喻戶曉的鋼琴王子”、“21世紀的肖邦”上看,似乎很難覺察出昔日冠軍10年來的突破,至少從他對自己的定位上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