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坤
急診留觀患者由于其流動快,病情復雜且變化快,患者疾病知識要求高,加之急診本身的特點,護理工作應急性較強等特點,對急診留觀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以來是急診護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我院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長期的工作、學習和探索中,總結出一套適合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模式,現(xiàn)將我院急診科對 300例患者開展的健康教育情況分析如下。
1.1 材料 我院急診留觀患者 300例,其中男性 160例,女性 140例,年齡(18~76)歲,平均住院 3天,其中農(nóng)藥中毒 56例,四肢皮膚外傷 48例,一氧化碳中毒 44例,腦震蕩40例,四肢皮膚外傷 38例,急性胃腸炎 26例,發(fā)熱待查 28例,腹痛待查 2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年齡、學歷、疾病的輕重程度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1.2 方法 收集患者健康問題,評估身體狀況、心理反應、社會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經(jīng)濟狀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計劃,確定健康教育方式,采用盡量符合患者個體化要的多種方式進行指導①護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方式:根據(jù)患者所患的疾病采取語言和文字進行口頭宣教和指導;②健康教育指導的內(nèi)容:包括入院指導作息指導、用藥指導、特殊檢查護理指導、自我能力指導、出院指導。
1.2.1 調(diào)查方法 采用發(fā)放問卷的形式,向研究對象說明目的和意義,以取得配合,要求 30分鐘內(nèi)上交。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 300份,有效率為 100%。
1.2.2 統(tǒng)計方法 對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 X2檢驗。
兩組患者自身健康狀況的認知程度,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自身健康認知程度比較[例(%)]
3.1 急診留觀患者健康教育的特點
3.1.1 通俗性 即健康教育的形式語言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患者起病急、情緒不穩(wěn)定。老年患者多,且患者的文化程度社會背景不同,在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中要少量或盡量不用醫(yī)學術語,必須使用時,則深入淺出,并輔以相應解釋,使健康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
3.1.2 隨機性 健康教育時注意因人而異,由于患者的職業(yè)、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不同,在進行健康教育時注意針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內(nèi)容。
3.1.3 短暫性 急診患者的觀察期較短,一般不超過 72小時,就需要護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響患者治療,又不延誤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3.1.4 綜合性 急診留觀患者中以進城務工人員和老年人居多,而大多數(shù)老年患者有兩種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責任護士應向患者傳授綜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內(nèi)容,來消除者因病重而產(chǎn)生的厭煩心理和自棄情緒[1]。
3.1.5 強化性特點 針對急診留觀者中年齡相對老齡化及家屬較多的特點,我們采取了反復強化的宣教方式,同時注意觀察者的意識、表情,來判斷患者是否明白。
3.1.6 禮貌特點 急診留觀患者起病急、情緒不穩(wěn)定,患者不能及時進行角色轉換,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要表現(xiàn)出對患者的充分尊重。
3.2 急診留觀患者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
3.2.1 患者的權利與義務 主動介紹急診留觀病室的環(huán)境、醫(yī)療保險方法、便民措施、衛(wèi)生注意事項、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對治療護理工作的支持與配合要點[2]。
3.2.2 常見的健康教育知識 全面系統(tǒng)的介紹內(nèi)科、外科各種常見疾病的預防和康復知識,包括疾病的病因、癥狀、有關化驗檢查指標、飲食、運動、藥物的指導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
3.3.3 健康教育的方法
3.3.1 學與教的過程 學習是一個行為改變的過程,護士必須了解患者的學習需要和影響患者學習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幫助患者學習健康知識[3]。教是一個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引導學習的過程。在教的過程中,教導者(護士)與學習者(患者)之間存在著動態(tài)的相互關系,彼此交流信息、情感、認知態(tài)度,護士與患者之間必須相互信任與尊重,才能使健康教育過程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
3.3.2 示范教育 為了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針對患者健康知識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淺程度,護士現(xiàn)場對患者進行宣傳示范,如幫助長期臥床患者叩背、拍胸,教會患者有效咯痰、煤氣中毒的自救、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共同討論,從中得到啟發(fā),從而提高每一位護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3.4 急診留觀患者健康教育的評價方法
3.4.1 與患者交談的方式 護士長、責任組長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執(zhí)行的程度和質量。
3.4.2 集體交班時提問 在交班時不定期請責任護士介紹所屬患者的基本情況,檢查責任護士的了解程度、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能力。
3.4.3 發(fā)表調(diào)查 定期向患者發(fā)放意見征詢表,通過收集信息,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修正制定措施、促進管理,通過上述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干預,急診留觀患者的健康教育更加被患者及家屬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也越來越顯著,使急診護理工作由單純的治療服務,向預防、治療、護理、康復、保健服務轉變,與患者不斷交流,溝通,改善了護患關系,使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提高。
1 陳佩喬.盧錫芝.黃曉暉,等.急診留觀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急診學雜志,2007,7:3358.
2 李鍵.急診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探討[J].河北醫(yī)學,2008,2:236-237.
3 許妍.護理健康教育[J].基層醫(yī)學論談,2007,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