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冬
(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7)
復合載體夯擴樁采用細長錘夯擊成孔,將護筒沉到設計標高后,細長錘擊出護筒底一定深度,分批向孔內投入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用細長錘反復夯實、擠密,在樁端形成復合載體,然后放置鋼筋籠,并向籠內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樁。復合載體夯擴樁由干硬性混凝土及填充料等經(jīng)細長錘夯擊而成的復合載體和鋼筋混凝土樁身成樁。該技術運用天然土體對夯填料的約束機理和能量累計原理,夯擴形成人造持力層。復合載體夯擴樁由于在被加固土層內填料并施以強力沖擊,使土體被擠密,樁端下4m 范圍土的壓縮模量可提高 1.35 倍,承載力提高 1.5~1.58 倍,使被加固土層成為一個硬層,并與其下的持力層形成了雙層地基,從而使單樁承受的荷載被加固土層向下擴散,所以沉降小、承載力大幅度提高。
適用范圍:復合載體夯擴樁廣泛地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對于舊房改造、安居工程、住宅小區(qū)中的多層建筑尤為適用;也適用于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橋梁工程以及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地基加固處理等。因此,其工程應用范圍廣,推廣前景廣闊。
適用地質條件:不富含孤石、大塊建筑垃圾的人工填土地基、一般粘性土軟弱地基、濕陷性黃土層及可液化層等。
液壓步履式夯擴機:(1)樁架。(2)快放式主卷揚機,用于提升及快放重錘。(3)副卷揚機,用于反壓和提升護筒。(4)護筒。(5)細長錘重3.5噸。(6)底盤及液壓步履系統(tǒng)
復合載體夯擴樁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同其它樁基一樣,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施工屬隱蔽工程,樁身和夯擴體都位于自然地坪以下,施工控制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施工前必須制定周密、科學的施工方案,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和施工過程控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設計、檢測部門溝通、處理。
場地清理:工程施工前需事先做好施工現(xiàn)場的場地平整工作,同時場地中的管溝、暗井、古幕等進行及時處理,可用1:1 沙石分層夯填。
設備檢修:施工前要對步履式液壓夯擴機進行檢修,特別是電機、電源接頭、鋼索等重點部位??赏ㄟ^進行空樁試驗,檢驗設備運行情況。
施工前要對所有的樁位進行施工放線,并進行認真復核,確保樁位準確無誤。
樁機就位:將夯擴機移至樁位附近,護筒大致對準樁位,調整護筒,使其逐漸對準樁位,并保持護筒垂直、平穩(wěn)。
錘擊成孔:將細長錘輕落于地面,護筒對準樁位,用白灰撒線與樁位吻合,然后提起細長錘捶擊成孔。
護筒沉于設計標高:根據(jù)樁位、自然地坪標高、設計樁頂標高計算出護筒沉入高度,由于每個樁位的實際、自然地坪不一樣,可計算出護筒沉入高度標于護筒上,當護筒上標記接近地坪時,要控制細長錘落距,準確將護筒沉于設計標高。
填料夯擊:出始填料應采用碎轉、碎石、碎混凝土塊等穩(wěn)定性好的材料,夯填量控制在0.6-0.8 立方米,在填料寒擴過程中,采用細長錘3.5噸,以落距6米的夯距進行夯擊,同時防止地面發(fā)生過高隆起,地面隆起不得大于50毫米,為防止夯填結束時泥 水進入空內,可投入約20 公斤水泥進行封水處理,填料大致分三個階段:填料下降、持平、上升,相應填料量也分多、中、少。
測三擊貫入度:為保證護筒進入設計持力層,并使莊端進入該單元一定深度,我們通過護筒沉入深度和最后三擊貫入度實行雙控,但以貫入度控制為主。由于地層分布不可能是一個平面,所以不能按護筒沉入深度唯一控制。
三擊貫入度是指填充料被夯實后,當不再填料時連續(xù)三次夯擊以后的下沉量,其中前一次的貫入度大于后一次的貫入度,或者與后一次的貫入度持平,而且三次總貫入度應小于設計值,如果不滿足設計要求,則應繼續(xù)夯擊填料至滿足設計要求為止。要特別注意,測貫入度時嚴禁帶剎車和離合。
夯填干硬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的標號與樁身的混凝土 標號相同,加少量水攪拌,達到手攥成團,落地開花的標準,夯填量控制在0.33 立方米左右,夯至錘底出護筒1-2厘米,以確保筒內的干硬性混凝土被全部擊出護筒,夯填完成且確定無夾泥后,可在其上部注入厚度為10厘米左右的水泥沙漿,用細長錘輕壓,以確保與其后灌入的樁身混凝土結合良好。
放置鋼筋籠:鋼筋籠的制作要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的要求,縱向鋼筋最好采用通常鋼筋,不宜焊接,必須焊接時,焊接位置應選在離樁底較近處,且保證同一連接區(qū)域的接頭比例小于百分之五十,同時要對鋼筋焊接質量進行嚴格檢查和現(xiàn)場抽樣試驗。
鋼筋籠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鋼筋籠碰撞,變形 ,安裝時應避免跑籠。要嚴格控制鋼筋籠標高,使之沉于設計標高。實際操作中,可先計算出鋼筋籠頂標高力離管口高度,然后制作一定長度的鋼筋,使之鉤住鋼筋籠頂端的鋼筋,通過卷揚機將鋼筋籠送入設計深度。
澆注樁身混凝土:從護筒填料口貫入混凝土,一次灌至樁頂標高。并適當進行超灌,超灌量=設計混凝土應灌量×(充盈系數(shù)-1),充盈系數(shù)一般取1.0-1.2。
拔出護筒:樁身混凝土澆注完成后,將護筒拔出,要嚴格控制拔筒速度,拔筒速度控制在 1-2米/分鐘為好。
成樁:拔出護筒后,樁的整個施工過程結束。
樁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樁長的百分之一;樁位允許偏差:承臺中心樁小于或等于150毫米,邊樁小于或等于70毫米;樁徑允許偏差:-20毫米;鋼筋籠頂標高:正負50毫米;鋼筋籠主筋保護層允許偏差:正負20毫米;鋼筋籠制作:主筋間距正負10毫米,箍筋間距正負20毫米,鋼筋籠直徑正負10毫米,鋼筋籠長度:正負50毫米。
螺旋鋼箍開始和結束的位置應有水平段,其長度不小于一圈半,螺旋箍搭接長度不小于抗震錨固長度,且不小于300毫米,彎鉤長10d,角度135度,且須鉤住縱筋、鋼筋籠兩端及每隔2米設置一道直徑為12毫米的加勁箍,橫向加勁箍與縱筋交接處應焊牢。
長錘錘出護筒深度:填料時,40-60厘米,夯填干硬性混凝土時,1-2厘米。
盈系數(shù):1.0-1.2。
三擊貫入度不大于設計要求,重錘落距6米。未盡事宜按《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規(guī)程》JGJ/T135-2001 及有關施工驗收規(guī)范執(zhí)行。
當樁距較小時,應跳打基樁,以防止對相臨已澆注完畢樁身的震動和擠壓,造成樁身混凝土初凝前斷樁或縮徑。
拔出護筒時,切忌拔速過快,導致樁身混凝土離析而造成樁身混凝土不密實甚至發(fā)生斷樁現(xiàn)象。另外,對于以粉土和粉質粘土為主的持力層,控制拔速還可以避免該土層在高能量反復夯擊下產(chǎn)生液化現(xiàn)象,拔出護筒后,樁身混凝土頂面迅速下降,說明下部有較大的孔洞、暗溝等致使混凝土大量流失,需與設計單位及時聯(lián)系,對下部開挖處理后方可施工。
實踐證明,復合載體夯擴樁具有以下特點:單樁承載力高,是同等灌注樁的3-5倍;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較一般樁基節(jié)約資金30%左右,甚至更多;可處理大量的建筑垃圾,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施工簡單,施工機械輕便、機動、靈活。
綜上,復合載體夯擴樁此種樁型承載力高,沉降小,造價低,適用于樁端被加固土層為可塑到硬塑狀態(tài)的黏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被加固土層厚度不宜小于2m。當軟塑狀態(tài)的黏性土、素填土、雜填土和濕陷性黃土經(jīng)過載荷試驗確定樁基承載力穩(wěn)定可靠時,也可作為樁端被加固土層。該樁除了技術上可靠和適合當?shù)氐墓こ痰刭|條件外,還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jīng)測算,所耗材料、機械臺班、人工費、管理費等項,單方混凝土造價500~800元,與其它灌注樁比較造價可降低20%~60%,工期可縮短1/3 以上??上拇罅拷ㄖ冉?jīng)濟又環(huán)保,特別是在舊城改造工程中,有著十分廣泛的前景。
[1]《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