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成華
首任審計長于明濤兩袖清風度晚年
文/卓成華
他做過四個省市的省市委書記,身居高位卻為人隨和,在陜西工作時曾騎著自行車去了解民情,下工廠時與工人一起排隊買飯、買菜,幫助雨中的菜農收拾菜攤,用小車推到避雨的地方。
他白手起家,籌建國家審計署,邊組建、邊工作,抓大案,查違紀,一手奠基了我國的審計事業(yè)。
退下來后,他搞特區(qū)、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長期擔任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宣傳、弘揚延安精神,直到90歲才離開這個崗位。今年國慶前夕,92歲的他受邀參加國慶60周年觀禮,但他考慮體弱,不能給組織添麻煩,推辭了。
他就是于明濤。在北京百萬莊的家中,接受記者采訪的于明濤面色紅潤,精神飽滿,回憶“走南闖北”的歲月。從他的言語中,時時感受到一位一心為公的老共產(chǎn)黨人的質樸。
于明濤任國家審計署審計長那一年66歲。
在北京開會時,習仲勛見了他說,你的頭發(fā)白了。于明濤答,我該退了。習仲勛笑著說,那也等我退了你再退。
那是1983年,于明濤在河南省委書記兼省長的任上剛兩個月,忽被中央任命為審計署審計長,主持審計署的籌建工作。
于明濤說:“新中國成立后30多年間,我國沒有獨立的審計機關。隨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搞活,法規(guī)制度一時跟不上,經(jīng)濟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不正之風和違反財經(jīng)法紀的問題,這時特別需要一種監(jiān)督機制進行制約,國家審計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p>
胡喬木在回憶起草1982年憲法時說,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有審計機構,而且地位很重要。審計長相當于大法官,任何人都不能干預。
相當于大法官的于明濤走馬上任,第一件事卻是找房子,拉人馬,制定從頭開始的審計制度。于明濤說,“憲法給我們提供了法律依據(jù),具體怎么實施,審計應該怎么搞,審計的內容有哪些,審計的重點在哪里,都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當時沒有辦公地點、沒有宿舍、沒有干部。雖然有個公章,卻沒地方放,只得天天裝在兜里。后來,找到了裝甲兵的招待所,初創(chuàng)時的審計署才算安頓了下來?!?/p>
審計署在總理領導下,不僅審計監(jiān)督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還要審計監(jiān)督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財政收支;不僅要審計財政財務收支是否正確合法,還要考慮資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算。于明濤深知,審計署的職責不僅是要知道國家的“錢是怎么花的”,還要知道“花錢的效果”。
成立伊始,審計署一方面通過對重點企業(yè)盈虧大戶、重點基建項目和重點事業(yè)單位的審計,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和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抓大案要案,查處違反財經(jīng)紀律的問題。第二年3月,審計署就向國務院上報了對天津鐵廠等四個單位的審計報告,開始了以審計的形式,對中國經(jīng)濟實行監(jiān)督,并在今后的歲月,掀起一次次審計風暴,當起政府鐵面無私的“大管家”。
中央任命于明濤作第一任審計署審計長,是看中他發(fā)自內心的為民情懷,為公情操。
調去河南之前,于明濤在陜西當了6年省委書記、省革委副主任后兼省長。那時剛剛粉碎“四人幫”,陜西還很封閉,當?shù)厝嘶静怀鲣P,在接受新鮮事物方面,總是比沿海各省要慢一些。長期吃財政補貼,工農業(yè)生產(chǎn)水平較低。于明濤到任后,研究抗旱、水利,積極爭取組織人去外地學習。自己有空就騎著自行車,去看集貿市場,詢問各種商品價格,聽取買賣雙方的反映,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一次傍晚和老伴兒散步回家,半路突然下起了雨,看到兩個中年婦女急忙往車上收菜攤,于明濤趕緊上前幫助拾菜,并和老伴兒一起幫著把車推到避雨的地方。停下來,菜農才發(fā)現(xiàn)幫忙的人很面熟,說在電視上見過。她們沒想到幫忙的竟是省委書記。
于明濤下工廠了解情況,總是上午聽廠領導匯報,中午就去工廠食堂和工人一起排隊買菜買飯,邊吃邊聽工人的心聲。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一舉摘掉陜西吃財政補貼的帽子。
6年的工作,于明濤得到陜西人的就是一句話:“這樣的省長好!”
當然,心系民生的于明濤也沒少與大人物打交道。那時正好兵馬俑出土,一下震驚了世界,國外元首到中國,都要去陜西看看。盡地主之誼,于明濤總是盡力接見陪同,對于國外政要送他個人的禮物,一概交公。日本首相送了他一臺24吋彩電,他轉送給了省委幼兒園,盡管家里還是臺黑白電視,孩子們也想按規(guī)定折價留下。
在于明濤的記憶中,建黨59周年前夕鄧小平去西安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談完工作,鄧小平在于明濤陪同下去看兵馬俑,他像一位普通游客,來來往往的游客都沒有注意。當他看到青銅器弓弩,弩機部件相扣,制作精密,笑著說,那時已經(jīng)實行了機械化。于明濤說,“離開秦俑館回西安路過始皇陵時,小平說去看看。當時始皇陵沒有修整,滿山灌木叢,只有一條曲折不平的羊腸小道。小平穿著皮涼鞋,看他走路不方便,我建議不要去了,上面也沒有什么可看的。小平說,‘不要緊,我們要窮其頂?!么蠹乙黄β暎瑸樗慕】蹬c氣魄高興。確實,‘窮其頂’表達了小平同志做事執(zhí)著的態(tài)度。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們。”
1959年底,中央決定全國成立6個分局。中南局機關設在廣州,分管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河南五個?。▍^(qū))。于明濤時任湖南省委書記,調任中南局財委主任。中南局成立不久,恰逢三年困難時期,老百姓缺衣少吃,浮腫病相當嚴重。這時保香港的供應是中南局財委的第一要務,僅有的豬牛羊肉禽蛋魚等都得運往香港。于明濤說:“在常務書記陳郁帶領下,我們出海撈海藻,把海藻做成點心供應市場。河南信陽等地出現(xiàn)餓死人事件,我們就想法從湖南、湖北調撥豆類、菜油供應這些困難地區(qū)。陶鑄曾開玩笑地說我:‘你這財委主任成了菜委主任’?!?/p>
肉體的困難剛剛度過,精神的苦難“文革”又開始了。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調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沒多久,就被打成“劉、鄧、陶黑幫”,中南局理所當然地成了“黑窩”,被整得很慘。但“文革”中不管怎樣批斗,于明濤沒做過一件違心的事,沒說過一句違心的話,始終相信群眾相信黨,會還他的清白。
1970年初冬,于明濤從干校被分配到廣州市擔任市委書記、市革委副主任,在陳郁領導下,積極采取措施,恢復廣州地區(qū)的生產(chǎn)。
在去陜西之前,于明濤又從廣州調回湖南做了6年主管工業(yè)的省委書記。在這之前(1949年到1960年)他在湖南工作過11年。
于明濤說:“湖南是農業(yè)省,沒有工業(yè)基礎,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湘中建設了幾個屬于156項的企業(yè),工業(yè)才略有好轉?!?/p>
隨著“一五計劃”的進行,湖南要搞氮肥支援農業(yè),30萬噸的氮肥廠放到哪里去呢?于明濤說,“我從岳陽到臨湘曾去看過那兒的血吸蟲病,當?shù)剞r民告訴我,你千萬不要沾水。那時因血吸蟲死人很多,地都是荒地,不能種莊稼,一下地都是血吸蟲。怎么辦呢?經(jīng)過反復思考、商量,干脆把氮肥廠放在那兒,農業(yè)不行就搞工業(yè)。氮肥廠、化工廠、煉油廠幾個大廠往那一建,血吸蟲倒沒有了?!迸c此同時,他們還創(chuàng)辦了璉沅鋼鐵廠,在長沙修建了全國第一規(guī)模的火車站,同時還新建了湘江大橋,為促進湖南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1960年毛澤東去長沙,于明濤和第一書記張平化陪同參觀長沙汽車電器廠?!澳谴挝矣H身感受主席的知識淵博。”于明濤說,“參觀完工廠,主席會見地、市各領導,當介紹郴州地委書記時,他問,郴州有個‘三絕碑’知道嗎?大家面面相覷,都不知道,主席隨口背了起來: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主席走后,我們才了解,‘三絕碑’是指宋代秦觀寫的一首詞,題目為《郴州旅舍》,蘇軾跋,米芾書,故稱為‘三絕’。”
于明濤此前與毛澤東面對面匯報工作是在廣州,談到各地學習情況,毛澤東提出省與省,省與市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于明濤說,“這個提法影響很大,因為戰(zhàn)爭幾十年,我們黨的干部不能隨便離開當?shù)?,要守陣地,是紀律。解放前我在冀東當專員,附近的縣都不能去。經(jīng)主席提示,湖南省委決定選派出一個組到廣州學習,從此才開始了全國相互學習。”
于明濤1936年參加革命,一生走南闖北,一生搬家不斷,用老伴兒王榮英的話說,“整個家當亮了無數(shù)遍,歷次運動批這批那,就沒批過我們多拿多占這一條?!?/p>
在于明濤90歲生日時,時任審計長的李金華親筆書寫的祝詞中說:您出任新中國第一任審計長,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我國審計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我國的審計事業(yè)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與您的長期關心指導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包含您的大量心血。
于明濤說:“審計署成立至今,直接促進國家財政增收節(jié)支5000多億元,減少損失浪費2000多億元,向司法、紀檢監(jiān)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2.5萬多件。20多年的審計實踐證明,成立審計機關對我們黨的作風建設、反腐敗和改進政府的工作作風與工作方式都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成立審計機關,離不開人大的正確決策、黨中央的領導和國務院的支持,我作為開創(chuàng)者,僅僅是執(zhí)行黨中央的方針路線,不辜負人民的希望,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沒有什么可說的。”
退居二線后,于明濤利用空閑的時間練字、學畫,20多年來幾乎無一日間斷。他酷愛竹,也偏愛畫竹,這與他的品性一脈相承。有付出就有收獲,于明濤的字畫有的被雕刻在碑林,有的被紀念館收藏。90歲生日前,他的老伴兒和子女想給他出版一冊字畫集,有單位主動提出免費給他出刊,他婉言謝絕,發(fā)動全家人出錢出力,自費印了2000冊,既自賞,又贈親饋友,樂不可支。老伴兒在他生日當天,賦詩相贈:離休執(zhí)著學字畫,勤學苦練有收獲。自娛自樂心態(tài)寧,健康長壽樂融融。
一位可親可敬的老者,一位廉潔耿直的老審計長。國家曾經(jīng)因為有這樣的人而強盛,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能發(fā)展,國家必須有這樣的人才能和諧久安。
(摘自《中國老年》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