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鵬 況時祥
腦通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早期療效觀察
姜海鵬1況時祥2△
目的觀察腦通膠囊治療輕度血管性癡呆(VD)早期患者的近、遠期臨床療效。方法160例輕度VD早期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予腦通膠囊,對照組予尼莫地平,并針對基礎疾病作相應處理;治療3個月后對照組繼續(xù)原有治療,治療組腦通膠囊減量,長期維持治療。比較兩組治療3個月后及1年者的總體療效。結果治療3月后及1年,治療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MMSE評分、畫鐘試驗評分,ADL、P300潛伏期、同型半胱氨酸改善。結論腦通膠囊治療輕度VD早期有較好的近、遠期療效,能明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并對P300潛伏期、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標異常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血管性癡呆 MMSE評分 P300 同型半胱氨酸 腦通膠囊
1貴陽中醫(yī)學院(貴陽550002)
2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貴陽550002)
△通信作者
血管性癡呆 (VD)為發(fā)生在腦血管病基礎上的以記憶、認知功能缺損為主,或伴有語言、視覺空間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礙的獲得性智能的持續(xù)性損害[1]。目前認為VD的中、晚期多無顯著治療價值,因此在臨床治療上突出對VD的早期治療、早期預防。近年臨床觀察發(fā)現,腦通膠囊對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能力及P300潛伏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一定改善作用,近、遠期療效較為滿意?,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VD患者160例,癡呆診斷采用美國精神病學會DSM-Ⅵ癡呆診斷標準。VD診斷采用1993年NINDS-ALREN制定的《很可能的血管性癡呆及可能的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輕度VD判斷采用癡呆評定量表(CDR=1分)。隨機分為兩組各80例。治療組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齡 (70.34±6.26)歲;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9例,丘腦出血3例,多發(fā)腔隙性梗死46例,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14例,其他原因8例;伴高血壓69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癥8例。對照組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齡(68.11±6.91)歲;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10例,丘腦出血3例,多發(fā)性腔梗患者49例,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10例,其他腦血管因素8例;伴高血壓67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癥6例。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腦通膠囊 (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院內制劑,主要藥物為黃芪、西洋參、葛根、天麻、水蛭等,研末裝入膠囊,每丸含原生藥0.5g)每次4粒,每日3次,連服3月,療程結束后,繼續(xù)服用腦通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長期維持治療。對照組予尼莫地平每次40mg,每日3次口服,療程同治療組。療程結束后,繼續(xù)按原藥、原劑量服用。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分別予以相應對癥處理。
1.3 療效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以MMSE得分為主要參考指標,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公式:(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治療前積分×100%。顯效為≥20%;有效為≥12%;無效為<12%;惡化為≥-2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檢驗、秩和檢驗及χ2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 <0.0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MMSE、畫鐘試驗及ADL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3個月后兩組MMSE、畫鐘試驗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而治療組評分升高大于對照組(P<0.05)。兩組ADL總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年后兩組MMSE、畫鐘試驗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 (P<0.05),而治療組升高大于對照組 (P<0.05)。兩組ADL總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 (P<0.01),但組間比較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畫鐘試驗及ADL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MMSE、畫鐘試驗及ADL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P <0.01。下同
組別n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治療1年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治療1年后80 80 45 80 80 35 MMSE 17.07 ±1.12 20.63 ± 1.78*△21.77 ± 1.88*△17.19 ± 1.25 19.91 ± 1.31*19.97 ±2.28*畫鐘試驗1.44 ± 0.59 2.36 ±0.47*△3.01 ±0.51*△1.51 ± 0.52 1.98 ± 0.58*2.74 ±0.63*ADL 28.03 ±2.53 23.51 ±2.16**22.12 ±2.13**27.94 ±2.18 24.20 ±2.25**24.18 ±2.31**
2.3 兩組治療前后P 300潛伏期(靶刺激)比較 見表3。兩組各隨機抽取20例患者行P 300檢查。結果顯示,兩組治療3月后 P 300潛伏期較治療前縮短(P<0.05);而治療組P 300潛伏期較對照組縮短(P <0.05)。兩組治療1年后 P 300潛伏期較治療前縮短(P<0.01);而治療組P 300潛伏期較對照組縮短(P < 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300及同型半胱氨酸測定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300及同型半胱氨酸測定結果比較(±s)
組別n n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治療1年后治療前治療3個月治療1年后20 20 20 20 20 20 P300潛伏期367.71 ± 17.61 350.16 ± 13.81*△334.10 ± 11.77**△372.68 ± 13.93 360.16 ± 13.81 349.35 ± 13.55 30 27 16 25 22 15 Hcy水平(μmol/L)26.89 ± 6.94 20.10 ± 6.02*17.30 ± 3.46**△26.81 ± 7.91 21.19 ± 6.25*20.62 ± 4.35**
2.4 兩組治療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指標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3個月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較治療前下降(P <0.05),治療1年后下降更明顯(P <0.01);治療3個月時兩組間水平接近 (P>0.05),治療1年后治療組較對照組減低更顯著(P <0.05)。
2.5 安全性測定 治療組治療3個月及療程達1年以上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各指標復查無明顯異常,患者未出現過敏、頭暈、腹瀉等不良反應,說明腦通膠囊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VD是由于腦血管因素導致腦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癡呆綜合征,發(fā)病正逐年上升,目前臨床上仍缺乏從根本上阻止VD發(fā)展進程的有效藥物。VD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障礙,且病程呈階梯樣進展,預后差,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對其進行防治已成為世界性醫(yī)學的難題。大量臨床報道中醫(yī)中藥對VD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尤其是早期治療方面成績顯著。然而以往文獻多是關于VD的近期治療研究報道,缺少長期大樣本臨床觀察。
中醫(yī)學有許多相關文獻記載?!杜R證指南醫(yī)案》云“中風初起,神呆遺尿,老人厥中顯然”;《雜病源流犀燭·中風》中有“中風后善忘”的記載,已認識到癡呆與中風有關。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很多學者從不同側面對其病因病機進行了探討,如王永炎[2]認為“腎虛”是VD的核心,或以陰精虧損為主,或以陽氣不足為著,或陰陽俱損;郭振球[3]指出老齡陰虛陽亢,陽化風動,氣血痰瘀,隨風陽上冒,蒙蔽心包心竅,則成癡呆[4];巫紹中強調痰濁為患是VD的主要病機[5];顏德馨等則認為瘀血來源廣泛,瘀血蒙蔽腦竅可生癡呆,即所謂“腦髓純者靈,雜者鈍”。由此可見,VD發(fā)病原因較多,各家對病機認識亦有所側重。我們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VD常繼發(fā)于血管性疾病,在發(fā)病之初通常已出現氣血津液運行失常,主要受損臟器在脾,且VD患者多數年老體虛、脾胃衰弱,因此認為輕度VD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為脾氣虧虛,清陽不升,致腦髓失養(yǎng),神機不用,乃及土衰木旺,肝陽浮越于上,腦絡不利。故VD早期治療重在補氣健脾、活血通絡,同時必須升舉清陽,兼顧潛降浮陽。清陽得升、氣旺血行,則腦髓得養(yǎng);浮陽得降、瘀血化散,則腦恢復清純靈動之性,從而促使VD早期記憶認知障礙的改善。故采用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之名方益氣聰明湯為基礎進行制訂腦通膠囊組方治療本病。方中黃芪甘溫益氣,補脾健中,使氣旺血行,為君藥;臣用水蛭活血通絡,改善大腦供血;輔用葛根升舉清陽,入陽明鼓舞胃氣上行,兼能和血,天麻潛降浮陽,又可通絡,二味并用,升清陽,降浮陽,有助于氣血精微上承榮腦及調暢腦部之氣血,增強補氣化瘀之功效;佐以西洋參益氣養(yǎng)陰,健腦益智。諸藥共奏益氣升陽、通絡健腦之效。藥理研究顯示,黃芪提取物(EA)通過抑制海馬神經元的凋亡,對神經細胞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改善癡呆大鼠學習記憶能力[6];水蛭素是已知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劑,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可減少實驗性腦缺血大鼠的腦梗死面積,降低腦神經細胞凋亡的發(fā)生率,改善再灌注損傷的神經功能缺失[7];葛根對學習記憶障礙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天麻對神經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有直接作用,亦能明顯增加紅細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皮膚羥脯氨酸含量、延長細胞生命[9];西洋參的主要藥理成分人參皂苷對海馬神經元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可減輕對海馬等部位超微結構的損害,降低細胞死亡率[10]。
本觀察針對輕度VD早期病例開展干預研究,用MMSE與畫鐘試驗結合方法,全面、完整地反映患者的認知功能變化,采用ADL量表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事件相關電位P 300潛伏期變化反映大腦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程度,并觀察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變化情況,結果提示與尼莫地平比較,腦通膠囊治療早期輕度VD,ADL量表評分、P300潛伏期變化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近期療效不顯著,而遠期總體療效突出。這表明腦通膠囊治療VD有一定的近期療,而遠期療效更佳。
[1]王新德.老年人癡呆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60-173
[2]王永炎,張伯禮.血管性癡呆現代臨床與研究[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4-46.
[3]郭振球.老年期癡呆的證治學研究 [J].中醫(yī)藥研究,1991,3(1):16.
[4]巫紹中.老年性癡呆從“膽”從“痰”論治初探[J].湖南中醫(yī)雜志,1992,8(4):325.
[5]孔令越,顏德馨.以氣血為綱辨證治療血管性癡呆經驗[J]. 四川中醫(yī),2005,23(8):425.
[6]李維祖,明亮,何婷,等.黃芪提取物對大鼠海馬神經元遲發(fā)性死亡的影響 [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5):584-587.
[7]羞少龍,閨珊珊,竇維華.水蛭注射液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神經細胞凋亡的影響 [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8(7):259.
[8]譚佩珍,龍浩文,彭紅莉,等.葛根素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J].中華現代醫(yī)學與臨床,2005,2(1):15-17.
[9]胡建軍,洪慶濤,唐一鵬,等.天麻素對缺血再灌注損傷星形膠質細胞的保護作用及其對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1,24(5):11.
[10]先宇飛,屈嬋,吳哲,等.國產與加拿大產西洋參莖葉總皂苷促智作用的比較[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6,23(1):43-47.
R749.1+3
B
1004-745X(2010)10-1669-03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