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英雄意志力與小人利己精神的矛盾統(tǒng)一
        ——參照《貓頭鷹溪橋上的一個事件》談《品徹·馬丁》的主題意義

        2010-08-15 00:53:01
        關(guān)鍵詞:納特戈爾丁馬丁

        肖 霞

        (徐州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徐州 221116)

        英雄意志力與小人利己精神的矛盾統(tǒng)一
        ——參照《貓頭鷹溪橋上的一個事件》談《品徹·馬丁》的主題意義

        肖 霞

        (徐州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徐州 221116)

        《品徹·馬丁》與《貓頭鷹溪橋上的一個事件》里都有一個極其類似的機巧設(shè)置,后者更像是一份逃生記錄,一場閱讀游戲,前者的描寫在馬丁頑強的求生意志和同樣頑強的利己精神之間形成一種矛盾平衡的張力,配以次第展開的意象,拓展事件的內(nèi)涵,調(diào)整讀者反應(yīng),推進(jìn)敘事進(jìn)程,凸顯人物超越人生困境的愿望,跨越了英雄與小人的界限,包含著沒有答案的倫理道德問題,表達(dá)的是關(guān)于生死的戈爾丁式的思考和困惑。

        《品徹·馬丁》;英雄意志;自利精神;機巧設(shè)置;主題意義

        1983年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威廉·戈爾?。╓illiam Golding,1911-1993)被稱為“寓言編撰家”,他的多部小說著力于人性探索,“用明晰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述藝術(shù)和多樣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神話,闡明了當(dāng)今世界人類的狀況”[1]?!镀窂亍ゑR丁》是戈爾丁人性探索的一個重要嘗試,其中只描寫了馬丁一個人物的行動和思想,記述了馬丁所在的驅(qū)逐艦被魚雷擊中之后,在冰冷海水里奮力掙扎,攀上孤礁堅守數(shù)日,追求生的希望,其他人物不過是出現(xiàn)在馬丁片斷式的回憶中。但是,讀過十三個章節(jié)的人物自救記錄,在最后一章里,讀者才驚訝地從處理尸體的軍官口中得知,所謂的掙扎根本不曾真正發(fā)生,事實是,馬丁落水后當(dāng)即斃命,連防水靴都沒有來得及踢掉?;叵胄≌f第一章關(guān)于踢掉靴子的詳細(xì)描寫,以及瓶子里上下沉浮的玻璃人,海水中那紅色的蝦螯,巖石水洼里溶解的鳥糞等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細(xì)節(jié),讀者才明白,原來作者求生記錄里安插了很多細(xì)節(jié)來提示其虛幻性,之前的閱讀不過是被迫與作者玩了一個閱讀游戲。

        無獨有偶,阿姆布羅斯·比爾斯(Ambrose Bierce,1842-1914)的短篇故事《貓頭鷹溪橋上的一個事件》(“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以下簡稱《事件》)里也有一個極其類似的機巧設(shè)置。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農(nóng)場主兼奴隸主皮頓·法庫阿從一個過路討水喝的南軍士兵(由北方聯(lián)盟探子假扮)那里聽到一則消息,就不加分辨,懷著一腔愛國熱情去炸一座橋,結(jié)果被捕遭受絞刑。人物被執(zhí)行絞刑之前逃脫死亡的幻想被描寫得煞有其事:從落水掙扎、躲避槍擊、林中逃亡,直到返回家門、看見妻子、后頸遭重創(chuàng),一切歸于黑暗與寂靜,似乎都是摹寫了事實。讀者順著文字漂流而下,一般不會思量文字中暗示事實的細(xì)節(jié),只等讀到小說最后兩行文字似乎才大夢初醒,原來,法庫阿在執(zhí)行絞刑那一刻就擰斷了脖子,當(dāng)場死亡。

        新批評派的著名學(xué)者布魯克斯(Brooks)和沃倫(Warren)在他們編著的經(jīng)典教材《理解小說》中轉(zhuǎn)錄評價了這個短篇,結(jié)論是“像《事件》這樣的情節(jié)或許能靠著人類心理的某種特性讓讀者吃上一驚,卻沒有什么小說意義。[2]”在他們看來,如果小說僅僅玩弄一個機巧的障眼法,沒有道德關(guān)懷,不能表達(dá)人物的價值評判,深化或者拓展我們對于生活的感知,就談不上什么價值。與此相反,戈爾丁的《品徹·馬丁》更多的是贏得了贊譽。海恩斯(Hynes)認(rèn)為這部小說是“一個卓越的成就,道德寓意完全融入了藝術(shù)形式,所以既是道德文章又是藝術(shù)作品。[3]”羅帕(Roper)認(rèn)為《品徹·馬丁》是“迄今為止(1967年)戈爾丁最好的作品,似乎是從他內(nèi)心里寫出來的”[4]。蘇萊特(Surette)也提到比爾斯和戈爾丁的類似機巧,結(jié)論是贊揚戈爾丁的創(chuàng)造,判定《事件》不過是《品徹·馬丁》“一個拙劣的相似物”[5]。

        一個短篇故事,一部篇幅不長的小說,相似的機巧設(shè)置不同的評價結(jié)果,不免讓讀者思考其中的緣由,提出問題,探究二者的不同之處:結(jié)尾的意外除了戲弄了讀者的預(yù)期之外,是否還有深層內(nèi)涵上的區(qū)別呢?或者說:在兩個故事中,讀者花費閱讀時間是僅僅領(lǐng)受了一個機巧結(jié)尾所帶來的生理刺激反應(yīng)效果,還是獲得了某種精神思考的動力,能夠更好地體悟人生?

        粗略看來,二者最為顯著的區(qū)別就是篇幅,兩種描寫的容量大為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描寫側(cè)重點不同。《事件》著重記錄了在最后時刻到來之前人物如何幻想自己一步一步擺脫死亡,更像一份逃生報告。讀者只需要隨著文字進(jìn)程,了解到法庫阿先是落水掙脫繩索,潛水躲避槍擊,然后遁入林中,拼命朝北軍控制范圍之外的家園狂奔,就像是在看有著一系列動作的大片,不知不覺把人物的某些超強的能力當(dāng)作事實接受了下來?!疤袅?!簡直有超能力![2]”連人物自己都在贊嘆自己掙脫繩索的逃難技巧。他還能感知到以往從未注意到的一切:在水中可以看到林子里的每一顆樹,每一片樹葉,甚至每一片樹葉的葉脈以及葉脈上的蟲子,也能看到成千上萬的草葉上,露珠折射出來五彩光芒,還能聽到蚊子在溪流水渦上的舞蹈,蜻蜓翅膀的扇動,水蜘蛛的長腿一次又一次推水前進(jìn)。他的體能也可以達(dá)到超人的狀態(tài),可以在不進(jìn)食的情況下整日行走,并且運氣好得簡直像做夢,在森林里左突右沖,精疲力竭饑餓難耐的時候,他能發(fā)現(xiàn)一條大路,寬闊筆直像城里的街道,但又沒有人的蹤跡,只有大樹排列兩旁,他還可以一邊走一邊睡,醒來時候竟然就在自家門口了!設(shè)置一個把戲,挫敗讀者的閱讀預(yù)期,必然引起讀者的種種反應(yīng):或者吃了一驚,但又覺得不過是個無聊的文字游戲,棄之不理;或者有點欣賞作者的機智,饒有興味地返回前文去尋找細(xì)節(jié)暗示。就故事性來說,虛幻的逃生文字還不如之前作者介紹事件由來的段落來的實在。至少讀者可以了解一點人物的身份性格,知道他為什么會被處以絞刑,不會產(chǎn)生機巧挫敗閱讀判斷所帶來的尷尬失落。最糟的是這種挫敗感不過是讓讀者了解了作者的機智,自己并未從中受益。

        戈爾丁記錄馬丁求生幻想的文字沒有賦予他超人的技術(shù)能力和神秘夢境般的運氣,而是重點揭示了人物在非常狀態(tài)下表現(xiàn)出來的超人耐受力和英雄意志力,以及隨著人物斷斷續(xù)續(xù)的事件回憶拼綴起來的不顧一切的利己主義。這一段生存記述比《事件》中的步驟報告復(fù)雜得多,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英雄意志與小人利己精神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粉碎我們關(guān)于本體的成見那堅硬的盔甲”[6]。

        馬丁在海水中在巖石上堅持了七天,反諷式地模擬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的勞動周期,他歷盡磨難,為生的希望做出了一切努力,甚至依據(jù)自己缺失的病牙的形狀創(chuàng)造了海中巖石,并在巖上親自導(dǎo)演并演出了魯濱遜式的自救戲劇。他在烈日的炙烤中,忍著潰爛肢體火燒火燎的疼痛,一天又一天,在礁石爬上爬下,做著理智決定該做的事情。他還逼迫自己吃下難以下咽的貽貝,喝下有紅色沉淀的巖上積水,拖著腫痛的軀體搬動大小石頭做成矮人,割下大量海草鋪展成十字花作為傳遞給輪船和飛機的救生信號。他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驚人的能量,所以自比做希臘神話中以肩頂天的巨神阿特拉斯,認(rèn)為自己獨力承受一切,沒有做不到的事。他還認(rèn)為自己可以和那個為了人類福祉不惜偷盜天火,觸怒上帝并且寧肯被綁在高加索山脈遭受兀鷹啄食肝臟的刑罰也不肯屈服的普羅米修斯媲美。雖然他捍衛(wèi)的只是自己的生命權(quán),但他拒絕上帝頒發(fā)給他的死亡令,一樣拼死抵抗,忍受絕境的折磨,不屈不撓。

        如果可能,其他人當(dāng)然也想生存利己,但人們的求生意志有強有弱,未必能像馬丁一樣不屈不撓,迸發(fā)巨大的戰(zhàn)斗豪情。馬丁可以對與之抗衡的上帝喊道:“我創(chuàng)造了你,我也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天堂。[7]”他不信上帝,但在生死關(guān)頭他把消滅生命的強大力量想象成上帝的敵對意志,并且大聲喊出了自己拯救自己的信心,表達(dá)了自己面對壓力堅定不屈的驕傲或者捍衛(wèi)自己權(quán)利時對敵人的蔑視。他也確實實踐了自己的意志,不但臆造了一個海上生存故事,而且堅持到底直到幻境中大海消失了,巖石消失了,到處都是一片虛空,他的意志幻化成蝦螯,咬到一起,縮成一團,仍然全力與閃電抗衡著,拒絕結(jié)束自己的存在。

        讀者首先熟悉了馬丁落水后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生存意志,不由得或多或少肯定甚至贊揚他可貴的堅持精神。但從第六章開始,讀者逐漸接觸馬丁的另外一面,發(fā)現(xiàn)他竟然是一個毫無道德羈絆的卑鄙小人。

        他對于自己的本性沒有任何困惑,他甚至策劃謀殺了他最好的朋友納特。馬丁對納特的情感算是最具人性色彩的了,但也頗為復(fù)雜,謀殺之前,他不無歉意地默念:“納特,我是愛你的,但我天生不會怎么愛人。”[7]對于其他人,馬丁釋放私欲達(dá)到目的,根本不會有片刻的猶豫。他可以搶奪同事的未婚妻,并且毫不在乎被同事發(fā)現(xiàn);他假意逢迎騙取海倫的感情,企圖利用她的影響從海倫丈夫皮特那里獲得各種好處;他還巧妙地借著過彎道的機會故意拖延了時間致使皮特的車前輪碰撞他的車后輪,不幸摔傷;最可惡的是,僅僅因為他妒忌納特?fù)碛辛爽旣惖母星?,他便要占得先機強奸瑪麗。

        對于馬丁這樣一個沒有愛的能力的人來說,一切似乎都是敵對的勢力,他時刻遭受著各種負(fù)面情緒和感情的困擾,他那獨特的理解角度和堅韌的意志力給他的情感世界涂抹了濃重的悲劇色調(diào)。我們就以他對待納特和瑪麗的方式為例來說明馬丁如何害人害己,不得解脫。納特是他的好友,總是真誠待人。他對納特的感情更像是基于對方品質(zhì)的一種扭曲的特殊尊敬,但一旦他感覺對方妨礙了他的利益,他就要除之而后快?,旣愂且粋€普通的女孩,馬丁對瑪麗的感情似乎是接近通常意義上的男女之愛。他發(fā)現(xiàn),她的存成為他無法解決而且難以忍受的問題,自從見到她以后,“強酸樣的仇恨就在咬噬我的五臟六腑”[7]。如果讀者上述描寫改為“一見鐘情之后,強烈的愛就令我寢食難安”,是十分正常的。但是馬丁不會讓故事正常起來,他是一個只能愛自己的人,他把在乎別人理解成被別人控制而不得不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就是損害自己,是他那“黝黑的中心”絕對不能允許的。戈爾丁曾經(jīng)解釋說他為了塑造馬丁,不惜把一切所能想到的惡劣品質(zhì)集結(jié)到他一人身上[8],使馬丁高度典型化,成了一個為了一己私利,勇往無前,鏟除所有障礙的人物。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也從側(cè)面提供此人的情況。在討論角色的時候同事們不經(jīng)意的話語可以高度概括人物的特點:“克里斯——貪婪。貪婪——克里斯。彼此都熟悉。[7]”畸形的價值觀使得馬丁不能正常理解自己的情感,困惑不已:“我對她的真正感情只是痛恨,她怎么還會占據(jù)了我的黝黑的中心的呢?[7]”最終,他用極端的方式處理這種異常感受,悍然消滅了瑪麗的純潔。然而,即使玷污了瑪麗,他也沒有獲得長久的平靜。讓他不得安寧的事情就像泉水不斷涌出,總能讓他感覺自己有可能或者已經(jīng)受到了傷害。

        需要注意的是,戈爾丁的小說經(jīng)常會開掘通道,由表及里,對人性進(jìn)行多層次的挖掘,引領(lǐng)讀者探索馬丁的邪惡之源。痛苦中,他曾質(zhì)問道:“要是說是我把他們吃掉了,那么是誰給了我嘴巴的呢?[7]”他也接受作惡的懲罰,因為他所做的事,他被同事唾棄,被船長蔑視。先知般的納特也斷言:盡管你可能得到他想要的各種各樣的東西,“可是你并不快樂”[7]。他并不因為害人而快樂,也沒有因為害人而得到像樣的利益,他看起來似乎不能不聽從自己的邪惡念頭,忍受著邪惡的另一種煎熬。

        戈爾丁塑造馬丁,并未追求寫實,而是刻畫了一個具體的個人,也描摹了一個抽象的存在,結(jié)果是,學(xué)者或讀者會說“嗨,我們就是像那樣子。[8]”細(xì)讀之下,讀者必然會思考人物的性格,一方面欽佩肯定他那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也感慨同樣的意志力被用來追求個人私利的后果。作為生命體,似乎命定的自私讓人無可奈何,互相咬噬以自保的蛆蟲中“最后那條蛆蟲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同伴時怎么辦呢?失去他自己嗎?[7]”如何保全自身也保全他人,平衡各種利益,對于任何生命體來說都是一個永遠(yuǎn)現(xiàn)實的道德倫理命題。思考的答案沒有窮盡。僅僅用人性惡來解說過于簡單化,借用功利主義者所謂“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利益”的原則來指責(zé)馬丁損人不利己亦無不可。如果像海恩斯一樣多少對馬丁表示一點理解,認(rèn)為他的貪婪,“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他保存自我世界的唯一價值——他的天性——的一種手段”[3]也有可取之處。所以,如何解答《品徹·馬丁》提出的倫理問題直接決定于人們的個人經(jīng)歷和價值觀念,而人們的解答又賦予小說豐富的意義,引發(fā)更多的碰撞和思考。

        《品徹·馬丁》的主要人物擁有令人欽佩的頑強求生意志,也擁有頑強的利己精神,二者之間的矛盾和平衡所形成的張力統(tǒng)一使得小說主題意義耐人尋味,超越了小說結(jié)尾的突變所帶來的機巧效果。除了人物品行的張力描寫,小說中的意象是表現(xiàn)主題意義的又一個重要手段。眾多意象,次第展開,構(gòu)建了一個詩性的虛幻世界。正是借助意象,作者得以調(diào)整讀者反應(yīng),推進(jìn)敘事進(jìn)程,深化主題意義。吃掉其他蛆蟲自肥的最大蛆蟲,地窖里恐懼不安的孩子,馬丁心中盤踞的那條蛇,排泄的暢快,無法睡眠的猶疑,以及嘴巴的咬噬,蝦螯的撕咬,披著海豹皮誘殺海豹,甚至暴風(fēng)雨,神話人物和莎士比亞戲劇的某些人物場景,都是人物精神狀態(tài)的外化,是用形象的畫面描述情感和思想,既準(zhǔn)確又抽象地勾勒出了人物的處境和性格。

        皮特有關(guān)中國菜肴烹制蛆蟲的說法是一個重要的意象。黑漆中國盒子里,魚生蛆,蛆吃蛆,先是大吃小,然后大的互相殘殺,最后那只力大無比天下無敵的蛆蟲就可以做成珍奇美味。食材的形成過程形象地說明了馬丁的世界觀。所以每次他吃了虧,他都會認(rèn)為自己被吃掉了,如果他占了便宜,他就感覺自己吃掉了別人。在他眼里,人與人的關(guān)系非常簡單,就是盒子里蛆蟲與蛆蟲的關(guān)系。他的感情世界里沒有愛的位置。一旦形成某種按照常理解釋應(yīng)該是愛的感覺,他就痛苦得有如毒液噬心,強酸腐肉。他謀殺納特固然有世俗理由,但更是因為他無法忍受一種奇特的感受:“腐蝕性的毒液將他吞沒了。一個聲音從他腹中大聲叫道——我并不想要他死。痛苦和仇恨深深地咬了他,還在繼續(xù)嚙噬著他”[7]。即使他知道納特是個好人,并且認(rèn)為自己也愛他,但納特的友誼不能帶給他任何快樂,反而讓他十分憤恨。作為動物,他天性自利,在不損人就損己的前提下,是不需要猶豫何去何從的。

        馬丁在暴風(fēng)雨中掙扎的畫面,他對自己失去理智的擔(dān)憂,以及小說引用的莎劇詩行都令人想到李爾王的困境。李爾王因為瘋狂得以暫時從困境中解脫,而馬丁卻只能惋惜自己神智太清醒。他的“中心”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堅持到底,即使發(fā)瘋,幻化成蝦螯,也不能放棄保衛(wèi)自我的戰(zhàn)斗。這樣的描寫對于理解同情乃至懼怕厭惡人物似乎都起著作用,充分表現(xiàn)了形象畫面的優(yōu)勢,令讀者如讀詩一般,進(jìn)入了一個臆想的藝術(shù)世界,既受到作者的不知不覺的指引,又可以在一定限度上自行決定情感方向,享有某種寬泛閱讀空間里徜徉的自由。

        奧爾德熙(Oldsey)和溫特勞布(Wintraub)認(rèn)為戈爾丁的語言可以賦予語句比文字本意更為深刻的涵義,從而使句子具有“詩歌的情感強度和知性高度”[7],并且列舉多個例子來說明即使尋常的比喻似乎也大有深意,令人難忘。眾多比喻與意象不但映射人物性格,推進(jìn)讀者的理解,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詩性的抽象,既與現(xiàn)實中俗套的見解存在距離,又藕斷絲連,植根于現(xiàn)實之中。就是人物孤身在孤零零大海礁石上求生本身也可以是一種人生困境的詩意抽象概括。通觀全篇,甚至可以說,詩人戈爾丁壓倒了講故事的戈爾丁。隨著作者的精心安排,蛆蟲、吃人、蛇、暴風(fēng)雨、黝黑的中心等意象先后出場,讀者的同情逐漸轉(zhuǎn)變成厭惡甚至驚懼,為我們所欽佩的英雄品質(zhì)委身于卑下的生存手段之中感到不安。然而,厭惡之中也不知不覺地滋生一種對于自我中心貪婪本質(zhì)的共鳴,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不能避免類似的貪念。人物的貪婪竟然可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煉獄,如何看待這樣的創(chuàng)造,如何評價馬丁為了維護(hù)自我征服一切的斗爭,將是一個懸而未決因人而異的倫理問題。

        《品徹·馬丁》與《事件》一樣,所追求的都不是現(xiàn)實的描述和逼真的細(xì)節(jié)。作者嫻熟地掌握著閱讀效果,用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獨特的視角,以及反諷的生存死亡引導(dǎo)讀者的閱讀感受。后者無需讀者作出價值評判,更像是一場閱讀游戲,或許很有趣;前者借用死亡凸顯人物超越人生困境的愿望,崇敬本體,強調(diào)道德,跨越了英雄與小人的界限,是英雄意志力和小人利己精神的矛盾統(tǒng)一體,包含著沒有答案的倫理道德命題,不只有趣,還有思考和困惑,回蕩著類似戈爾丁在《蠅王》(1954)和《繼承者》(1955)中所設(shè)置的關(guān)于善與惡,先進(jìn)文明與愚昧落后的道德懸疑。這正呼應(yīng)了金科德·維克斯(Kinkead Weekes)和格萊格(Gregor)評論戈爾丁早期三部小說是所下的結(jié)語:“它們要辨明的不是看什么,而是如何看。[9]”

        [1]王佐良,周良玉.英國二十世紀(jì)文學(xué)史 [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4.

        [2]Brooks,Cleanth and Warren,Robert Penn.UnderstandingFiction[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4.

        [3]Hynes,Samuel.“On Pincher Martin”.WilliamGoldingNovels,1954-67:ACasebook[M].Norman.Ed.London:Macm illan Publishers Ltd.,1985.

        [4]Roper,Derek.Allegory and Novel in Golding’s“The Spire”[J].WisconsinStudiesinContemporaryLiterature.Vol.8.1967(1),pp.19-30.

        [5]Surette,Leon.“A Matter of Belief:Pincher Martin’s Afterlife”[J].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vol.40,1994(2),pp.205-225.

        [6]Whitehead, Lee M..The Moment out of Time:Golding’s“Pincher Martin”[J].Contemporary Literature,vol.12,1971(1),pp.18-41.

        [7]威廉·戈爾丁.品徹·馬丁[M].劉凱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

        [8]轉(zhuǎn)引自Hodson,Leighton.William Golding[M].Edinburgh:O liver and Boyd Ltd.,1969.[20]O ldsey,Bernard S.,&Weintraub,Stanley.The Art ofWilliam Golding [M].New York:Harcourt,Brace&World,1965.

        [9]Kinkead-Weekes,Mark&Gregor Ian.William Golding:A Critical Study[M].London:Faber and Faber Ltd.,1967.

        Different Thematic Im p lications in the Sim ilar PlotGimm ick:A Thematic Investigation in PincherMartin,with a Reference to“An Occurrenceon theOw l Stream Bridge”

        XIAO Xia

        (Foreign StudiesSchool,Xuzhou NormalUniversity,Xuzhou,Jiangsu 221116)

        Both PincherMartin and “An Occurrence on the Ow l Stream Bridge”have a similar plotgimmick.However,the latter’s ismore like a reading game to trap the readerwith an escape thrill;the former gimm ick foregrounds themajor character strong w illpower to stick to life aswell as his stubborn selfishness to ensure hiswelfare.The tension between theman’smoral ethic dilemma is set out by a succession of images,which not only adjust the reader response but complicate the thematic implication in the novel,vivifying,in the end,the author’s thinking of death.

        PincherMartin;heroicw illpower;selfishness;gimm ick;theme

        I561

        A

        1674-831X(2010)05-0126-05

        2010-07-08

        肖 霞(1972- ),女,山東沂水人,徐州師范大學(xué)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xué)。

        [責(zé)任編輯:王佳娣]

        猜你喜歡
        納特戈爾丁馬丁
        阿斯頓·馬丁Valkyrie Spider
        車迷(2022年1期)2022-03-29 00:50:24
        神筆馬丁
        小小說月刊(2020年8期)2020-08-20 08:04:48
        小螞蟻馬丁的冬天
        威廉·戈爾丁作品在中國譯介中的問題分析
        維馬丁的詩
        作品(2016年10期)2016-12-06 10:41:54
        少年的回聲
        性依存敘事曲
        中外文摘(2016年3期)2016-03-17 08:13:57
        捕捉愛的攝影師
        選戰(zhàn)“煙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a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久久婷婷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99|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蜜桃| 欧美韩日亚洲影视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诱惑|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 | 亚洲老女人区一区二视频|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色| 插b内射18免费视频|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天堂av|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黄污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日本在线视频网站www色下载|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野外国产| 性高朝大尺度少妇大屁股| 精品五月天| 日韩激情av不卡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免费| 97色人阁俺也去人人人人人|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