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英
側顱底腫瘤病人圍術期護理
周麗英
側顱底即通過顱底下面沿眶下裂和巖枕裂各做一延長線,向內角于鼻咽頂,向外指向顴骨和乳突后緣,兩線夾角之區(qū)域[1]。側顱底腫瘤主要有頸靜脈球體瘤、鼻咽癌、鼻咽纖維血管瘤、中耳癌、聽神經瘤、顳骨巨細胞瘤和母細胞瘤、腮腺混合瘤和斜坡脊索瘤等[2]。由于該區(qū)域解剖復雜、術野狹小、暴露困難,以往側顱底腫瘤手術開展較少、成功率低、術后并發(fā)癥多,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徹底切除腫瘤而保留重要神經、血管和結構提供了有效保障。近5年來,我科與腦外科合作行側顱底腫瘤切除18例,由于手術得當,加上術后嚴密觀察監(jiān)測及細致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積累了一些臨床護理經驗。現報告如下。
本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齡22歲~50歲,平均年齡36.5歲。其中聽神經瘤5例,巖尖膽脂瘤3例,腮腺混合瘤10例。癥狀與體征:單側感音神經聾2例,混合聾1例,傳導性聾2例,面癱3例。聽神經瘤病人增強CT掃描均示橋小腦角區(qū)圓形或類圓形占位病變。巖尖膽脂瘤病人CT掃描顯示巖尖部有清楚和光滑邊緣之膨脹性軟組織病變,無明顯增強。腮腺混合瘤B超診斷腮腺區(qū)囊實混合性包塊。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由于病人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擔心治療效果,加上部分病人因疾病影響出現視力下降、面癱等,病人往往表現為焦慮、恐懼、自卑。為了讓病人輕松配合手術,護士應多與病人交流,減輕心理壓力,使病人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tài);多途徑向病人講解面癱于術后有可能改善或恢復,鼓勵家屬或親朋好友多與病人溝通,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心,使病人保持心情舒暢,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手術治療。
2.1.2 術前準備
2.1.2.1 完善各項檢查 協(xié)助病人做好術前準備,包括抽血送檢、心肺功能檢查、電測聽、CT/MRI等,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向病人解釋各項檢查的目的及相關配合注意事項。
2.1.2.2 術前準備 術前1 d備耳周皮膚6 cm以上,如乙狀竇后徑路需剃光頭,迷路入路時應腹部備皮(右下腹取脂肪)。訓練病人在床上大小便,為術后臥床做準備。術前行腦室外引流者去手術室前應夾閉引流管。對面癱眼瞼閉合不全者做好眼睛的防護。
2.2 術后護理
2.2.1 術后??谱o理 術后搬動病人時動作應平穩(wěn),需一人雙手托住病人的頭部,防止頭頸部扭曲,預防顱內出血并給予吸氧及心電監(jiān)護,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健側臥位,避免壓迫術耳。密切觀察病人術后有無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煩躁不安、意識不清、血壓增高、脈搏減慢、呼吸深快、顱內出血或血腫征兆發(fā)生,若有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床頭抬高15°~30°,并立即報告醫(yī)生。術后應注意飲食護理,食物不可過熱,以防燒傷,且食物易在口腔內殘留,故在進食后應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防止感染。
2.2.2 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
2.2.2.1 顱內壓增高 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情況,意識是否改變,表情是否淡漠。注意病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若持續(xù)高熱,脈搏緩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壓升高,應警惕顱內壓升高。觀察瞳孔大小、對光反射靈敏度、球結膜水腫與否,觀察有無持續(xù)性煩躁或嗜睡、昏迷狀態(tài),有無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頸項強直及肢體感覺、運動障礙,分析中樞神經功能狀態(tài)。護理措施:①術后6 h后取半坐臥位,有利靜脈血回流,降低顱內壓。②避免咳嗽、感冒、打噴嚏及大力擤鼻。③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顱內壓增高。④按醫(yī)囑給予足量的并可通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給予20%甘露醇靜脈輸注脫水降顱壓對癥治療。本組未出現顱內感染。
2.2.2.2 術后感染 應注意觀察切口滲血、滲液情況。側顱底外科手術因切口深,手術暴露時間長。如出現切口感染會直接影響手術的效果,導致手術失敗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使用足量的有效抗生素,并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為病人換藥時嚴格無菌操作。在手術期間有效預防陪視人員的流動,避免交叉感染。本組無一例發(fā)生術后切口感染。
2.2.2.3 腦脊液耳漏 觀察術耳切口有無無色透明的液體外流,外耳道有無清水樣液體流出。引流液在血性引流液消失后出現持續(xù)少量非組織滲液樣無色透明液體,在胸腹壓增加狀態(tài)下清亮液體增量、增速。低頭時有鼻漏現象或出現異樣反復嗆咳,出現以上情況應考慮腦脊液耳漏[3]。護理措施:①術后絕對臥床休息7 d~10 d,予半坐臥位,抬高床頭15°~30°。②切口常規(guī)加壓包扎6 d~7 d,頭部墊無菌巾,應用消毒棉球擦拭滲出液,禁止填塞、滴藥及外耳道沖洗。③按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大多數腦脊液漏者經保守治療可好轉,必要時行手術治療。本組病例無一例發(fā)生腦脊液耳漏。
2.2.2.4 面癱 由于腫瘤侵犯和手術的損傷可引起面神經麻痹,出現暫時性和永久性面癱,表現為患側眼瞼閉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閉合,角膜長期暴露,容易導致角膜炎和結膜炎,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嚴重時可發(fā)生角膜潰瘍,致使視力喪失,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及時評估病人面癱的程度,注意病人面癱的發(fā)生、進展及轉歸情況,遵醫(yī)囑應用激素、神經營養(yǎng)藥物,局部予理療、針灸,做好相應的護理。護理措施:①輕者予滴眼液,涂抗生素眼藥膏并加戴眼罩。②對側眼瞼閉合不全者要加蓋眼罩或用蝶形膠布牽拉上下眼瞼使之閉合,保護眼球。③給予眼周皮膚、肌肉按摩,增加血液循環(huán),用指壓或針灸治療。④一旦發(fā)現角膜光澤消失或淺層混濁,及時請眼科協(xié)助處理。⑤面癱側面頰部溫痛覺消失者應注意飲食溫度,以防燙傷,進食后清潔口腔,以免食物殘留發(fā)生口腔炎。⑥指導病人鍛煉面部肌群運動功能,如鼓氣、咬齒、抬眉、吹哨、輔助手法按摩配合針灸。⑦面部護理,面癱一側可熱敷,飯后咀嚼口香糖,局部理療,按摩或者針灸。本組2例聽神經瘤病人術后出現輕度周圍性面癱,給予神經營養(yǎng)、激素治療,局部予理療、針灸,做好相應的護理,于術后2個月~9個月恢復。
側顱底腫瘤手術是高風險、較復雜的手術,通過對18例此類手術的護理體會到:手術的成功除了醫(yī)生嫻熟的技術外,術前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及術前準備,術后嚴密觀察和細致的護理,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及處理各種并發(fā)癥,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是促進病人康復的關鍵。
[1]李普全,周梁.顱底疾病診斷與治療[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160.
[2]莊明華,王元杰.內鏡輔助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切除腦室內巨大腫瘤5例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34(3):34-36.
[3]劉桂琴.經蝶竇腦垂體瘤圍術期的護理[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6,157(5):55-56.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lateral skull base tumor
Zhou Liying(Central Hospital of Taiyuan City of Shanxi Province,Shanxi 030009 China)
R473.74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32.043
1009-6493(2010)11B-2981-02
周麗英工作單位:030009,山西省太原市中心醫(yī)院。
2010-07-12)
(本文編輯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