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紅,馬志林,江方正,彭南海,李維勤
青少年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護理1)
葉向紅,馬志林,江方正,彭南海,李維勤
1)為全軍醫(yī)學科學技術研究“十一五”計劃課題,項目編號:06G041。
高脂血癥性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以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為主要特點。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癥SAP發(fā)病率逐漸增高,上升為繼膽源性、乙醇性之后的第三大病因[1],由于青少年處于生理特殊時期,對各種營養(yǎng)素需求量高,往往會供過于求而導致肥胖,又由于學習壓力大,運動少這些危險因素的增加,使得青少年易患高脂血癥性SAP。2006年1月—2009年8月我科SICU共收治6例青少年高脂血癥性SAP病人,現(xiàn)將護理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 1日—2009年 8月31日普外 8區(qū)共收治6例高脂血癥性SAP病人,其中男4例,女2例,年齡11歲~20歲,平均14.5歲;肥胖者2例(體重指數(shù)≥28 kg/m2),超重者 3例(24 kg/m2~28 kg/m2),正常范圍者為1例;體重指數(shù)22 kg/m2~29 kg/m2,平均26.3 kg/m2;發(fā)病前攝入油膩食物者2例,其余4例均存在無肉不吃飯的飲食習慣;三酰甘油>5.65 mmol/L且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況(APACHEⅡ)評分≥8分。均符合亞特蘭大(1992年)高脂血癥性SAP的診斷標準;6例病人均為突然發(fā)病,上腹部持續(xù)性劇痛。
1.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均給予維護和支持重要臟器功能,采取禁食、胃腸減壓,并行補液、制酸、降脂、抑制胰腺分泌、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預防感染、營養(yǎng)支持、對癥處理等基礎治療。3例病人均行腹腔穿刺引流,2例病人行床邊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治療,2例病人經手術行腹腔引流。
6例病人除1例好轉后家屬要求提前出院外(后康復),其余5例均痊愈后出院。
3.1 針對青少年特點進行心理干預 深入病房,做病人知心朋友,針對不同病人、不同階段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隨時進行干預,耐心講解情緒與疾病的內在關系,介紹此病的病程特點及治療轉歸,講解疾病治療的方法、必要性、預期效果,介紹一些SAP病人治療成功的客觀資料,鼓勵病人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
3.2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意識變化,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血常規(guī)、血生化,傾聽病人主訴,觀察腹痛情況,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迅速補充血容量,快速有效液體復蘇治療,液體輸注時要及時、準確、勻速,嚴格記錄24 h液體出入量。病人入院后均在血氣檢查后進行氧療,每天堅持肺部物理治療,防止肺部并發(fā)癥,嚴密監(jiān)測呼吸指標和意識狀態(tài)。密切監(jiān)測每小時尿量、尿比重。加強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各管道,保持引流通暢,避免管道扭曲、受壓;標記各種引流管名稱及放置位置;每天測量腹內壓變化;密切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及量,觀察有無出血、渾濁等情況并記錄;24 h更換引流袋并嚴格無菌操作。
3.3 營養(yǎng)支持管理
3.3.1 三酰甘油水平的監(jiān)測 高脂血癥既可作為急性胰腺炎發(fā)病原因,又可為其結果,因此要控制血脂水平,嚴密監(jiān)測血脂,根據病人病情1 d~3 d監(jiān)測1次。通過藥物治療輔以飲食控制,病程初期給予無脂營養(yǎng)支持,病人血脂均在1周內恢復到正常水平。
3.3.2 體重指數(shù)監(jiān)測 每周稱體重1次或2次。通過各項治療及飲食控制、營養(yǎng)支持,2例肥胖病人和3例超重者體重均未增加,6例病人比剛入院時體重下降了4%~5%,營養(yǎng)狀況良好。
3.3.3 營養(yǎng)液輸注的護理 禁食、胃腸減壓、營養(yǎng)支持期間,應清理床頭食物,避免在病人面前進餐或談論飲食的話題,以免引起反射性消化液分泌,加重病情。6例病人均在發(fā)病1周內經胃腸管泵入腸內營養(yǎng)制劑,第1日給予糖鹽500 mL。1例病人腹脹不適,大便較多,停用腸內營養(yǎng)及乳果糖,改腸外營養(yǎng),其余病人未出現(xiàn)不適。2 d~3 d后再給予8%~12%百普素500 mL(25 mL/h)。由于青少年對能量及蛋白質的需求量大,要控制好腸內營養(yǎng)制劑的量和濃度,無不適再逐日增加量和濃度,每天增加500 mL,先加量后加濃度。輸注時從低速開始,用輸液泵控制20 mL/h逐漸增加至80 mL/h。營養(yǎng)液輸注的溫度一般以35℃~37℃為宜,寒冷季節(jié)輸注時應先加溫。能量不足部分按病人需要量從腸外營養(yǎng)(PN)補充,即采用腸內營養(yǎng)(EN)+PN的營養(yǎng)方式。在輸注腸內營養(yǎng)液期間,尤其是輸注整蛋白或含膳食纖維的腸內營養(yǎng)液時,2 h~4 h用溫開水10 mL~20 mL沖洗體內導管1次,體外管道每天更換 1次。較細的鼻腸管,則用滅菌注射用水經“Y”型管與營養(yǎng)管相連,與營養(yǎng)液同時輸注,以達到稀釋和沖洗的目的,以防堵塞。經腸內營養(yǎng)管給藥時,先將藥物碾碎溶解后注入,再用溫開水沖管。因病情需要暫停輸注營養(yǎng)液時,要將管內營養(yǎng)液沖洗干凈后待用。輸注管路24 h更換1次。
3.4 特殊用藥管理 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特別注意藥物副反應,合理用藥,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生長抑素是治療胰腺炎的常用藥物,本組病人選擇施他寧治療,12 h 3 mg,經微量泵持續(xù)靜脈輸注,療程為10 d。輸注施他寧過程中若出現(xiàn)中斷,有可能出現(xiàn)“反跳”,會加重病情。因此要加強輸液巡視,確保輸液管路通暢。施他寧引起的主要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眩暈、面紅等。因此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有無腹痛加劇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盡量不使用對肝、腎、耳等器官毒性較強的藥物。本組有2例病人使用了萬古霉素,未出現(xiàn)毒副反應及過敏反應。嚴格監(jiān)測病人的肝、腎功能,6例病人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肝腎功能良好。輸注腸內營養(yǎng)液的同時,經微量注射泵持續(xù)靜脈輸注胰島素,以調節(jié)血糖水平。EN開始時、速度或量改變時,2 h~4 h監(jiān)測手血糖和尿糖1次,待糖代謝穩(wěn)定后,4 h~6 h監(jiān)測1次血糖,可根據血糖的變化隨時調節(jié)胰島素的用量。密切觀察病人有無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3.5 功能鍛煉 指導病人做深呼吸訓練,教會病人有效咳痰,活動雙下肢,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輸注營養(yǎng)液期間,取半坐臥位,幫助病人多活動,以促進腸蠕動,增加腸道血流量,有利于營養(yǎng)液吸收和能量轉換及存儲[2]。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往往不能堅持功能鍛煉,需要有護士在一旁督促指導病人進行鍛煉。
3.6 出院指導 ①“管好嘴”,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清淡低脂肪食物為宜,避免油炸食品,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限咖啡、辛辣飲食,控制體重。②“邁開腿”,保證一定運動量,每天至少步行1 h,生活規(guī)律,保證每天9 h的睡眠。③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多與家人、朋友交流,避免情緒激動。④出院后4周~6周避免舉重物和過度疲勞。⑤青少年病人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要想康復不僅需要病人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關愛與鼓勵,讓家屬主動參與有關的護理干預與治療過程。⑥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告知病人SAP的血脂控制需要長期規(guī)則服藥,每2個月復查血脂水平。
4.1 家庭溺愛造成肥胖 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的特殊時期,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求量高,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長的溺愛,盲目補充營養(yǎng),往往會供過于求,導致肥胖;加之學習壓力大,運動量少,受家庭有高脂飲食習慣影響使得青少年肥胖發(fā)生率逐年增加,而肥胖是導致胰腺炎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導致了患高脂血癥性SAP病人中青少年比例的增高。
4.2 針對心理特征進行健康教育 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的發(fā)展較迅速,但尚不成熟,在各種沖突、困難、干擾面前容易出現(xiàn)心理波動和心理紊亂,甚至會出現(xiàn)各種心理疾病,在這個特殊時期卻因重病住進醫(yī)院,心理上很難接受,而且此病發(fā)病突然,病情危重,易反復波動,發(fā)展迅猛,這不僅是身體上的疾病,更是一種心理應激。病人情緒波動很大,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緊張、焦慮心理,適時而恰當?shù)男睦碜o理干預可降低病人的應激程度,對調節(jié)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3]。青少年時期由于身心發(fā)展的內在矛盾及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缺乏對外部壓力適當?shù)恼{適方法,又因遭遇到疾病的危害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作為醫(yī)護人員,不僅要重視病人的生理健康,同樣也要關心病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對這些處于特殊時期的青少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4.3 減少胰腺分泌 禁食是SAP早期治療的基本原則。但由于禁食時間較長以及引流丟失大量液體,同時SAP高分解代謝導致脂肪、蛋白質迅速消耗,體重下降。高分解狀態(tài)下能量消耗較基礎值升高約50%[4]。適當?shù)臓I養(yǎng)支持并不刺激胰腺分泌,是治療SAP的一個重要部分[5]。肥胖影響胰腺炎的嚴重程度,控制體重對SAP起到積極作用[6]??紤]到青少年對能量及蛋白質的需求量大,在給予營養(yǎng)支持的過程中,嚴格控制營養(yǎng)液的量及濃度,及時檢測病人的血三酰甘油、血糖水平等各項指標。
[1] 王乃金,凌寶存,張偉,等.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診斷與治療[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25(1):35-36.
[2] 葉向紅,王新穎,倪元紅,等.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實施與護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06,13(4):227-230.
[3] 余梅.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10B):2643-2645.
[4] 張問俊,李兆中,許國銘,等.早期空腸營養(yǎng)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J].胰腺病學,2002,2(4):208.
[5] 李雪梅,劉青平.經鼻空腸營養(yǎng)管在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早期應用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1A):2861-2862.
[6] 丁曉玲,周國雄,曹亮.肥胖、高脂血癥與急性胰腺炎相關性研究[J].胰腺病學,2004,4(1):23-25.
(本文編輯 呂佩)
Nursing care of adolescent with 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Ye Xianghong,Ma Zhilin,Jiang Fangzheng,et al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Region of PLA,Jiangsu 210002 China)
R473.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21.032
1009-6493(2010)7C-1934-02
葉向紅(1965—),女,江蘇省鎮(zhèn)江人,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本科,從事外科危重病人護理工作,工作單位:210002,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馬志林、江方正、彭南海、李維勤工作單位:210002,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
2010-01-08)